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贴】对“知识脱节”的反思——裴光亚

2017-10-20 福州 唐羊 思维的草根

转帖一篇好文章!建议更多的从教者看看。对“知识脱节”的反思——裴光亚

     我们还是从人教社2005年版的教材谈起。关于“一元一次方程”,被安排在第二章,

第一章是“有理数”。这和《大纲》下的体系是不同的。《大纲》下的教材先讲“代数的基础知识”、“整式的加减运算”,然后才是“一元一次方程”。这种不同的安排,遭到不少教师的非议。认为代数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和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都是“一元一次方程”的预备知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应该建立在这些概念和法则的基础之上。现在这些基础没有了,我们该如何教学?

于是,很多教师在讲“一元一次方程”之前,补充了相关内容。

于是,人教社在修订时,增设了第2章:“整式的加减”。

这就是“民意”,也是文化的威力。因为在我们的教学文化中,认为学习数学就应该这样循序渐进,就应该是累积式的,要“一点一点的学知识”,那种“知识脱节”的现象是不能容许的。

学习数学当然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数学本身的逻辑。先要知道字母可以表示数,然后才能讲方程;先要会整式的有关运算,然后才会解方程。这只是数学本身的逻辑,它指示我们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突破哪些关节点。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先讲“整式的加减”,也可先由“一元一次方程”展开。为什么可以先讲“一元一次方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方程是什么?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只是形式化的定义。方程的本质是,它用等号将相互等价的两件事情联立起来,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它所展示的是建模的思想。

因此,方程的教学设计,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接触非常现实的问题,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到方程,进而经历解决方程问题的全过程。先是把现实情景用自然语言等价地表达出来,然后用数学符号等价地表达出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的事情。也就是用等号将相互等价的两件事联立起来,其中的未知数要用字母来表示。一是列等式,一是用字母表示数,这是学生在小学就有过的经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充分的运用这些经验?不可以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使这些经验自动的内化为知识,而一定要作为基础来夯实呢?我们来看一看,正是在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的过程中,我们有了用字母表示数的需要:问题中有未知数,我们如何表示?可不可以用诸如“?”的符号或者文字词汇来表示?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不难找到恰当的答案。也许,这样的设计不如“用字母表示数”的专章来得深刻,但却可以从中看到“用字母表示数”必要性,甚至是不可替代性。比如用“?”或文字词汇来表示未知数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不够简捷,二是不便像数一样参与运算。不能参与运算,如何救出这个未知数?“用字母表示数”就在这样的追问中萌生了。作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难道有比这些更重要的吗?

一旦有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由现实问题到方程,只是一个语言的转化。方程只是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的一个记录,只是阐述了一个事实,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事实。

现在有两种方案,一是先讲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二是在讲方程,即在建立等量关系的情境中生成代数式模型。试想一下,是面对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描述出来,还是先设计一些背景,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列方程是有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列代数式是有实际背景要用数学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两相比较,那一种更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作为“问题情境”?

接下来,我们看如何解方程。在方程中有未知数x,而我们要想知道的就是这个x。要把它求出来,而此时我们又没有一套现成的规则,这就是“问题情境”。你看,我想得到它,怎么得到它呢?不知道。这就需要探索,学生的求知欲就是这样激发起来的。

下面我们来探索。探索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这个x求出来。

怎么求x,我们来考查方程的特点:

如果关于x的有多项,比如方程中含有式子x?2x?4x怎么办?

当然是合并。因为这里的x虽然是未知的,但却有明确的意义。比如购买计算机,前年是x台,去年是2x台,今年是4x台,一共是多少台?当然是7x台。这就是整式的加法,合并同类项。根据x?2x?4x的实际意义得到它的结果,不是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吗?为什么要把“解方程”和它的实际意义割裂开来,说“根据整式的加法法则,x?2x?4x=7x”,不可以从解方程的过程中概括出整式的加法法则呢?难道我们在讲“整式的加法法则”时,不同样需要一个现实的模型?

