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撑、时尚接轨、丝路搭台: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国际化途径
2022年2月21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国丝”)和大英博物馆在线上举行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迎接几天后到来的建馆30周年纪念日。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Hartwig Fischer和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共同出席,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研究员陆于平Yu Ping Luk主持仪式。在签署仪式上,费舍尔表示,这一备忘录表达了双方继续在敦煌丝绸上进行合作的共同愿望,特别在是学术研究、信息互享、公共教育、推广、传播和出版层面,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能加强对这些重要藏品的了解,并在未来围绕这一话题开展更多对话。赵丰则对费舍尔“研究和合作是博物馆的核心”这一治馆理念表达赞赏,正与研究型和国际化的国丝特色相一致,并表示将发挥国丝作为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的特长,与大英博物馆开展多种可能的全面合作。
国丝与大英博物馆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
据悉,这并非两馆首次合作。长期以来,大英博物馆与国丝一直围绕丝绸之路纺织品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展开密切合作。早在1998年,时任副馆长的赵丰便以大都会博物馆客座研究员身份赴大英博物馆研究其所藏敦煌丝绸文物;2006年,赵丰正式受大英博物馆邀请携团队赴英对英藏丝路纺织品进行分析研究,并合作出版《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2007-2013年,国丝与大英博物馆联合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发起“织为货币:丝绸之路上的纺织品”项目,召开了三次研讨会,其成果在《皇家亚洲学会会刊》上作为专辑发表;2019-2021年,双方又围绕染料与染色这一主题进一步展开对敦煌丝绸的研究,并派代表参加各自主办的“天然染料:多彩的世界”国际研讨会、“重现昔日的色彩”学术研讨会(国丝主办)以及“馆藏丝绸之路纺织品的科学研究与保护困境”国际研讨会(大英博物馆主办)。此次围绕敦煌丝绸研究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正是对以往合作的延续和进一步深化。在敦煌丝绸研究之外,双方也合作或联合开展其他学术科研项目。2010-2011年,大英博物馆又委托国丝开展《女史箴图》装裱所用丝织品的材料与形式研究,并在2013年举办的“早期中国绢画保存、保护修复及展示最佳实践做法”研讨会上分享研究实践成果;2021年,由国丝发起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项目更是得到了大英博物馆大力支持。不断深化的学术合作与业务交流,使得国丝与大英博物馆实现了常态化联系,也为此次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首发式,2007年5月18日,大英博物馆国王图书馆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英文版,与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V&A合作,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与大英博物馆的合作只是国丝长期以来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国丝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韩国传统文化大学以及东京国立博物馆等诸多国际重要机构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而这一系列合作与成绩的背后正是国丝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发挥专题博物馆特色、践行国际化办馆理念的坚持。
2021年,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意见》明确提出“将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10至15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博物馆开始关注并思考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概念、如何建设等相关问题。然而,相对于大多数博物馆“引进来”的合作模式,国丝则发挥自身在学术科研方面的优势,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本馆特色的国际化办馆思路——依托核心技术和顶级科研走出去,以深度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而这也和赵丰馆长的个人学术经历不无关系。自1997年博士毕业后,赵丰先后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以及大英博物馆进行客座研究,得以接触到大量珍贵的丝织藏品以及顶尖的保护修复技术,工科出身的他敏锐地意识到拥有核心技术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因此回国后,赵丰第一时间提出建设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同时调整馆内原有内设机构,设立技术部,全面开启了国丝纺织品文物鉴定和修复保护工作。2010年,基于在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国丝成功获批“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为国内纺织品科技保护主要研究机构之一。
赵丰馆长在丹麦哥本哈根罗森堡讨论纺织品文物修复事项,2014月6月19日
与此同时,国丝也逐渐培养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团队,成为国际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其中,国丝副馆长周旸作为纺织品考古与保护学科、实验室带头人,长期从事纺织品文物保护,涵盖了纺织品文物的纤维材质鉴定、同源加固、老化评估、无损检测、微痕检测、同位素溯源及预防性保护等研究方向。2014年,在国丝新馆筹建期间,时任技术部副主任的周旸受馆里委派赴欧美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考察学习,以全方位了解国际纺织品文物保护领域最前沿的科技动态,为国丝新馆建设实验室、修复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旸研究馆员在法国国家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2016年5月27日,法国里昂
