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立仅6个月,聚焦信号链模拟IC,看夏芯微杨丰林如何后来者居上? | 创芯

张通社 张通社 2022-08-25
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从张江起步的科技企业通讯社|



编者按

虽然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众科技企业正面临芯片等核心元器件、技术的“卡脖子”,但与此同时也让国人深刻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一大批中国半导体企业正在积极创新,加快实现芯片的国产替代进程。


在此背景下,张通社推出《创芯》栏目,希望通过采访国内芯片领域相关企业,了解到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发展现状,以窥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一隅,寻找到国产替代下的那缕曙光。本栏目将在张通社网站、张通社和张江头条微信公众号,以及张通社自媒体渠道同步推出,非常感谢涌铧投资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



夏芯微杨丰林


1999年,杨丰林偶然在一次讲座上,听到沈绪榜院士说的一席话,“未来的一台电脑就是一个芯片,未来是芯片的世界,你们去干芯片应该没错。”


就这样,此后20余年,杨丰林一直扎根在芯片领域,从技术研发到技术管理,再到市场开拓以及后来的企业经营,站在工程师、管理者、创业者的不同视角里,记录着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变迁。


当曾经锐意进取的青年意气化作如今顺势而为的不惑底气,对杨丰林而言,做芯片这件事,始终是他心中所爱。如今,他又以二次创业者身份再次出发,带领着夏芯微团队,致力于在模拟芯片细分赛道,打造出一家有影响力的公司,做“中国的ADI”



职业生涯的“四部曲”


杨丰林对于半导体的浓厚兴趣,大约是种植在骨子里的,他从小就喜欢捣鼓各类电子产品。


1994年,杨丰林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华为,从事电子监控、FPGA系统相关的设计工作。谈及那段经历,杨丰林说:“在华为,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小兵。因为我1998年毕业时,华为已经高速发展了10年,可以说高手如云,这让我萌生出了继续读书的念头。”


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丰林听了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沈绪榜院士的一个讲座。当时,沈绪榜院士就讲道,未来的一台电脑就是一个芯片。这句话在杨丰林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层涟漪。


2000年,杨丰林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攻读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硕士学位,成为了沈绪榜院士的学生。之后,他又来到上海,攻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闵昊教授,专门从事射频方面的设计。 


学业生涯结束后,杨丰林便加入了蓝牙芯片公司捷顶微电子,负责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带领一支模拟芯片团队,从事一些技术管理工作。两年后,捷顶微电子被豪威并购,他也因此离开,之后去了美国高端通讯芯片公司Nanoamp Solution,这是由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博士团队所创建的射频芯片公司。


当时,Nanoamp Solution正好想在中国建设一个研发中心,在物色中国区的负责人。“了解完我背景后,他们觉得我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所以我就顺利加盟担任中国区总经理。”在杨丰林看来,Nanoamp Solution最初几年发展还很不错,但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后,它就开始收缩中国市场,直至最终关闭。


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2012年,杨丰林当时已经过了35岁,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去开拓一份新的事业。这一年,他在上海张江开启了第一次创业征程,成立了上海期成微电子,这一做就是6年。


“刚开始我们为研究所做设计服务,现金流还挺好的,公司也能够活下去。但我一直觉得我们手握技术,应当去做些产品,所以2015年时,我们就开始做2.4G芯片,三年时间实现了近千万级销售。”虽然企业在向前,但杨丰林坦言,那时候中国芯片行业的投融资环境远没有现在火热,国产化局面也没有打开,“对创业公司而言,这段时期算是一个低谷。”


2018年,杨丰林的第一次创业以和大公司合并告终,他也顺势加入了这家企业,担任副总裁一职,负责市场开拓。不过呆了18个月后,不安分的他又开始第二次创业。谈及原因,杨丰林回答道:“新公司产品线种类丰富,在多个赛道均有布局,但我一直想做细分赛道的龙头,所以就决定自己出来做。”



