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初高中衔接(一)
听说有不少高中老师(或是教研员)入围,初高中衔接又被提到台面上,大家担心着“初高中衔接”到底怎么体现在省中考试卷中?
我们不妨先来测试一下大家对初高中衔接的看法,你是否认可下列初高中衔接课程设置(括号内为设置理由):
一、提前讲授高一新知识(认为这可以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行一步)
二、讲授初中竞赛内容(认为会解竞赛题高中数学不成问题)
三、重新复习初中知识(认为初中基础扎实了高中起步不困难)
初高中究竟差异在哪儿呢?广州苏德杰老师在他贴出的一张图片中对初高中数学的差异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这很明确地告诉大家:高中的知识内容整体数量剧增、教学节奏加快。
以高一《代数》为例,第一章就有基本概念52个,数学符号28个,《立体几何》第一章有基本概念37个,基本公理、定理和推论21个,两者合在一起仅基本概念就达89个之多!并集中在高一第一学期完成,如此概念密集的学习,时间紧、难度大,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练习、消化的时间相应减少,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
另外高中数学学习所需的预备知识出现断层,如: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圆幂定理等)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教材常常要涉及。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的突变:常听升入高中的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离生活太远,似乎很“玄乎”。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衔接:从宽泛感性向严谨理性的跃升。
(因时间已近午夜,必须在今天发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