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远丨印度反华动作不断,中印关系很难平静

周远 东方智库Orientalthinktank 2020-09-08

点击上方东方

智库订阅噢!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本文共3907字,阅读需约10分钟

周远

东方智库首席研究员



在6月中旬中印军队发生边境流血冲突后,由于两国高层及时沟通,现场两军高级军官多次会晤,中印边境紧张局势得以暂时缓和,但中印关系并没有平静,相反印方反华言论增多,各种动作频频,在多方面激化反华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挑起事端,严重恶化了中印关系。

资料图片:2015年6月21日,在印度新德里,印度总理莫迪(前)与瑜伽练习者一同做瑜伽。(来源:新华社/美联社)


印度对华八大新动向


从印度媒体的报道看,最近半个多月来,印方至少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动向。


一是印度罔顾事实,继续指控中方越境制造中印边境冲突。在印度总理莫迪就中印边境冲突作出明确解释,指出中国并未进入印度境内和占领印度边境哨所后,印度国大党等反对党、印度政府的一些现任和前任官员,以及印度一些媒体的报道,仍无视事实,毫无道理地不断指责中国军队“侵入了印度境内”、引发甚至制造了中印军队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以此误导印度社会舆论,制造印度仇华、反华情绪。


二是不断发难、围攻、抨击莫迪的对华政策。印度一些政要、反华舆论对莫迪总理在向印度各党派负责人会议上就有关中印边境冲突事实的说明不断抨击,指责莫迪总理隐瞒事实真相,出卖印度领土,为了经济利益对中国搞“绥靖政策”而没有取得成效,相反印度有20多名官兵在冲突中丧生。莫迪总理办公室不得不反复澄清,并为了平息印度反华舆论而实际上收回了当初的说法,重申莫迪政府对华强硬态度。印度军方也提高了对华强硬的调门儿。


近来,一些印度政要、军方和社会舆论要求印度当局和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加大军事部署,推进前沿阵地,构筑坚固工事,扩大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印度外交部在6月26日发表的对华声明意味深长,别有用心。《印度报》的社论指出,该声明强调“中国有责任恢复拉达克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而没有提及(双方)进一步的对话”,声明“传递的信息是这样的——不仅实际控制线地区的局势令人担忧,而且中国的行动也可能使数十年来有关边界的谨慎谈判付诸东流”。声明“似乎表明,(新德里)与北京打交道的耐心正在走到尽头”。

资料图片:中印边界问题示意图。(来源:新华社)

三是老调重弹,对印度领土提出极端主张。印度一些政客、军方人士和媒体舆论,公开拒绝承认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称印度必须以自己早先认定的边境线而不是双方实际控制线为准,印度维持边境实际控制线不过是临时而为,印度的主权和领土不容谈判,要让中国军队退回到印方认定的领土而不是实际控制线以外,否则就是越境。这实际上是在否定目前中印边境的实际控制线,企图扰乱推翻中印双方已经举行了20多次的解决边界争端问题谈判共识和成果。


四是进一步煽动印度反华的民族情绪,抵制中国产品和应用。近来,印度一些人不断公开煽动印度反华情绪,以多种手段发起抵制中国商品运动,有人甚至当众砸毁中国电视机等产品。一些印度人还在国际社交网络新媒体上对中国辱骂污蔑,贬损中国影响。印度海关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货物进行实物检查,特别是金奈和维沙卡帕特南港口,还进行了刁难性“严查”,遭致印度一些客户无法及时收到订购的中国农机等设备。

资料图片: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的玛丽娜海滩。(来源:新华社发)

五是印度一些政府部门对中国发起“报复行动”。6月29日晚,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发布公告,宣布禁用59种广泛使用的应用程序。《印度报》的社论称,这些应用程序中的“大多数与中国公司有关,其中包括流行的视频共享社交网络应用程序TikTok、UC移动浏览器以及名为SHAREit的文件共享应用。这三者的共同点是它们在印度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每个用户每月都声称拥有超过1亿活跃用户,并且其起源于中国。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在解释该禁令时,援引了这些应用程序带来威胁性的紧急性质,称它们从事的活动损害了印度的主权和完整,印度的防御、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有评论指出,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门封堵中国的先进的互联网等科技应用,实际上一方面是“为了报复中国在加勒万河谷地区与印军的冲突”,印度政府意在向公众表明它正在接管印度的涉华事务,是一种明显的的对华反应;另一方面是为了给美国脸书及其旗下公司进入印度市场提供方便,这些美国互联网巨头早已瞄准印度,把印度年轻用户众多的电信市场当作是一块大蛋糕。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一直是TikTok安装的最大推动力,迄今为止已产生了6.11亿次终身下载,占印度移动应用程序总下载量的30.3%”。


六是印度试图在电信、基建、工程、项目领域和中小微企业投资等方面打压封杀中国。据印度媒体7月1日报道,当天印度道路交通和公路部、中小微企业部部长尼廷·杰拉姆·加德卡里(Nitin Jairam Gadkari)在谈到中印边境对峙时宣称,印度今后将不允许中国企业参与印度的高速公路项目,包括通过合资企业参与印度的这些建设项目;印度政府将确保中国投资者不会在印度微型、中小型企业(MSME)等各个领域“受到款待”。


