其他
伊斯兰堡“折叠”:分化的城市和“异化”的边缘 | IIAS《田野日誌》第5期
刘北,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地区和国家为南亚巴基斯坦,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
探索伊斯兰堡,我原以为是在田野期间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真正在这里生活,才发现即使是只有906平方公里的小城,也总有难以触及的地方。这里差异的分区和分化的秩序,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这些外国人一些“小小震撼”,以至于每次发现伊斯兰堡的独特,我们都会用伊斯兰堡“折叠”,来描述这里不同的空间秩序和人群分化。
我常常将伊斯兰堡描述为一个飞地城市,这从它年轻的历史中有迹可循。作为一座规划城市,伊斯兰堡于1960年代开始规划建设,1967年起替代了巴基斯坦原首都卡拉奇,成为了这个国家新的首都。似乎和巴西的巴西利亚有着相似的规划逻辑,伊斯兰堡的街区十分规整。城市背靠着东北部的马格拉山,由东北向西南展开,土地被街道分割为一块块依次排列的街区。由北向南,街区横向从字母D开始编码至I,由东到西,纵向从数字5开始编码至15。通过一对简单的横纵坐标,每一块街区都拥有自己的编号。而街区内部,从西南方开始又顺时针分布了1-4个分区,街区的最中心则是每个街区的中心市场。
对大部分人来说,伊斯兰堡最繁华、有序的地带集中在编号为6和7的几个街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社会地位更高,街区的中心市场也往往最为热闹。而越靠近城市边缘,社会人群越是杂乱,街区内的市场也越是无序。伊斯兰堡就是这样简单明了。但一旦深入到每一个街区,进入地图上每一个具体的小格子,就会发现伊斯兰堡的每一个面向,其中的差异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
一、飞地:有序空间
刚到这里的时候我对道路还不熟悉,但从机场一路过来平坦宽阔的马路让我印象格外深刻。既往的知识体系中,南亚的城市是狭窄的街道、拥挤的小贩和五颜六色的招牌,但在我刚到巴基斯坦的校园时,所看到的却并不是这样的景象。刚来伊斯兰堡的时候我住在城市边缘,这并非是我精心挑选的结果,而是交换学习的学校就在城市西南角,与另一座城市拉瓦尔品第的交界地带。整个四方形的街区都是学校用地,在这里也实属罕见。这所有着军队背景的学校坐落在城市的一角,学校每一个大门口都有持枪的保安,对来往进出的车辆和人群进行详细的盘查。学校中的建筑也是十分现代,统一的土橘色的外墙和一座座有着独立院落的学生宿舍,都和我印象中的南亚有着极大的差异。
事实上伊斯兰堡的市中心也和我对学校的初印象相似。由于城市规划,这里几乎没有几座超过三层的高楼。曾经有朋友第一次来,从机场坐了好久的车,夜晚的窗外几乎看不到任何高楼大厦,直到他看到一座高楼的灯光,感叹道:终于进城了!却没曾想本地朋友告诉他,这已经是城市中心,而且眼前这栋楼已经是整个伊斯兰堡城市中最高的建筑了。确实,因为市区有着建筑限高的规定,几乎极少见到高楼大厦,因此伊斯兰堡有着非常干净美丽的天际线。在伊斯兰堡市中心开车也很舒适,这里的街道规划有序、横纵明晰、道路宽阔。除了每个街区中心的市场附近总是熙熙攘攘,大部分时候这里都行车不多。夏季没有雾霾的时候,甚至可以一边开车一边欣赏城市北侧马格拉山的绮丽山景。
在学校和市中心摆渡的日子里,我一直深以为伊斯兰堡就是这样一座干净整洁的城市。比起曾经听过的无数南亚故事中那些失序又杂乱的城市图景,这里和我们的刻板印象相去甚远。即使比不上诸多发达国家的大都市那样繁华,却仍是秩序井然、环境安逸,总能让我想到这里“花园城市”的美名。但随着我在这里的生活逐渐日常化,去到的地方越来越多,我才逐渐发现隐匿在伊斯兰堡那看似有序背后南亚社会日常的实质。
二、危机:隐秘风险
2022年12月底临近跨年的时候,伊斯兰堡城市边缘地带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事发地就在我学校的斜对角,隔着一个街区。根据各方的信息我得知,当时袭击者的目标是伊斯兰堡城内,但袭击者开车进城经过检查站的时候因为行迹可疑被警察拦下盘查。或许是因为被查而紧张,也或许是看进城不成就孤注一掷,袭击者就在城市边缘的位置发动了爆炸,两名警察遇难。
