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起阅读】在碰撞中吸引认同——读《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感

绍英 江苏工会 2022-09-23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文/音:绍英

徐州青松服装有限公司职员,生活时而无力,只好寄托于阅读,从此,小小的“我”也能看到“大大”的世界。

征稿启事

【一起阅读】栏目诚挚地邀请广大职工推荐自己“压箱底的书”,我们将进行有奖征集,聊聊咱职工和工会人自己的“诗和远方”。

如果您也喜欢阅读、朗诵、分享

欢迎您向江苏职工之家邮箱投稿

jsworker@163.com

(邮件主题:为你读书投稿 标题 姓名 手机号 投稿人简介)



书籍作者简介

乐黛云,贵州贵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代表作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等。


 “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曾说,人类的生命本源是共同的,最终理想亦是共通的。

“中西相遇,是两个文明圈的撞击。”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一书中,乐黛云立足复杂性思维,探讨了多元文化发展与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深度连接的方式。

有“差别”但不是“差距”


在乐黛云眼中,中西文化相遇有两个关键可以避免冲突:一是在尊重各文化特殊性的前提下进行平等跨文化对话,二是使文化对话具有真正的跨度和多元性,“任何意欲规划他或者拒绝他者的心态和做法只能剥夺其特殊性,也就是摧毁其普遍性。”所以,只有发现、发扬自己的特殊性,充分尊重与自己不同的相异性,才能达到跨文化对话所追求的人类文化多元共存的目的。

实践证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是“差距”关系,而是“差别”关系,是“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一方面,差别共存并非互不相干,而是一种互识、互动、互为主观的发展之道;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吸收总是通过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来进行,在接受中也不可能原封不动被移植,需要通过自身文化屏障的过滤“取其所需”。

相互吸引,但保有“个性”


“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不是一种同化、合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在不同环境中转化为新物的过程……它是从旧的纯粹中脱颖而出的新的纯粹,仍然具有不同于他物的独特之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如此阐释。

文化是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通过“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重构”“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多元文化发展与跨文化对话”等方面讨论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不仅是相互吸收,共同丰富的关系,而且是相互冲突,相互激发的关系。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差异性所引发的问题既表现在国际事务中,也凸显在国内社会生活中,有效运用文化手段在国际上塑造民族形象、谋求合理的国家利益,应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在“对话”中产生新思想


文化,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没有高度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与复兴,这要求我们尊重文化重构发展规律,对文化有认同感。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作者多次强调“多元文化共生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说服对方,同化别人,而是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

为此,只有对文化有充分自觉,从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别人文化进行了解,从而促使世界文化吸取更多的中国文化内容。同时,要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把握中国文化特点,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促进各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了解书籍更多内容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爱读书的工友们有福啦!

属于你自己的“电子书屋”来咯~

进入“江苏工会”APP

点击“职工书屋”

即可在线享受海量书籍

可读、可看、可听

全!部!免!费!





“江苏工会”APP

在苹果官方应用商店

安卓各大主流市场

都可以下载安装


您也可以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根据提示下载安装





星标“江苏工会”

娘家人与你第一时间相见


注:部分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作者与我们联系获取稿费或要求删除。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编辑:蔡银

审核:马亚东

校对:李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