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厂B站疑似删号跑路:315淀粉肠事件“淀闪雷鸣”,鸡骨泥添加事实待查
今年的315,“淀”闪雷鸣!!!
近日,一场关于淀粉肠的舆论风波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3月15日,央广网一则关于火腿肠的调查报道,被部分网友误读为淀粉肠使用鸡骨泥替代鸡肉的曝光,一时间,“淀粉肠塌房”的说法甚嚣尘上,而接下来的几天,反转新闻比比皆是,让人面临重大信任危机。
这场由误解和恐慌引发的风波,不仅让众多淀粉肠摊主一夜之间收入锐减,更让整个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在这场风波中,我们不禁要反思,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究竟该如何把握和平衡?
淀粉肠风波起因:央广网报道引发信任危机
3月15日,央广网曝光了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等乱象,引发了“淀粉肠塌房”的说法。新闻发出后,因消费者恐惧,淀粉肠摊主一晚实现0收入。
原本应该是提醒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的日子,却意外地让淀粉肠摊主们卷入风波。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央广网在315那天发布的一则关于淀粉肠质量问题的视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一些关键信息被忽略或曲解,导致了一场不必要的恐慌。
315晚会一共提了九个厂家,分别是:制造水军的“主板机”、不防火的“防火玻璃”、偷工减料的灭火器、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神乎其神”的听花酒、ai换脸诈骗,耳听为虚、婚恋平台套路深、令人不安的宝马传动轴、同程金融变相现金贷。里面并没有淀粉肠,现在搞得那些被提名的大品牌反而没热度,倒是把淀粉肠这种国民级的小吃拉出来说事,感觉淀粉肠完全就是被拉出来背锅的……
某个工厂员工在面对央广网记者的采访中,提到有时会用鸡骨泥替代鸡肉,然后该记者就去淘宝网找到某个宠物食品店卖鸡骨泥的商家,询问鸡骨泥人能不能吃?
不知道这位记者是否真的缺乏常识,还是存在某种动机,一个宠物食品卖家如何敢说人能吃?这本身就存在问题,后面就传成淀粉肠里含的都有鸡骨泥,鸡骨泥人不能吃。用一个有问题的证据,如何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淀粉肠行业受冲击:摊主收入锐减
事情发酵已经7天,有人在B站以央广网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查无此号,不知道是隐藏账号还是已经销号了。
这场由误读引发的风波给淀粉肠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有博主拍到卖淀粉肠的阿姨在报道后的一天内,没有一单成交,收入为零。许多原本生意兴隆的小摊主因为消费者的误解和恐慌,一夜之间失去了大量的顾客。
更糟糕的是,这场风波导致部分合规经营的淀粉肠生产厂家和小摊贩面临信任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压力,许多热销的淀粉肠厂商不得不迅速采取行动以自救。
为了挽回消费者的信任,这些厂商纷纷在直播间里“自首”,亲自品尝自家的淀粉肠,以证明其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他们希望通过这种直接、透明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出产品真实可靠的信息,消除公众的疑虑。
其他厂商也紧随其后,以官方公告、电商直播、摊主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声明,强调自己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主要原料和成品均未使用各种骨泥。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重建消费者对淀粉肠行业的信心,恢复市场的正常秩序。
新闻真实性与科学评估的重要性
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关于哪个淀粉肠厂家真正使用了鸡骨泥的问题,或许在时间的推移下能够逐渐水落石出。然而,对于淀粉肠是否真的“塌房”,其评判标准却并非易事。在相关标准出台之前,我们或许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能仅凭一篇报道或个别言论就草率下结论。我们需要的是科学、客观、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只有建立在严谨数据和权威认证基础上的结论,才能让人信服。
这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为博眼球,不惜撒谎、造谣、夸大修辞;这也是一个偏听偏信的时代,观众容易被带着节奏跑,有人煽风就要起火。面对愤怒的网友、浮躁的年代,我们要的是媒体报道的真实性,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复杂的信息蒙蔽双眼,要思考,很多事件没有完整描述。而且很多内容没有事实和数据,材料马屁铺天盖地,不少评论区还选择性开放。
以前的新闻三要素:及时,真实,准确!现在的新闻学三要素:无中生有,断章取义,煽风点火。
没有批判更没有解决方案,真正值得一线调查的问题是加工厂的生产和储存环境究竟如何?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是否达标!事情发展到今天,只有极少数媒体做了上诉动作。
新闻学讲究独立性,任何领域,如果不讲科学,那就只会越来越荒谬。一旦变得荒谬,就只能依附于权力和财富生存,此时还谈什么独立性呢。
当然网友本身对于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和跟风心态也是此次事件的重要因素,在面对各种网络事件时,网友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更不要盲目跟风。同时,媒体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信息管理和监管,及时澄清错误信息,防止事件进一步升级。
-END-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