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二十大 | 青年微观第475期 伏旭斌:我们需要怎样的“人生答卷”

以下文章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公众号

我们需要怎样的“人生答卷”


物理与能源学院辅导员 伏旭斌

10月,在2022年女篮世界杯决赛中,中国队以61:83负于美国队,获得亚军,追平了在本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以最好的表现为祖国庆生。

“当国家处于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比赛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无前。”







用“信念”谱写人生答卷




信念有什么用?信念就是希望,信念就是力量,信念让我们变成了不一样的我们,信念让中国走到了现在。

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为什么志向具有如此伟大的力量呢?因为志向往大里说叫作理想,往小里说叫作目标。一个人有了理想,有了目标,才会有决心,有勇气,才会去做那些常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亦是如此。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于“漏舟之中”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富起来,于“滚石上山”强起来,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过去,化作历史烟云,将中国奇迹的骄傲,刻印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将“小我”融入“大我”,让我们的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立德”奠基人生答卷




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当中一直强调“德”这个字。我们古人讲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居于首位的,它强调“立德”对于做事、做学问的前提性作用。“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作为新时代青年,修德就要落到实处,坚持从小事做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少年要从小学会做人、学习做人,每天都可以想一想我爱国了吗?我热爱集体了吗?我在家孝敬父母了吗?在学校尊重老师、爱护同学了吗?在社会上遵守公德了吗?这样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每天多做一点。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就能养成大德。

今天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此大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就有了一种最持久,最深层的强大力量。
















以“笃行”夯实人生答卷




行是什么?行就是实践,笃行就是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去实践。马克思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任何时代都不需要那些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笃行”首先就是要做到“勤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过现代人才学中的一个理论,叫“蓄电池理论”,意思就是说,现代的人才当中,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做一块高效能的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够不间断、持续地释放能量。对于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











【青年微观】每周定期推送微评文章,欢迎大家围观点赞、阅读转发!也欢迎广大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

  fjnuqnwg@163.com


往期推荐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团委新媒体工作中心出品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公众号编辑:新媒体工作中心 曾学茹
指导老师:李叶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