现任技术部副主任刘剑自2004年进入国丝至今,一直致力于古代纺织品染料研究,2012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化学系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学习,其后至2019年先后去美、英、法、日、葡等国家考察交流,并积极参加各大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专业学术报告近十次。在此期间,刘剑始终关注古代纺织品染料领域最新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和分析丝绸之路考古纺织品的染料品种来源,在近千件文物样品中挖掘出染料使用的历史,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构建了国丝在天然染料领域的科研优势。此外,技术部副主任王淑娟也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徐铮在费城艺术博物馆、杨汝林在瑞典军事博物馆等均有不下于三个月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仅技术部科研人员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累计达41人次。加之成长起来的青年骨干,国丝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
刘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和分析丝绸之路考古纺织品的染料品种来源,在近千件文物样品中挖掘出染料使用的历史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运营,国丝已建成一个研究设备总价值高达4000万的科研基地实验室,并在纺织品文物科学认知、保护修复技术与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如以纤维和染料为核心的价值认知体系、丝织品微痕检测技术、天然染料的品种溯源及新发现、古代服饰的科学复原等,为纺织品文物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扎实的研究与过硬的技术,也让国丝在传统织染工艺复原、纺织品保护修复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并成为其国际合作一大特色。
纺织品保护科研基地同位素实验室
作为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国丝在建馆之初主要侧重于展示我国纺织丝绸行业的发展成就。然而,有限的主题和藏品却逐渐限制了国丝的持续创新发展。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国丝重新确定了以“打造以中国丝绸为特色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为使命的发展思路。在这里,“中国丝绸”是核心,但不只是中国,而是世界,不只是丝绸,而是包括所有的纺织品和服饰。与此同时,通过对自身优势的分析以及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V&A博物馆等国际顶尖艺术博物馆的观察,国丝决定以时装、时尚为切入点,打造中国的时尚博物馆。
“发现·FASHION:2011年度时尚回顾”展览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国丝于2011年推出首个时尚大展“发现·FASHION:2011年度时尚回顾”,从服装成衣及面料、家纺面料及成品、服装及时尚资讯等方面,呈现了2011年度的中国时尚面貌,直接将时尚概念引进了博物馆展览。与此同时,国丝进一步将时尚目光延伸至国际,于2011年开始实施海外纺织服饰征集计划,先是征集了300余件海外藏品,其中包括百年前中国参加法国和德国世博会的丝绸纺织产品、19世纪的中国外销绸以及海外华人旗袍。2013年,国丝再次征集了近4万件近现代西方时装,在丰富馆藏数量的同时,填补了国丝在西方时装收藏的空白。基于此,国丝在新馆建设中特别设置了时装馆,并在2016年改扩建完成开放后推出了聚焦于中西方时尚的两大基本陈列“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展(1920S-2010s)”和“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其中后者甄选了约400余件馆藏精品,分五个板块展示了西方时装四百年的发展轨迹、时代特征、服饰风格以及时装与艺术的关联和影响,弥补了我国国有博物馆因以本国藏品为主而缺少国际视角的缺憾。也正是从此时起,国丝每年都推出世界纺织品和服饰的展览,如2016年的“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精品展”,2017年的“荣归锦上:1700年以来的法国丝绸”,2018年的“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纺织艺术”。到2019年、2020年,国丝还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ROM和英国V&A开展合作,先后推出了“迪奥的迪奥(1947-1957)”“巴黎世家:型风塑尚”两场时尚大展,引起广泛关注。
“迪奥的迪奥(1947-1957)”展览,与ROM联合举办,2019
为了在时尚领域与国际接轨,国丝在一开始就派出了张国伟和徐姗禾两人赴V&A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实习,从库房的所有设施开始,到西方服饰藏品的命名和登录系统,也邀请了V&A的修复师来国丝讲授针对西方服饰物修复方法。同时也和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服装专委会成员建立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以提高自己的对于国外纺织品、服饰的修复保护和研究策展能力。
基于国丝在中西方时尚领域的深耕,V&A和设计互联特别邀请国丝为2021年年度大展“源于自然的时尚”提供技术服务,并策划全新展中展“衣从万物:中国今昔时尚”,展现灿烂夺目的中国纺织服饰史,以及当代设计师对传统的创新传承,呈现东西方对衣装的理解与对话,以及文化源流对时装设计的深厚影响,并进一步深化了两馆之间的合作。
中国丝绸博物馆与设计互联、V&A联合呈现“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
谈及未来,赵丰表示希望在之后能增设时装部,甚至能建立一个国丝时装分馆,以进一步加强国丝在时尚领域的研究力量和整体实力;并借助自己东华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的身份,结合高校时尚研究和博物馆实物丰富的双面优势培养学术型人才,匹配国丝从丝绸纺织到服装时尚、从国家级到国际化转型后的发展目标,加强在时尚领域的国际化步伐。“希望未来,国丝能凭借本身对纺织品和服饰的学术支撑,开展与国际时尚大馆的对话与合作。”赵丰说道。
