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优秀走向优雅

2017-06-14 福州 唐羊 思维的草根

         从今年起中考收归省统考,结束了本地区自己命题的使命。我们也因此解除了“禁令”!

         面对各校复习教学的茫然,深感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反复强调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并不能解除一线的恐慌。只能让时间义无反顾地滑向那个节点。

        其实,无论省考市考,基础题 一定占大头,7:2:1的试卷应该关注的是7,拿稳了7,解决2,攻克1。主要精力要放在7+2,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徒劳的难题讲练。哪怕是对于尖子生,剩余的十天也应该时时回顾基础,重温概念。

       当我们从考别人的命题者转为被别人考的应试者,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一线为师的不易!不由让我想起曾经做过的一次讲座——让教师从优秀走向优雅。

很难!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段视频,是否打动了您?

世界顶级艺术表演让你叹为观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wNzMwMA==&mid=200732891&idx=3&sn=e914d2dbca1c5ef0c9386dac9558e2b6&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a3cb7a7812797dd6411dea4ff3aa28357f82928b02b804c0a1c7cd69ac6b072f4bd4289de71a3b524305e5a8cb020090&ascene=2&uin=MTgwMDU0MTcyNA%3D%3D&devicetype=android-16&version=26000032&pass_ticket=QR0knnIanB6cFl9CvG2bQhsvWS%2BpCOZwaJwAiSMbhOrbPu9m2uQXFOl7%2FYaoV5xl

我看到的教育与教师


社会期望的老师


     一日正在讲课,一名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觉得影响课堂秩序,不准。结果孩子尿于裤中。家长状告教育局:该老师违反人权,剥夺学生上厕所的权利,应严惩; 又一日上课,又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批准。谁知该生在厕所滑倒受伤。家长状告教育局:课堂期间该老师擅自让学生离开课室,导致学生受到伤害,教师未尽到监护义务,应严惩; 又一日上课,又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害怕他在厕所滑倒,前往陪护,谁知老师离开课堂期间,大量学生在教室打闹,多人受伤。家长联名状告教育局:该教师上课期间擅离工作岗位,致使多名学生打闹受伤,应严惩; 又一日上课,又一学生要求上厕所,于是该老师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去厕所。家长状告教育部门:该教师上课期间不传授学业,工作态度有严重问题,玩忽职守,不务正业,应严惩。 到底该怎么办,最好? 就是,可以看得出来现在老师们的日子不好过啊?

一项调查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2.1%的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有“很大压力”或“极大压力”。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家长向教师要分数,上级向教师要升学率,教师在群体中要争面子,面对学生要讲良心……弄得教师们终日精神紧张。教师,被夹在升学率与减负之间、应试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口号之间、社会和媒体的压力与指责之间。据统计,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师疲惫不堪,身体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 


学生的感觉

教育不折腾之时就是教育腾飞之日 !

我们让孩子学会了什么?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他在花园里玩耍时,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盛满水的缸里。小朋友们慌了,司马光没慌,他搬起一块石头向缸砸去。缸破了,水流出来,小朋友得救了,大家都称赞司马光:第二天,他们去河边玩,司马光不小心落入河中,小朋友们冷静的从地上搬起一块块石头,向河里砸去。司马光,享年九岁 。

       据《看世界》报道: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 

       整个节目中的两个环节因为中美学生表现的强烈对比,令人震撼。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 

     中国学生直奔权力和财富这样的结果,忽视了如何实现的过程,不去思索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我们文化中的官本位在他们的观念里已根深蒂固,社会上对于金钱的过分热衷追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孩子的选择清楚地映照出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一些劣根性。 

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整个援助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 

      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都想不到的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与美国学生的成熟干练稳重不同,从节目表现的东西来看,中国学生完全与社会实际脱钩,眼光局限,而且欠缺整体意识,除了才艺展现,就是书本上的知识。  

经过这两个环节,使人无由的悲愤:当中国学生该展现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力;当中国学生该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吟诗弄赋,在实际问题的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飘浮。我们到哪里寻找既有理想,又能做事的公民? 

      一次省级教育理论研讨会上,一位专家说了一个“理想递减”公式,他说:上幼儿园时的梦想是当总统,上小学梦想当部长,上中学梦想当市长,上大学梦想当局长,大学毕业二三年后只想当家长了。

       这是早几年的一则新闻,今天的情况已好转不少,但仍有令人不安现象。

一个90后今天把整个互联网圈都激怒了



中外基础教育的重大差别:
以课本为世界——以世界为课本。


      一所学校的最大价值不是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的推敲、研究,而是这所学校所独有的文化底色;不是学校建设的如何富丽堂皇,而是这所学校是否真正关注了人的长远发展;不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最终考了多少分,而是当学生走出校门,在工作、生活中,遭遇逆境的时候,是否能坦然面对,是否可以有尊严,体面地生活。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赫尔曼·黑塞



\




     


      把教育当职业——是需求;

    把教育当事业——是喜爱。

    做我们的喜爱,获得我们的需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