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起阅读】《秋园》: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温暖你我心底

张明盼 江苏工会 2022-09-23


文/音:张明盼


张明盼,工作于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既是文字爱好者也是文字从业者,喜好读书,期待书读得越多,心灵能越轻盈。



征稿启事

【一起阅读】栏目诚挚地邀请广大职工推荐自己“压箱底的书”,我们将进行有奖征集,聊聊咱职工和工会人自己的“诗和远方”。如果您也喜欢阅读、朗诵、分享,欢迎您向江苏职工之家邮箱投稿。

jsworker@163.com

(邮件主题:为你读书投稿 标题 姓名 手机号 投稿人简介)


书籍作者

杨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即下放江西农村。在去年80岁之际出版了人生中第一部著作《秋园》,2021年出版了《浮木》。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这是作者杨本芬在80岁之际送给母亲的一份带着沉重而又弥足珍贵记忆的礼物。

书籍是小小的一本,读下来一气呵成,它把一部中国社会史高度浓缩,真实地从一个家庭变迁中钩沉出来。


苦难的一生

《秋园》类似纪实文学,主要讲述了秋园坎坷的人生经历。写作中,作者牢牢把握“家”的变迁这一线索--从洛阳到南京,再到湘阴到汉川,随之发生变化的是秋园的身份--从药房老板女儿到军官太太,从花屋小学老师到为人妻,期间,经历了女儿夭折、丈夫饿死、儿子溺亡等人生变故。

“活着的理由,就是为了过那种不死不活的漫长日子做准备。”《秋园》中“苦难”二字始终贯穿其中。在秋园89年的生命中,有65年是在乡村度过的,而其“黄金岁月”的50年也是众所周知的苦难年代,这个时段留在乡村记忆中的关键词有很多:裹脚、鬼子、批斗、战乱、逃荒,工分……秋园及其家人都一一经历,一幕幕,在读者心中留下了印迹。

命运的挣扎

“愿每一个母亲和女儿都能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活得自由而舒展。”这是文中对人们的寄语和期盼。

作者以母亲、自己以及身边形形色色人的命运阐释了:人生如浮萍,全然不做主。文中有一段内容令人动容:秋园去世后,孩子们竟在她的棉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短短几句话,却让人心痛,或许就是因为把痛苦的事情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来才更让人“意难平”,它蕴藏着对命运的挣扎。

生活在我们当前新时代,人们很难理解极度贫穷意味着什么,更难理解在极度饥饿下会作出怎样的事情。纵观全书,秋园和家人一直在和贫穷作斗争,只为了能活着并活下去。

温暖的内心

平凡人的生活更容易打动人,它以真实性让读者理解和感动,并产生共鸣;平白朴实的文字也能打动内心,就像每个人平平淡淡的生活。杨本芬写秋园时温暖了她心底深处的悲凉,而读者通过阅读,则被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温暖。

不得不说,秋园的经历让人疼惜,甚至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想对她说一句:“你还好吗?”遗憾的是,她过得不算好,然而我们能从她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看到内心的温暖,无论是被邻居欺负,被陌生人侮辱,还是落魄时被哥嫂婉言相拒不方便留在娘家……秋园都没有因为自己受到委屈和不公而心生戾气。或许有人会说,她是柔弱甚至软弱的,但在软弱的背后却是她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帮助一个又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人。

温暖的人总是给人以温柔。秋园就是这样的人,一位坚韧的母亲,一位坚强的女性,更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底层劳动者的代表。

了解书籍更多内容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哦。


爱读书的工友们有福啦

属于你自己的“电子书屋”来咯

进入“江苏工会”APP

点击“职工书屋”

即可在线享受海量书籍

可读、可看、可听

全!部!免!费!




扫码下载“江苏工会”APP


星标“江苏工会”

娘家人与你第一时间相见


注:部分图片等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作者与我们联系获取稿费或要求删除。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编辑:蔡银

审核:马亚东

校对:李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