让我们继续分析。如果方程两边都含有未知数x怎么办?你不是要解出x,不是希望x等于一个确定的值吗?两边都有x怎么可以呢?把它们弄到一边去。这就是移项。

对于x的系数,对于括号,都是如此。

在这一过程中,你发现了知识的脱节吗?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情境中、在探索中生成,在应用中深化的。为什么一定要补充呢?我们在补充的过程中,可能失去得太多。

不同的认识,带来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在一些人看来,知识是一些结论和既成的经验,是依靠传授的。而在另一些人看来,知识既是一些认识结果,同时又是别的什么,是一种过程、态度和方法,是走向未来的动力,可以通过传授获得,也可以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动态生成。这样,如何使学生得到知识,也是大相径庭的。前者把知识灌注给学生,而不问学生在接受灌注的过程中,内在的发展动因可能被消蚀;而后者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始终把人的发展,把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放在视野之内。

现在,我们可以对“知识脱节”论作点评价了。那些认为知识脱节,认为要补充知识的做法,至少有两大弊端:

一、学生获得意义的过程较长,很难真正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由“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到“整式的加减法”,如此漫长的过程,学生很难看到它们的实际意义,看到它们的必要性。即使是“用字母表示数”,非常现实的需要,都因为知识序列的考虑被我们人为的割裂了。直到方程,这些概念才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但此时,这些意义又被已知的法则取代了。在这个不了解意义的活动中,有什么可以引起学生思考的?

这不能不说是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学习积极性最丰富的来源,是对所学内容意义的感悟。

二、学生缺乏探究问题的内在需求,很难形成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你只有循序渐进的知识序列,没有激起学生想象、思考和情感体验的问题情境。事实上,只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过去的手段与方法已经不够用的情境中才需要思维。思维就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凡是用原有已知的动作方式,用过去的知识和熟练可以应付过去的情况下,就不需要思维,也不能构成问题情境。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广”的模式展开,是非常重要的。英国学者杰夫·摩根在《社会硅谷:社会创新的发生与发展》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一切需求都被满足的稳定的社会是不需要创新的。正如伟大的维多利亚历史学家Lord Macauley所说:因为不满永远存在,所以我们总在进步。不满是创新的一个驱动力。另一个驱动力,便是对现实存在和理想状态的感知”。为了讲方程,我们把一切需要的知识都准备好了,还需要创新吗?不要了。

人们可能会问:如此说来,是不是不需要讲“移项、去括号、整式加减”等法则了呢?当然不是,这些东西仍然是代数的重点,但教学的思路变了。原来是把这些东西直接灌输给学生,而且一次到位。这里的设计呢?首先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这些知识的需要,并在原有知识——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它们的感性经验。然后,我们再来讲它。此时,课题的必要性,学生的经验,都有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经验上升为规律性的东西。试比较一下,哪种方案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呢?

我们的话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人们可能会比较,哪一种方案更有利于实现这一课题的教学目标呢?解一元一次方程,只要将含有未知数的项放到方程的一边,不含未知数的项放到方程的另一边,就可以解出未知数的值,这是解方程关键,而解的具体过程只需用到四则运算。为此,在教学时,必须突出化归这个重点,至于合并同类项等并不是这里的重点。看看本文关于解方程的探究过程,没有“移项、去括号、整式加减”等所谓“预备知识”支撑的探究活动,难道不是更有利于化归思想的形成吗?

让我们回到原点:“知识脱节”了,还是没有“脱节”?确实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这里也许不存在对错的判断,但有理念的区别和境界的高下。

[参考文献]

1.[英]杰夫·摩根.张晓扬译.社会硅谷:社会创新的发生与发展.《新华文摘》,2007.6

2.史宁中、孔凡哲.方程思想及其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材·教法》 2004.9

3.裴光亚 数学教学研究的案例 《中学数学》2002.3




                关注“思维的草根”,一同守望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