那时我刚来不久,甚至还没有怎么出过校园大门。从前在新闻中看到巴基斯坦的危险,都曾经是一些遥远的想象,但这一次却是真正近距离地体会到了在这里可能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风险。几个中国朋友给我发消息,问我这边的情况是否安全。我在校园中就像与世隔绝,既没有听到什么风声,也不存在什么危险。只是偶尔和学校里当地的女生朋友聊天,她总会告诉我,最好不要自己到学校外面去住。
2023年5月,巴基斯坦前总理因在任期间违法收受国家礼物等问题被逮捕,引发其支持者在全国发起抗议。这件事仿佛推倒多米诺骨牌的一棵稻草,随后的一个月中,各党派和群体发起了一系列的游行和集会活动,以此表达他们不同的主张与立场。伊斯兰堡为了稳定城市治安,警察临时封路、设卡,手机信号断网是常事。好几次我都独自一人在躲避封路、游行和断网等重重阻碍之中在城市里徘徊行车寻找回家的路。
我和当地的朋友们聊起这里的安全形势,他们不同的态度也让我感觉捉摸不定。学校里有不敢在校外居住的女教师,也有每周独自一人乘大巴在家乡和伊斯兰堡往返的女学生,还有住在校外每天骑摩托上下学的男孩。他们有时谨慎,有时随缘,对很多事情仿佛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我将这种心态理解为一种“命自天定”的坦然。就像我的朋友总是跟我说,你也无法左右那些未知的危险是否真的在你身上发生,难道不是吗?
三、常态:众生攘攘
后来我们再次去拜访住在那附近的朋友,从城里开车半个小时才到那边,到了才发现街区里的小道在临时修路。原本就窄得可怜的路被挖掘机塞住,街道被简陋的水泥管子或是砖头临时拦起。朋友开车没有注意到路中央的石块,径直开了上去,车底传来一阵尖锐的摩擦声。下车检查的时候,发现车轮前侧的玻璃水管道已经被石块划破,玻璃水淅淅沥沥地流进泥土路上,让原本就脏乱泥泞的地更不堪了一些。
G9区在地图上有一个名字叫做Peshawar mall的建筑,看起来像是个大商场。而真正到了才发现那似乎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商场,而是一片露天的商店街。只不过和伊斯兰堡市中心整洁有序的市场比起来,这里的街道更窄,街两旁随意乱停的汽车和摩托车更多。小路两侧挤满了一间间小房子,或是传来炸物的香气,或是挂满了琳琅满目的衣衫,或是堆满不知从哪里进口来的各种小电子商品。这条街道处处烟火升天,烤肉味频频飘来。路边的服装店,拐进去甚至也别有洞天。我确信,这里才是南亚市场最平常、最真实的样子。无序,却又在无序中制造独特的处世规律和杂而不乱的烟火巷。但比起我过去印象中安逸整洁的伊斯兰堡,这里俨然已经是另一个世界。即使与市中心截然不同,但它们依然共存并将持续共存在这个城市的时空之中。
四、结语
我们在无数书本和知识中所学到、看到的历史,大多时候以流动的线性史观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审视世界的视角。然而,在那些我们尚未探索的未知土地上,真正生活和存在的人与物,或许在全球视野中遥远而不为人知,却在不经意间耕耘出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些未知领域的存在使人们能够理解、体会和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它们超越了传统的线性历史观念,呈现出更为丰富和复杂的人文图景。
或许我们渺小如微粒,这些感受在历史匆匆的脚步中总是如沧海一粟遥不可闻。但就像人类一次次开拓认知边界所踩下的脚印:无论是规整的街道或是杂糅的社区,无论是高楼商厦或是流动小摊,也无论是身旁的安逸还是遥远的危险……那些雕刻在城市内截然不同的印迹,都是一代代人在纵横历史中努力生活、挣扎前行所留下的独特的证明。
责任编辑:郑楠
*注意事项: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未经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