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哺乳期哪些药是安全的,哪些有危险?看完不再担心

徐晓琳 知贝哺育 2021-05-26

母乳富含宝宝健康成长所需的多种营养,是宝宝的天然口粮,一些哺乳期妈妈生病,宁愿扛着,也不吃药,担心药物会影响宝宝健康。


的确。哺乳期间,大多数药物,都会通过血乳屏障,或多或少分布到乳汁中。然后宝宝在吸吮乳汁时,把药物一起吸入。

 

但是一个药物,从妈妈血液到乳汁,再到会影响宝宝,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最后会被宝宝吸收的所剩无几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药物在妈妈血液里,要透过妈妈毛细血管壁,才进入乳腺小泡的泌乳细胞。然后药物要穿过泌乳细胞的双层脂膜或泌乳细胞间隙,才进入到乳汁。

 

其次,宝宝吸吮后,要经过他们胃肠道吸收,才会产生全身作用。

 

因此,一个药物,从妈妈到宝宝,中间「折损」不少,并不是所有药物到达宝宝身体时,都有损害宝宝能力。有些药物并不像说明书上说的,不能哺乳。

 

那么哺乳期,哪些药对宝宝有害,哪些没有。我们可以参考已有的临床研究数据。

 

哺乳用药安全性,目前有很多评价体系。我们经常用的是黑尔博士哺乳风险等级。他将哺乳期药品分为 L1~L5 五个等级。

 

这 5 个等级,怎么理解?

 

正常情况下,L1 和 L2 等级的药物是可安全使用,不用停哺乳。


L3 涉及没有研究数据情况,可能需要停止,也可能不需要。


L4~L5,一般建议停止哺乳。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L3 也可和 L4 \ L5 一样,停止哺乳。


如果需要停止哺乳,停止多久后可以哺乳,我们可以先看药物半衰期。

 

半衰期的意思是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好比某药半衰期 1 小时。它原先药量是 100%,经过 1 小时半衰期后,是变为 50%,然后再经过一个小时,剩下药量是变为 2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药物,经过 5 个半衰期后,体内药量是剩下 3%,基本被体内消除了。所以服药后,正常情况下,5 倍半衰期后可以哺乳。例如一个药物半衰期是 1 小时,那么 5 小时后可哺乳。

 

但并不是所有药物都符合 5 倍半衰期理论。有些药物,像乙醇、苯妥英钠等,是随着服药剂量越大,半衰期会变得越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不易排出。也有一些药物,比如放射性活性物质,可能需要 5~10 倍半衰期,或者更长时间才能从体内消除。

 

而且还有很多情况,无法用半衰期单一衡量。

 

比如:

 

1、妈妈服用药物剂量小,血药浓度低,到达乳汁少。
2、一些药物不易转运入乳汁,比如大分子肝素,或者蛋白质结合率高的华法林和布洛芬。3、宝宝喝奶量小,喝入的剂量无法达到破坏力。4、一些药物无法被宝宝胃肠道吸收,无法进入体循环,不对宝宝造成全身影响(可能影响胃肠道),比如蒙脱石散。5、局部用药,比如皮肤外用药,很少进入妈妈全身血液,非常难进入乳汁。6、妈妈生病时,平时一些难以进入乳汁的药物,会变得相对容易进入。例如母亲乳腺炎时,因为乳腺细胞间隙开放,平时难以进入乳汁的药物会相对变得容易进入。

7、宝宝生病或者宝宝不同年龄阶段,对药物的代谢也不同等情况。


以上 1~5,可能不用停止哺乳或不用等 5 倍半衰期后才可以哺乳。

 

除了以上信息,也存在妈妈和宝宝特殊个体疾病情况。所以 L1、L2,也最好咨询专业人士。

 

关于黑尔等级,大家有兴趣,可在黑尔主编的《药物与母乳喂养》书上查询,这本书目前到了第 18 版。

 

其它哺乳期用药参考,也可在美国 LactMed、临床实践指南等查询。

 

接下来,我给大家汇总一些常见药的黑尔等级。

关于哺乳期用药。我这里做下总结:

 

1、优先选择黑尔等级安全性较高的 L1 和 L2。

 

2、尽可能选择半衰期短的药物和口服吸收低的药物。半衰期可在药品说明书上查询,比如底下这张图。

 


3、儿科能使用的常规药物,一般也可用于哺乳期。因为进入乳汁的量,比儿童直接服用药物剂量低。

 

4、说明书上,明确标出哺乳可吃的药物。

 

5、早产、低体重、特殊疾病的宝宝不常规用药。

 

这些婴儿和健康宝宝不同。乳汁里含的药物虽然不多,但是在这些宝宝身体里,可能会发生蓄积或产生其它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哺乳期用药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6、避开复方药和中成药。

 

复方药是一种药物里含多种成分的药,例如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宁、三九感冒灵、感康、快克、泰诺、白加黑等。多种药物,就会有多种潜在风险。

 

中成药几乎没有哺乳期相关临床研究证据,不良反应和禁忌也很多未知,存在一定风险。

 

7、如果哺乳,药物影响宝宝,询问医生或药师,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案。

 

可见哺乳期用药非常复杂,需要专业个体评估。妈妈们不能因为担心哺乳带给宝宝风险,而私自停药,这会增加疾病风险。

 

而且有些妈妈个体情况不同,哪怕妈妈相同疾病,用药的情况也不同。因为妈妈个人价值观、心理精神状态和宝宝身体状态不同。

 

因此哺乳期用药,不能一刀切,不能简单粗暴下结论。

 


参考资料:

[1] 魏凯、郭衍、辛华雯.哺乳期用药合理使用与用药风险评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9(22):472-478

[2] 黑尔主编《药物与母乳喂养》(18版)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 2020 年 3 月 3 日。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听科学育儿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