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千年—从良渚之行谈蒙小历史教育
作为一个中考历史满分、高中历史会考A的历史渣,我承认,我的历史都是给考试和历史老师学的。虽然当年历史书背年代事件各种“滚瓜烂熟”,但我早就毫无保留地还给历史老师了。也许是当年真的是各种痛恨,现在把历史知识全部忘的一干二净(这也许是潜意识无声地反抗吧!)。所以,在蒙小培训的初始,我就对蒙小历史一脸恐惧,内心各种OS:“这么渣的历史还要教历史?难道又要重新背一遍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么!?”
万幸地是,在培训中,虽然当时我没有感受到蒙氏历史精髓的魅力,但改变了我对历史的误解和痛恨。至少我不讨厌历史了!为什么?因为蒙氏的历史的学习理念和维度,与传统历史的理念和维度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视角,为我开启一个全新、无比精彩的历史世界!
卖了这么多关子,蒙小历史到底讲了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们先来大致聊聊蒙氏历史与传统历史的区别。
首先,蒙氏的历史观与传统历史相比更加宏大。可以这样说,一切都是历史!
熟悉宇宙教育的人都知道,宇宙教育的开篇是伟大故事《宇宙的起源》— 宇宙的历史嘛。紧随其后的是《生命的起源》 — 生命的历史。然后讲述的是《人类的故事》,人类的历史才算正式登场了。
在《人类的故事》后,还有个小示范 —《手时间轴》:专门感恩和强调 “人类勤劳的双手”在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个卷轴的最末端,出现的一条“小白条”(有些培训师是小红条)介绍人类有记录的历史是如此之短,从而为孩子介绍“史前” (无文字记录的历史)这一概念。说实话,我以前都不知道“史前”是啥!
另外说句题外话, 这个故事由衷地感谢人类最重要的一项发明之一———文字!同时也为第四个伟大故事《文字的历史》(语文学习的开篇)自然而然的做了铺垫!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中国人各种文明的各种文字开始轮番登场。这是语文的开端,更是人类历史盛宴的开启!
图:手时间轴中的手拿工具示意图
随后,我们有专门的两张时间轴来展现从冰河时期 - 到现代的人类历史时间轴,从围绕着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衣、食、住、行和基本精神需求:宗教信仰、音乐艺术、装饰打扮等各个维度来展现人类的生活和变迁。
图:人类历史时间轴1&2
反观我们传统的历史对史前文明则很少涉及,顶多也就是简单介绍一下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硬的名称、相貌模糊看不清楚的铜雕像照片这些开始吧。而我们蒙小的历史时间维度,则拉伸到了138亿年前。
其次,蒙氏的历史观与传统的历史观维度不同。这一点完全颠覆了我。我个人所经历的传统历史学习,充斥了对历史大事件、大英雄的各种视角。而蒙氏的历史观则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大一统历史观。
这个“同”体现在考察人类的视角上。我们给孩子展示人类基本需求图,来让孩子们看到所有人类共同的需求 —无论是5000年前的古埃及还是现代的中国人都是一样的基本需求 — 全人类共同的需求。有了这一视角以后,那么孩子们就会认识到,原来古代人跟我们一样,都是要有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古良渚人也是吃桃子和水稻的。直观来说,孩子们就会通过这个“同” 的视角建立与古代人的连结感。
图:人类基本需求图1
而“异”,则体现在虽然我们有共同的需求,但是由于各种地域的特点和但是科技的局限性,我们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方法是完全不同。孩子们在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类满足基本需求的方式各式各样能够得出直观的概念和结论,另外一方面,孩子也可以对地理研究和学习中、发现水、气候、地貌、风等造就了不同的环境,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动植物,从而当地人的资源和科技不同,导致了这个“异”。所以,孩子们也会站在当时的环境和场景去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特点。
比如中国人的蚕丝vs埃及人的麻;中国人和埃及人都穿衣保暖的需求,但是满足需求的方式则分别是蚕丝和麻布。这是由植被、地域特点决定的。需求相同,满足方式不同。这体现了人类对不同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就地取材嘛!
为什么蒙奶奶要建立这样的历史观呢?这是和平教育。有了“求同存异”的历史观,孩子们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种族 更加包容和接纳 — 因为我们都是人类,我们都有相同的需求。我们会以更理解和欣赏文化、种族、时代的不同 — 因为我们适应不同的环境,从而发明满足需求不同的方法。一方面学会如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一方面学会去从根本上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
第三、蒙氏历史与传统历史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蒙氏历史的示范其实并不多,但是提供给孩子的都是研究和看待历史的基本维度:
人类基本需求图介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人类历史时间轴介绍了这些基本需求在不同年代的不同形式;
历史问题表各种全面地剖析文明自然、社会各种方面的灵魂拷问;
人类迁徙图总结人类最基本的迁徙模式,帮助分析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三阶段历史则总结了人类的社群模型是如何从游牧、农业到城邦的。
可以说,这些教具浓缩了各个维度的、最本质的、人类发展模型。孩子们有了这些图和轴作为思考维度和工具,孩子们就可以研究任一年代、任一文化背景的历史了。
而我们传统的历史学习,则全是大事件和各种时间表,学习方法大概全靠背诵了。所以,在传统学科里,应付考试的历史是的的确确很枯燥无味的。
那这一切这么小的娃“研究”历史,如何实现呢?会不会很务虚?我们明天聊聊此次良渚之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