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琪丨国际油价暴跌,是偶发还是常态?

思琪 东方智库Orientalthinktank 2020-09-09

点击上方东方


智库订阅噢!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本文共2327字,阅读需2分钟




思琪

东方智库研究员


周一对于国际市场而言,似乎总是那么苦涩惨烈。刚刚过去的周一美国油市,再次遭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黑暗一幕。

视频截图:专家们分析国际油价急剧下跌。(来源于CNBC)

纽约时间周一(4月20日)下午2时30分(北京时间周二凌晨2时30分),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的期货结算价发生历史上首次跌破零美元价的惨剧,当日收报-37.63美元/桶,每桶暴跌55.90美元,跌幅305.97%。


石油曾被誉为“黑色黄金”,对能源匮乏和需求很大的国家来说,石油一向被认为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事关国民生产、国际航空航海和大众出行。中东等地的产油大国长期来依靠“黑色黄金”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世界上的暴发户。俄罗斯等产油和石油出口大国,经济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也主要依靠石油。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曾高达每桶100多美元,如今却跌至每桶负数,真乃世界有不测风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为何如此暴跌?

 

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是三大原因:一是全球疫情的肆虐已经让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生产活动陷入暂时的停顿,几乎没有了新增用油的需求;二是依然处于疫情中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实行旅游禁令和“宅家不出”的命令,让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邮轮公司和广大的开车族处于“就地卧倒”状态,全球的用油大户暂时不需要油了;三是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虽经一番激烈较量,终于达成了从5月开始的减产协议,但过去已经生产的大量石油、现在每天还在不得不开采的大量石油,远远超过了全球的石油需求,这些国家的原油储存成了一大难题,由于停产和存储的成本都太高,急需抛售。

 

在此大背景下,国际石油市场的一路走低和长期陷入萧条是必然之中的事。

 

石油开采的成本很大,停产的成本也很大,而过剩石油的存储代价更大。即便疫情逐步好转,全球的能源需求也不会猛然大涨。另外,世界几大主要石油生产和出口国,过一段时间难免又会出于各自利益需要,爆发价格战。

截图说明:国际期货油价急剧下跌。(来源于CNBC)

从这些角度而言,国际石油市场至少在近期内不会再现当年油价节节攀升的光明前景。当下,美国等大国乘机大量购买并存储石油,无疑是难得的好时机,但也必须考虑到大量囤积石油的昂贵代价和是否拥有足够的存储条件与环境等因素。石油可以是“黑色黄金”,但在战争的烈火中也极有可能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其风险不言而喻。这个世界上没有傻瓜,“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才是基本逻辑。

 

对于纽约油市周一出现的“历史性价格暴跌”,需要在大背景下作具体的分析。从各方面显露的情况和油市的规律看,此次暴跌很大程度上属于“偶发性”,而非国际石油市场的“必然性”和趋势性暴跌。国际油价在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低于每桶零美元甚至负美元的情况。

 

即便在周一国际油市期货价格的暴跌中,也能发现油价总体急剧下滑,但也有细微差别。简而言之,不是所有的油都是免费的。市场的前景,并不像令人瞠目结舌的“国际油价负美元”这种简单的耸人听闻的标题所暗示的那样黯淡。

 

国际原油市场的期货合约与特定的交割日期有关。在合同到期日即将结束时,价格通常与石油的实际价格趋同,因为这些合同的最终买家主要是国际上的炼油厂或航空公司等大型实体,他们一旦签下合同成交,就意味着将按期货交割日期,实际接收卖家的交付。如果采购量巨大,购买的石油接受后存放到哪里,将是巨大的麻烦和代价。卖家并不傻,他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除了赶紧抛售,没有别的更好办法,甚至不惜以负美元的价格出售。

 

期货合约,最终是指实物交割标的商品或证券的合约。当市场上的一些人在投机合约时,另一些人在买卖,因为他们对商品本身有用处。一般而言,临近合约到期时交易员们才开始购买下个月的期货合约。

 

那些在最后一天保持头寸的人,通常是购买实物商品,比如炼油厂。周一暴跌的原油合约主要是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合约,将于5月交割,而合约在次日的周二就到期了。由于新冠病毒的大流行导致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损失,加上储油罐的迅速加满,这一石油合同周二到期的需求量实际已经没有了,因此和约价就变成了负值。


这种抛售实际意味着石油生产商在不惜血本让那些过剩的石油尽快脱离他们的控制,因为本周随着更多国家的停产停业,已根本没有人再需要这些原油。

 

期货合约按月交易。进行期货交易尤其是石油期货交易,必须对这个行业的情况了如指掌、全面估量,否则风险太大。随着合同即将到期,交易量通常很小,因此只有长期合同,才可以更好地表明华尔街如何看待石油价格。

 

从华尔街市场的行情不难看出,交投最活跃的6月原油合约当天上涨了4.8%,至每桶21.41美元。7月和8月合约,也高于每桶20美元。业界估计,在5月原油合约周二到期后,国际油价有可能回升到每桶20美元上方。因此,尽管当日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的期货结算价跌至负美元,但跟踪各种石油期货合约价格的美国石油基金仅下跌10%。跌至负美元的5月合约的成交量,实际也相对清淡。根据CME集团的数据,当天的成交合同量约为126,400份,而6月份的合约成交量则接近80万份。5月合约价格的暴跌是“石油市场实际情况的一场灾难,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越来越担心能否找到可用的石油储备地”。

 

纽约油市价格较高、期限较长的期货合约表明,未来几个月的石油现货市场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清算。鉴于美国石油钻井平台数量迅速下降,而且预计“欧佩克+”成员国将缩减产油规模,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目前没有急需的买家,大多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石油交易。

 

美国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从前景看,国际石油市场乃至整个能源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已开始全面显现。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损失。国际能源署在其备受关注的月度石油报告中警告称,4月份的石油需求可能比一年前每天减少2900万桶,降到1995年的水平。随着全球各地的储存原油的地方迅速填满,一些人认为油价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低位。

 

花旗分析师周一在给其客户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欧佩克+”石油减产计划将于5月1日启动,供应和库存将在2020年下半年大幅收紧,但未来4—6周将出现严重的库存危机。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来源:东方网·东方智库

作者:思琪

编辑:顾航


精彩推荐

















END


微信公众号

东方智库

Orientalthinktank

东方智库,由上海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东方网于2018年创立,是定位于国际议题的媒体型智库。东方智库围绕国际热点时事,阐释来龙去脉,评析事件本质,打造“信得过、读得懂、用得上”的海派国际热点时评。东方智库专委会由原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领衔,包括来自中联部、中央外办、中央党校、外交部、新华社、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