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宝丽来特辑之 Sibylle Bergemann & Arno Fischer | Polaroids The Dream

ModernEye ModernArtBase 2021-09-26

即拍即显的特点,让宝丽来从技术层面来看,往往会是一些「不完美」的相片:模糊、失焦、容易褪色……但也正因这一过程中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令最终的成像引人神往。


前几期推荐的宝丽来摄影,都来自于美国艺术家,或生活工作在美国的摄影师。这一次,我们将目光转向欧洲大陆,且看德国摄影家夫妇 Sibylle Bergemann 与 Arno Fischer 如何以一种更为抒情、讲究的方式创作宝丽来。这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更可从她们摄影书的设计、编排上窥见一斑。

Sibylle Bergemann 成长于东德时期的柏林。早期摄影生涯中,她为杂志 MagazinSonntag 拍摄时尚大片,其后作品又发表于时尚杂志 Sibylle,慢慢奠定了自己的风格。凭借其拍摄的一系列关于东德时期的黑白照片崭露头角,而在后期创作中,逐渐由黑白转向了彩色。2011年出版的 Sibylle Bergemann: The Polaroids 可以说是她从黑白转换成色彩摄影后最为人喜爱的一系列作品。

 Sibylle Bergemann: The Polaroids 

HANJE CANTZ出版, 2011, 144页


上世纪70年代宝丽来SX-70风靡全球的时候,Sibylle Bergemann 早早入手了这台相机。然而手握这台10秒内可以快速成像5张的SX-70相机,Sibylle Bergemann 却并不着急于拍摄。在使用宝丽来的多年内,她的每张相片都精心取景、构图。她对朦胧事物亦有着特殊的偏爱,画面层次相互的交叠总能吸引到她,失焦对于相片来说是隐藏的财富。

       

 

「那些模糊的图片最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与她著名的东德时期黑白照片一样,宝丽来相片映射的是她对每日生活的关注和看法,是她记录生活的视觉「笔记」。塑料天鹅划桨船、旋转木马、或是超现实的场景——逐渐被遗忘的柏林人民剧院红色沙龙厅里的列宁像,Sibylle Bergemann 总能赋予作品中的静物以生命力。

 

 

宝丽来相片正反映了与她亲密的一切——鸟、沙发、窗户、水杯。她的鸟叫 Mackie,很美,Mackie的宝丽来相片留作生命的纪念;白色沙发叫 Ramosa,见证了她一段美妙的往日,她与各地的摄影师互相分享照片;厨房的窗户外是一列由东向西的列车,承载着那不安的梦。

 

 

 

 

「我对世界中心没有兴趣,而对她的边缘情有独钟。」,这也正是她的创作信条。一组Ramba Zamba Theater 残疾演员,成为这本摄影画册的点睛之笔。他们并不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感到遗憾,反而散发出更有力量的光芒。

<<< 滑动查看更多



 Sibylle Bergemann: The Polaroids 

Sibylle Bergemann




在德国,Arno Fischer 跻身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作为 Sibylle Bergemann 的导师和丈夫,他们的生命轨迹有着许多交叉点——同样成长于东德,于世界各地游历,拍摄过许多演员和舞者,也曾为时尚杂志 Sibylle 拍摄大片。1978年,他们一同搬往德国北部小镇格兰塞(Gransee)以北的 Margaretenhof,买下一栋农舍,精心打理花园,在那生活、工作。自此以后,Arno Fischer 开始专注于使用宝丽来SX70相机捕捉生活即景。

 Arnold Fischer The Garden 

HANJE CANTZ出版, 2007, 88页

2007年由 HATJE CANTZ 出版的这本宝丽来画册,涵盖了他们所在的这片「世外桃源」的一点一滴,这亦是 Arno Fischer 摄影生涯后期十分重要的一组作品。

<<< 滑动查看更多


<<< 

画册的编者 Bernd Heise 说:「这些相片不仅是生活细节或心情表达,更多的是他人生精华的浓缩。」自1978年一直到 Arno 去世,他一直在使用这台SX70相机。他喜欢在花园里感受四季变化和事物变迁 。他的儿子 Oliver Fischer 曾透露:「有时候我想把挂在家的旧篮子丢掉,但他不让,要继续挂在那里。我非常敬佩他对事物的敏感程度。」

<<< 


<<< 


生活的细节就这样被捕捉,一些常人会忽视的小东西,对他而言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也喜欢动物,花园中经常有鸟路过,有金丝雀也有鸽子;他也享受遛狗的时光,相册中的作品记录了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每一个瞬间。

<<<


<<< 


Arno Fischer 精心挑选自己多年来拍摄的宝丽来相片,在书中以类似「三联画」(triptychs)的形式组合排列,从中,我们亦能感受到摄影家对自己作品的主题编辑。

 Arnold Fischer The Garden 

 Arno Fischer 


若说 Sibylle Bergemann 的宝丽来相片中有着失焦的朦胧美,那么 Arno Fischer 的这些则具备精心的构图与布光,强调宝丽来色彩的拿捏,甚至刻意塑造空间关系,这与 Arno 早年学习雕塑、对三维空间格外敏感有一定联系。

<<< 

他的宝丽来相片不仅有泛黄的风景,也有浓墨重彩的静物。秋日的枫叶、花的特写、虚化的窗外,水面的倒影,光影的塑造让这些画面拥有更强的故事性,相片里弥漫的文艺气息同样令人着迷。

<<< 


 以上两本绝版摄影集 

 均可在 Modern Eye 艺影书阁 推荐书架找到 


编撰 | 乐乐

部分内容引自作品集专文及网络

所有图片源自摄影师官网及网络

知名艺术家、电影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的宝丽来作品展—『转瞬』(Instant)Modern Art Base 正在展出。与文中的小幅宝丽来相片相比,此次展出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皆出自极其罕见的20" × 24"宝丽来风琴相机。原帧大画幅宝丽来作品的不同魅力,欢迎来展览现场感受。


点这里了解 

 Modern Space 十一期间时间安排 


Polaroids The Magic: Julian Schnabel

Polaroids The Pure:Diego Uchitel

Polaroids The Intimate :

Andy Warhol / Robert Mapplethorpe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