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疫不到位、员工发热就医未上报…责令停产!必看:企业复工16种风险提示

江苏工会 2022-09-23

案例

3月1日上午,安徽合肥市二院通过疫情网报告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许某某,男,43岁,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拉伸车间员工,家住瑶海区人才苑小区。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根据合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截至3月2日8时,合肥市高新区已排查许某某密切接触者167人,均予以集中隔离并采样送检,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合肥市瑶海区已追踪隔离许某某密切接触者10人,均予以集中隔离并采样送检,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此外,为进一步扩大筛查范围,高新区还组织对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另外269名员工开展了第三方快速筛查,结果正常。

3月1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贸易局向国风塑业下达《停产通知》。《停产通知》称,2月26日,在区经贸局联合疾控中心督察疫情防控工作中,仍然发现国风塑业存在防疫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国风塑业近期存在员工发热就医未及时上报的问题。

(来源:安徽日报、澎湃新闻)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这些案例

更是给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敲响了警钟

防疫=不复工?

两手都要抓起来!

企业员工发现确诊病例,不用过度恐慌,但企业以及企业员工应该引起警惕和重视。全国大范围长时间的停摆,会给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也会给社会正常运转带来损伤。社会运转不能停下,既要防疫也要发展,防疫与生产,需要两条腿走路。

企业有序复工,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办公场所做好消杀工作,同时探索弹性工时、错岗上班、轮流到岗、远程办公、变通考勤管理等有效方式。

紧迫但不慌张!

疫情压力依然不小,复工复产切忌掉以轻心,防控措施仍需落实落细。发生的多起聚集性疫情警示我们每一个人:

1.防疫关乎每一个人,必须了解并做好相应的防疫措施,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2.企业复工后,必须检测每一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大意可能造成的就是企业停工、员工隔离;

3.切勿放松警惕!


企业复工复产,

在注意安全生产工作同时,

又该如何平衡防疫工作呢?

16个风险提示,请收好:

01思想认识偏差

防疫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但有的企业、一些管理人员把防疫当成了唯一的任务,顾此失彼,忽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弱化。


 对策

(1)全面认识“抓防疫、保安全、促生产”的关系,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统筹,认真组织研判复产复工风险,务实制定复产复工方案。

(2)强化领导责任,企业要保证至少一名主要负责人在岗带班抓防疫、保安全。

(3)特殊时期,特殊管理,划小单元,明确责任人,强化管理。

02生产组织困难

因疫情影响,企业人员不能准时返岗,部分人员需要14天隔离;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工程分包作业等外委作业队伍不能提供及时保障;原材料、配套产品不能及时保障;产品不能够顺利外运(如外籍危化品车辆限行),导致生产组织混乱。


 对策

(1)全面研判当前的各种情况,做好相应预案。

(2)抓紧人员、物资等前期工作准备,比如人员招聘、外地人员的隔离、场所消毒、口罩等防疫物资准备、人员培训、外委外包队伍联系及可靠性确认、上下游企业间材料产品协调等。

(3)加强与防疫报备验收和安全生产验收部门、机构联系,满足复产复工要求。如不具备防疫和安全生产条件,暂缓复产复工。

03疫情防控风险

因防疫不到位,或职工非厂区被传染,出现病例,导致隔离停工再复产复工形成新不安全因素。因防疫对车间、办公场所等密闭空间消毒作业中,造成火灾、燃爆或中毒事故。


 对策

(1)做好防疫风险研判,提前做好防疫方案,严格落实厂区内消毒、测温、防护、隔离、应急处置等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防疫效果。

(2)加强职工上下班途中及居家疫情防控指导,加强监督检查。

(3)正确使用化学品消毒剂,在消毒作业过程中必须进行通风和火源管控。不得将84消毒液和酒精类消毒液、洁厕灵等混合储存和使用;不得在封闭空间(如室内、仓库、车内)喷洒消毒酒精。加强对各种消杀品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掌握其安全特性,并对储存、搬运、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04危险作业管理

由于对危险作业重视不够、技术管理人员未及时返岗、外委作业队伍不能保障等因素,危险作业管理不严格、不到位,企业可能用不具备资质的人员开展危险作业。


 对策

(1)加强危险作业计划管理,加强与外委作业队伍的联系,及时协调内部或外聘人员保障危险作业。但如没有符合条件的队伍或人员,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则不能开展相关作业。

(2)强化危险作业现场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操作规范。

(3)加强重点管控。如特种设备、特种作业,煤矿瓦斯、火灾、水害、提升运输风险防控。

05制度落实不力

由于精力分散、思想松懈、人员不足、岗位调整,各种制度不能有效落实,“三违”增多。


 对策

(1)加强领导,每日安排1名公司(厂)级负责人带队开展防疫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巡检,第一时间处理防疫和安全问题。

(2)及时调整明确人员责任,重新明确责任制,严格责任管理。

(3)调整隐患排查工作体系,重新落实隐患排查责任,严格排查整治要求。

(4)加强现场管理,强化岗位人员作业前必查环境是否安全、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是否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做到“动前三查”。

