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道苏河丨章明:有故事、有历史、有生活的苏州河

董偲 东方智库Orientalthinktank 2022-03-21

1317字丨阅读需约8分钟

图片说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章明教授

“苏州河是上海近代历史百年沉浮的讲述者、上海民族工商业百业兴隆的见证者、上海城市生活市井百态的记录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章明教授,在近日由久事旅游、东方网主办的首场苏州河旅游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研讨会上,从船、站、线、人四个维度分析了苏州河旅游的系统性,就如何丰富游客的视觉感受和游览体验提出了专业建议。来自历史文化、城市更新、空间设计、景观规划等领域十位专家学者齐聚“申城之光”游轮会场,畅所欲言,为苏州河水上旅游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图片说明:首场苏州河旅游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研讨会现场


让苏州河有看头、有噱头、有玩头、有嚼头

章明教授打了个比方,如果说黄浦江是上海面向全国和全球的“会客厅”,那苏州河更像是上海市民和各地游客的“起居室”,这条母亲河见证了上海的城市发展变迁,与海派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章教授表示,随着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的贯通,苏州河这个新的城市公共空间被重新标注和定义,这里带给我们两个思考:一是如何让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与苏州河发生更多元和更鲜活的互动?二是如何将苏州河所承载的海派城市文化底蕴更全面和更立体地展现?


与开阔的黄浦江江面和丰富的两岸天际线不同,苏州河沿岸虽不乏百年建筑和网红地标,也有大量的居民小区和企事业单位。“目前的苏州河两岸能看的东西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河上游览。狭窄的河面本身缺乏游览纵深,两岸又高楼林立遮挡视野,河岸自然和人文景观难以构建起文旅系统。”章明建议将苏州河岸线及周边绿地公园和文创园区统筹策划、串联成片,实现文旅意义上的“河岸扩容”,分设主题片区,形成多方联动,让苏州河有看头、有噱头、有玩头、有嚼头。


苏州河游览的钥匙在于人的活动与水的关系

章明教授还设身处地以游客视角分析了苏州河的旅游发展诉求。他表示苏州河黄浦段不少河岸都被高高的防汛墙围挡,按防汛要求,苏州河防汛墙要达5.2米,这就造成人站在防汛墙外的河岸上,与水有距离感,有些地方甚至看不到河水。秉持“还水于民”理念,章明提议在设立二级防汛墙保证防洪高度的基础上,将一级防汛墙标高降低,给市民亲水活动留出空间。


“苏州河两岸的贯通开放,首要考虑的是人的活动与水的关系。”苏州河部分河段已经因地制宜设置了造型独特的游览设施,如特色凉亭、景墙等,这一部分可停留、可休憩的节点可以进一步丰富其文商旅体融合的业态和功能定位,既体现地区风格,又实现便民亲民。此外,考虑到苏州河两岸居民区较多,为避免噪音扰民,也保障小型游船游览氛围,章明建议苏州河游览用船以新能源船为主。


把苏州河放到海派城市考古的视野下

“建筑是富有生命的个体,它的改造更新不应只是重建而焕然一新,而要在不断叠加中眷顾过去、映射当下和展望未来。”章明认为,苏州河还有很多值得进行“海派城市考古”的文旅资源,如承载历史的东段桥梁,梦清园和华东政法大学等。此外,章明也提醒布局苏州河沿线的商业功能,要考虑土地用途的复合性和合规化,便于商家办理相关营运手续。


章明强调:“苏州河水上旅游的发展,不单单涉及旅游领域,完成这个包括河、岸、桥、站、船、线等在内的系统性项目,需要坚定的勇气和决心,也需要统筹的视野和智慧。”



来源:东方网

作者:董偲

微信编辑:忆昔

精彩

推荐


END




学习强国

东方网号


微信公众号

东方智库

Orientalthinktank

“东方智库”作为上海首个聚焦国际化和数字化议题的媒体型智库,也是国内首个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聚合类智库平台,由上海报业集团东方网于2018年12月创立。东方智库定位于国际议题的“发声器”和“会客厅”,一方面立足国际热点时事,阐释来龙去脉,评析事件本质,打造“信得过、读得懂、用得上”的原创融媒产品体系和全网分发渠道矩阵;另一方面,基于传播技术变革、舆论生态迭代和受众需求更新的趋势,打造峰会论坛、闭门沙龙、直播访谈、主题培训、咨询专报等场景化智库服务。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