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谈中外教育观念对比(续)

2017-07-24 福州 唐羊 思维的草根

        7月15日,我的公众号曾转发一文《【转】中美教育对比,从未如此惊心!》

      其中的一些观点引起了读者的热议。一位朋友在文后留言:

       “ 美国与中国国情历史不一样,观念差异较大。我们诚然不可妄自尊大,但也不可妄自菲薄。孔融让梨,表现中国人谦让美德。主动分给别人是分享的美德,照美国孩子所说方到桌上让别人自己去拿,如此对客人不热情也不礼貌。如何引导学生值得探讨。如今特朗普的美国第一,代表了很多美国人的思维,实不足取,与中国共享共建精神,那个更能赢得世界?”


      非常感谢朋友们对教育的关注,对中国精神的维护。

      但我还是要说,中外民众对教育在观念上存在的差异有国情不同的原因,我们中国孩子出现的许多问题外国孩子也不是没有,区别仅在于普遍还是少见,是否具有代表性。我们必须看到教育观的不同确实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2009年12月23日《教育文摘周报》中一篇《“中国差生”变“美国天才”与失魂落魄的教育》报道:“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他被育成年轻天才,他叫王楠子。8年前,他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赞誉为‘是个天才’” 。“中国差生”的王楠子是被中国式教育和考试“淘汰”的,而“美国天才”的王楠子,是被美国式教育发现、培养起来的。

    王楠子的案例也许是个案,但仍然可以看出中美教育的差别:美国的教育是“扬长式”教育,发现学生的长处、潜质,并通过教育使之更长,最终发展成为杰出人才。所以美国没有差生,只有各类专长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优秀生。 

 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语出

惊人:在中国受了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注定拿不到诺贝尔奖!

他认为: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两个字:“复习”(教育中的“复习”)。不能复习太多,复习大多是领教学习的沉闷,花大量的时间领教学习沉闷,人们不可能有激情,注定学生厌学,那肯定就毁了、废了。学习过程中应该有很大部分时间是亢奋的,因为是新知,知道“牛顿定理”,觉得很微妙,一直围绕着它转,少年本身是好奇的,应该一直被新知诱惑着一直亢奋,如果亢奋不起来就越来越沉闷:三大定理我都读了,复习了10遍,怎么还要复习?早就及格了,但不行,后来考了80分不行,考90分不行,考了95分后,复习得非常厌倦,那这个孩子的学习就废了。


 我们不能不去思考:

   


中国的教育理念是典型的“补短式”教育,过多强调“弥补弱项”、“不偏科”,而对个人的天赋和兴趣,则关注太少。特别是评价体制更是鼓励“补短”,如“平均分制”、“总分制”等。因为在平均分和总分面前,优势、长处不易体现,但弱项、短处却极易暴露。中国的考试一般也只能体现数理逻辑和语言文字方面有优势的人才,其他方面的才能无法体现。这就使教育无视甚至压抑学生的长处,拼命发现学生的短处,并试图通过教育教学,千方百计把一些数理逻辑或语言文字智能不强的学生,也硬性要求其强起来,试图把“短处”补齐、变长。 这样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其结果是,“短处”补不长,原来的“长处”也变短。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

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杨振宁说:“美国的教育适合前三分之一的学生,中国的教育适合后三分之一的学生。” “适合前三分之一的学生”的教育是“扬长式”教育,“适合后三分之一的学生”的教育是“补短式”教育。 “短”是难以真正“补”长的,你不可能把一个色盲培养成齐白石、徐悲鸿,不可能把一个小儿麻痹患者培养成刘翔,不可能把所有的人培养成爱因斯坦…… 

       曾在中科大少年班现在是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尹希在《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一文中说:“美国的教育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太多的天赋被埋没了。……”

        这是跟国外先进教育相比,中国教育最缺乏的地方。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自然之友理事长杨东平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谈到:


       在今年的高考季节,有各种各样的消息传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出国留学,上海的考生今年只有5.5万,下降幅度非常大。上海高中的四大名校,出国比例从前几年的平均10%~20%,上升到现在的30%~40%,再加上名校高中的国际班,有的学校学生出国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是500名,另外400名不是保送就是出国了。

       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绕过高考,这使我们考虑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来适应和满足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国家层面,这种担心可能更深刻。如果我们的优秀学生都逃离中国,那我们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吗?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今天学习数学不是为了明天去进一步研究数学,而是有助于今后去正确面对、决策所遇到的大量的非数学问题,为他们一生文明、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奠定基础。

 一厘米主权

    柏林墙倒塌前两年,东德的卫兵亨里奇,射杀了一名企图越墙逃往西德的青年克利斯。19922月,在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亨里奇受到审判。被告律师辩称,亨里奇只是在执行命令,而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罪不在他。

但是法官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自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把枪口抬高一厘米,意味着可以拯救一条在这个世界只能活一次的生命,这是每个葆有高贵人性的人的“良心义务”。一厘米,细微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它可以使很多事情的因果发生惊人的变化。


      前两天又看到一篇文章《做人,做学问?—— 一个美国教授写给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的信》从中可以感受到中美大学教育的差别,非常建议大家一读。

       也许这里呈现的观点看法也不够客观公正,只是希望它能引发人们去思考、探寻更为合适的中国教育。

非常赞赏这样一个观点:

•向前看发展,向后看历史,

•向外看世界,向内看传统。  

       我们学习外面的优秀,并不是要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成为更好地自己。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思维的草根”,聊聊教育的酸甜苦辣。守望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