06赶工期赶进度

开复工后,企业赶工期赶进度是大概率事件,可能出现生产(施工)组织混乱、人员超强度作业、各工序正常时间(工期、工程养护期)被压缩,安全风险较大。 


 对策

(1) 做好周密计划,合理调整工序,加强生产或施工组织。

(2) 加强现场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生产(施工)。

07各类人员不齐

尤其是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管理人员、重要岗位人员因交通管控等因素不能及时返岗,部分人员返岗需要按照规定实施14天隔离,重要人员不能正常到岗或不能正常培训考核取证。


 对策

(1) 人力资源部门充分摸底后,采取新招本地人员补充、“拼凑、组合”现有人员部分区域、部分工序、部分环节、部分生产线局部先行复产等方式组织人员,作出详细复产复工方案。

(2) 关键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不齐,保证不了安全生产条件不得复产复工。

(3) 部分人员因疫情不能及时复训取证,应联系主管部门确认处理方式。

08人员能力不足

由于疫情影响,新上岗、轮岗、换岗人员增多,工人不熟悉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规范。


 对策

(1) 坚持安全培训“不”到位的不开工,严格落实“三级教育”,强化人员培训,针对今年开复工实际,组织所有人员重学操作规程、重新安全教育。

(2)对需要交底的作业,必须严格技术交底。

(3)研究务实有效的培训和考核方式,减少人员聚集。比如通过免费的线上培训进行在线培训、考试及人员管理等。

09人员状态不佳

因人员从长假休息状态进入紧张工作状态、疫情恐慌心理、人员重组、岗位调整、工作量增加、工资待遇等因素,职工情绪不稳定、注意不集中。


 对策

(1) 先做心理、情绪疏导,人到了,第一天,不急着进入生产(施工)状态,先收心,理顺情绪,调整状态。

(2) 加强人文关怀,合理安排职工工作量,注意加班与休息调节的安排。

10设备设施隐患

设备、设施、工具(包括手持电动工具、施工临时用电)因放假时间停运停用较久,维护保养不规范;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危化火灾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和特种设备在有效期内部分损坏或故障,设备维保人员无法到厂维护;因部分检测检验单位未正常开展业务,造成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有毒可燃检测报警器、防雷接地、安全阀设施、发电机、供配电设施等安全设施设备检测(检定)超期。


 对策

(1)全面开展设备、设施、工具(包括手持电动工具)检查,严格设备、设施、工具维护保养检测检验,不使用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设备设施工具。

(2)全面评估安全设施设备、特种设备的有效期限,提前联系检测检验单位检验,已达到检测期限不能开展检测且无替换设施设备的,相关生产储存设施不得使用。

11检修作业安全

复产复工前的检维修作业,特别是部分涉及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的检维修不规范,以及试机、试生产不规范。


 对策

(1)强化检维修,特别是涉及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要严格风险评估和措施管控,严格按照检维修规范进行管理,督促落实检维修操作规范。

(2)如果检维修属于外委作业,不能一委了之,一定加强监管。如果是企业自己进行,内部因人员不齐没有专业人员,必须聘请专业的人实施。

(3)强化检维修后试机和试生产管理,必须认真制定试机、试生产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同时加强监督落实。

12物料储存管理

除常态的物品物料储存安全外,因防疫要求增加的酒精、消毒液等物品物料储存安全。


 对策

按照各自物品物料(含因防疫需要增加的酒精、消毒液)储存规范实施储存、装运管理。

13物料衔接困难

因原料和产品运输困难,上下游厂家未复产,造成危险物品仓储和运输风险变化,如危化品储罐液位低于(原料用完)或高于(产品胀库)安全液位。


 对策

(1) 企业应充分协调上下游企业(含特殊资质要求的运输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运输计划,保证恰当的危险物品储存、运输量(储罐处于正常液位,浮顶罐浮盘不得落底,储罐不得超过最大充装量)。

(2) 必要时,准备符合要求的危险物品(危化品)库房作为原料及产品的储存场所,并加强安全监管。

(3) 不得用普货车运输危险化学品,不得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化学品。

14物料质量管控

因原料供应商变更,原料质量变化或成分变化,企业安全风险分析不足,缺失管控措施,增大事故风险。口罩、消毒液等防疫新购用品,未注意质量管控。


 对策

(1)严格物品物料,包括防护用品购买和入库质量管控,不得采购质量不达标的物品和原辅料。

(2)更换重要原辅料,要严格变更审批制度,严格供货质量检测,加强危险性分析,并形成针对性控制措施。

15工艺流程调整

随着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开复工后,有的企业产品种类发生调整,有的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有的企业生产线数量发生变化,产品、工艺、生产线的调整和变化,带来安全的不确定性。


 对策

企业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生产线的调整,要认真评估风险,针对性实施管控。

16环境变化风险

企业(工地)较长时间放假,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比如企业(工地)外山体变形、厂房损坏、边坡失稳、架子失稳、受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等。


 对策

全面排查隐患,及时整治隐患。

相关阅读

1、复工后,文职人员如何在出行途中、办公场所做好个人防护?

2、防火防盗“防”同事?绝非戏言!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企事业单位复工防控这样做

3、国务院发布复工复产指南:这8件事必须做!关乎你的健康与权益!




素材来源:综合中国应急管理、安徽日报、澎湃新闻等

编辑:李澍

审核:马亚东

校对:蔡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