中国是世界丝绸发源地,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东西方串联,成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卓越贡献。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国丝联合全国九省博物馆和考古机构,推出了“丝路之绸:丝绸的起源、传播和交流”首个丝路主题大展,用展品和展览丝绸在中国起源、向外传播并交流发展的主脉络。同时,国丝又联合大英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韩国传统文化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等近20个国家的30余家国内外学术机构和知名学者,签约成立了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该联盟旨在通过联合丝绸之路沿途国家或相关研究机构,针对丝绸、纺织品相关材料、工艺等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合作研究、资源共享,致力于推进纺织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及数据库建设、认知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人才交流和联合实验室建设、丝路之绸联展、传统纺织工艺传承与创新等,从而全面促进丝路之绸研究。联盟自成立以来,已分别在中国杭州、法国里昂、韩国扶余、意大利特伦多等地成功召开五届学术研讨会,成为历史和传统纺织品研究的重要国际学术活动之一,受到了相关机构和学者的认可与关注。
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于2015年成立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国丝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视野下开展系统性、原创性和前沿性研究,同时也希望能搭建合作平台,构架合作框架,提出研究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手段深刻揭示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纺织品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阐述古代丝绸沿丝绸之路的双向流通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深远意义。如2008年起,赵丰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与乌兹别克斯坦考古所开展合作,整理、研究和出版了《大苑遗锦: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蒙恰特佩出土的纺织品研究》。2000年后,国丝团队又和瑞典军事博物馆合作,整理出版了《瑞典藏俄国军旗上的中国丝绸》。特别是已将流散在英、法、俄等国的敦煌藏经洞丝绸进行全面整理,以中、英、法、俄等多语种出版《敦煌丝绸艺术全集》,填补了敦煌学在丝绸研究方面的空白,是在丝绸之路、纺织服饰美术史等领域开展研究的重要成果。目前,国丝团队又开始启动《中国丝绸艺术大系》项目,将与近百家国际博物馆或收藏机构合作,全面收集、整理、研究、编辑、出版100卷的收藏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丝绸文物资料。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签约暨启动仪式
此外,国丝也在积极探索建构全球视野下的知识内容。2020年,国丝联合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中的主要成员共同启动了《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国际合作项目。据介绍,该项目立足全球视野下的丝绸遗产,基于丝绸文物的种类鉴别、年代测定、地理溯源、技术还原、造型分析等,开展世界范围内丝绸遗产的时空分布现状和规律研究,构建跨地域、跨机构、跨语言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对其中的丝绸遗产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助力开展丝绸文化交流的合作研究,研发即时交互、可成长、可进化的知识服务技术,并将信息规律与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完善世界丝绸遗产框架,建立全球化的知识社区。
锦绣·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平台
首届天然染料双年展的重要活动之一“天然染料:多彩的世界”国际研讨会
2020年,在全馆仅有51个编制、4个部门的情况下,国丝果断将难得新增的一个内设机构名额设为了国际交流部,并为之配置了10名在编人员,专职负责国丝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和推出外展、联络国际机构和专家、编辑出版外文书刊等工作,同时承担丝绸地图、丝路年报、丝路数博、丝绸大系等重大项目,策划丝绸之路周等重大活动和会议,承担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的筹建。国际交流部的设立是国丝坚持拓展国际视野、践行国际化办馆的重要一步,也彰显了国丝进一步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发展决心。
谈及未来,赵丰表示在不断加强国丝国际化建设的同时,他也将会投入更多精力以推动中国博物馆在国际舞台的发声。2020年,赵丰受国际博物馆协会委任担任新一届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是首位担任该委员会委员的中国博物馆专业人士。而这也使他更加意识到积极发声对提升博物馆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因此,2021年,国丝在当选“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与设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后,赵丰也将“带领专委会成员走上国际舞台”纳入计划,让专委会成员在了解、学习国际同行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力争与国际同行对话。“我们计划在2023年组织专委会参加在爱丁堡举办的国际博协服装专委会年会,并希望借此机会邀请在中国举办2024年年会。”赵丰说道,“同时,也计划组织专委会参加2025年在迪拜举行的国际博协第27届大会,让世界听到更多来自中国博物馆的声音。”
材料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