加德卡里称,这是印度“采取的一个坚定的立场,如果他们(中国公司)通过在我国的合资企业进来,我们将不允许这样做”,他领导的部门将“很快出台一项政策,禁止中国企业进入,同时放宽印度企业的进入标准,以扩大它们参与项目的资格标准”。他称,虽然目前印度仅有少数几个项目涉及到中国的合作伙伴,但以后中国企业会更多地参与进来,并采取变换名义的方式。对于印度任何已有中国企业参与的招标项目,将一律要重新招投标;今后新的项目,将一律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招投标。


加德卡里甚至称,今后“即使我们必须在技术、咨询或设计领域寻求外资合资,我们也不会允许中国人(参与)”。他表示,尽管印度在中小微企业领域将鼓励外商外资,以提高当地的生产能力,促进外国投资,“但中国投资者将不被允许。对于技术、研究、咨询和其他工作的升级,我们将鼓励外国投资和在中小型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但如果是中国人,我们将不接待他们”。


七是印度试图借助外部势力反华制华。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正在以多种方式,加大与美国、欧洲国家、澳大利亚和日、韩等国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军事、安全合作,以迂回和联合方式应对中国。


一些印度政要和媒体称,中国急于要在国际和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印度是一个绕不过的国家,也许印度在军事实力上不如中国,但印度在外交上并不缺少朋友,尤其印度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对华关系复杂的国家关系密切,印度可以不断过打外交、军事和安全的“敏感牌”来刺激中国,印度可以在经贸上与中国抢夺国际市场,在产业转移方面以土地和劳力等更优惠的政策条件与中国展开竞争。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上周六,印度与日本海军在印度洋进行了演习。日本海上自卫队将此次演习描述为旨在“增进相互了解”,“但这次演习的时间是与印度和中国在拉达克之间的军事对峙联系在一起的”。


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总干事普拉迪普·查汗海军上将宣称,“我们正在利用演习进行战略沟通”,印度海军与日本的演习“不是以战斗为目的,而是在发出信号。我们需要与朋友们保持亲近”。日本驻新德里的大使馆称,这是印日两国最近3年来的第15次此类演习,该演习的内容是战术训练和交流训练,日本海军已成为印度海军的主要伙伴之一。


印度媒体在报道中还指出,“东京只对印度士兵在加勒万河谷的死亡表示哀悼,但并没有对中国的伤亡表示任何哀悼。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非核潜艇之一,并且拥有尖端的反潜战技术”。日本和平与安全研究所日本国防智囊团负责人西原正史称,日本“是潜艇侦察的领导者。我们不仅可以找到目标,而且可以识别任何种类的潜艇”。


八是加强印度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和战略研究。《印度斯坦时报》6月30日发表社论称,尽管印度“有必要进行外交重置,增强军事实力和经济政策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需要更多投资的另一个领域是印度有关中国的专门知识……印度过于依赖与中国交往的退休外交官和军事官员,以及印度极少数会说普通话的情报官员、外交官和政府之外的一小部分学者。这是站不住脚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动机,印度需要更多的专家,包括了解中国的决策机构、中共的职能,党与人民解放军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经济动力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动力以及中国的追求和数字优势。为此,印度必须投资于语言培训、实地考察、研究资金和专门机构。要与中国作战,请更好地理解它”。


印度媒体发达,有近100种文字的约35000多家报刊,媒体声音杂陈,但《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报》等主流报纸,在印度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并各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和利益集团背景。这些报纸对中国频频发出激进强硬的声音决不是偶然的,其中反映了印度对华的重要动向和战略意图。


印度对华意图不善


人们看到这些的这些报道仅是公开的,其背后对中印关系和印度对华战略、政策、策略和取向还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大致可以想见。从各种迹象看,目前中印关系极其复杂,印度的对华心态变得更复杂险恶。如果印度对华心态今后一步变异,民族主义情绪更加膨胀,国际利用的意图和手段更加露骨,出现战略误判,不仅中印边界谈判难有结果,边境冲突会更多发生,而且印度在国际和地区层面还会有更多的对华动作。最近印度已高票当选为联合国安理会2021—2022年非常任理事国,印度更自感了不起,也因此变得更加傲慢。


目前,莫迪政府虽在表面上保持了低调,但莫迪及其领导的人民党被视为印度民族主义的英雄,在不断以民族主义强化内政外交的叙事。毋庸讳言,莫迪将不断受到印度政界,包括执政党内和各反对党内的对华强硬声音的影响,也必然会受到印度偏激的反华社会舆论和强大的媒体反华舆论的影响。


印度对华表示出强硬色彩,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国际和地缘政治需要,也有经济贸易和市场竞争需要;既有主动迎合的一面,也有甘心被拉拢以抬高自己身价和筹码的一面。印度对华动向值得严重关注和高度警惕。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来源:东方网·东方智库

作者:周远

编辑:顾航


精彩推荐





END

微信公众号

东方智库

Orientalthinktank

东方智库,由上海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东方网于2018年创立,是定位于国际议题的媒体型智库。东方智库围绕国际热点时事,阐释来龙去脉,评析事件本质,打造“信得过、读得懂、用得上”的海派国际热点时评。东方智库专委会由原新华社副社长周锡生领衔,包括来自中联部、中央外办、中央党校、外交部、新华社、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