2019年9月,杨丰林继续扎根张江,成立了夏芯微电子。这时,距离他入行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他的初心一直未曾改变。他将公司取名“夏芯微”,寓意“华夏之芯”这不仅饱含了他对中国芯的一片深情,更是他对芯片国产化的一种期待



40岁是芯片行业创业黄金时期

在芯片行业,一直有个公认的说法,40岁是芯片行业创业的黄金时期。


对此说法,杨丰林深以为然。因为整个芯片行业需要五轮驱动,即市场、产品、技术、人才和资本,只有这5个轮子都能转起来,才能够形成一个闭环。而杨丰林在过去20多年,从技术研发到技术管理,再到市场开拓以及企业经营,这职场生涯的“四部曲”,正给了他这些方面的积累。


除了之前经历的锤炼之外,杨丰林还将他的第二次创业归结为天时、地利和人和。所谓的天时,就是国产替代。2019年,中国芯片进口总额3040亿美元,其中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在政策推动下,进口替代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呈现出了加速态势,这对芯片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利好。” 杨丰林表示。


地利方面,一是夏芯微身处中国芯火燎原之地——张江。经过二十多年的布局,这里早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芯片人才以及各类服务机构,能够加速创业的步伐。二是如杨丰林所说,体现在他们有一定的底盘,很多产品在研发阶段就可以导入客户的需求,“这是基于过去,我们在行业里积累了很多资源,有客户渠道。” 



天时,让夏芯微顺势而为;地利,让夏芯微加速突围。那么,人和则让夏芯微披甲上阵,从创业初期就具备很强的战斗力。团队方面,杨丰林作为CEO,拥有21年以上集成电路领域相关的芯片设计、市场开拓和企业管理经验,曾参与了电网的标准制定,对场景有着深刻理解;VP杨金林则是杨丰林的弟弟,中科院电子所博士,资深数字芯片及系统算法专家,拥有16年以上数字芯片、FPGA系统及相关应用算法的设计经验,成功量产多款数字图像产品。另外一位合伙人是杨丰林的博士同学,一位资深的模拟电路设计专家,拥有16年以上集成电路设计经验,成功设计并量产芯片20+颗,相关芯片销售数量过亿。


“从行业地位来看,我们在无线方面有着绝对实力。”正是这样一支高精尖、强互补的团队,才让杨丰林在二次创业时底气十足。不过,机遇之中也面临着行业竞争的再度升级,杨丰林对此保持乐观:“我们不怕强手,不怕对手,因为赛道上总会有空档。就像有些窄巷子,芯片大厂开四轮汽车过不去,但我们骑辆两轮电动车就可以过去了,所以只要抓自己的差异化就行了。”


在赛道选择上,杨丰林将自己的专业与市场需求集合在一起,专注信号链模拟芯片的研发。谈及为何这样选择,杨丰林说,过去的经历,让他在电力行业积累了很多资源。在深入调研后,他发现这一领域有很多模拟芯片项目有待攻破,比如国网的一款ADC芯片,已经由ADI供货10年,存在着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既有市场需求,又能解决国产替代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在模拟芯片领域做些事情呢?”创业方向落定后,杨丰林就带领团队潜心研发,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驱动起夏芯微的商业化之路。



打造出模拟芯片领域的“中国ADI”
 

“任何商业的起点都是基于客户的需求。”二次创业之前,杨丰林曾基于自己的朋友圈人脉,做了一份“百人访谈”,其中不乏芯片行业的各种专家、投资人以及分析师等,综合他们的视角对当今无线行业做深入的调研与剖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全面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客户的需求,我们才能基于过去技术的积累,把产品定义好。”产品方面,目前夏芯微主要有两大定位:面向电网的Sub 1GHz HPLC/RF芯片和ADC/DAC片,覆盖智能电表、能源物联网、智能传感器、5G微基站、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其中,HPLC/RF芯片已于2021年1月份完成第一次Full Mask流片,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出货。知识产权方面:成立仅6个月公司取得第一个授权发明专利及3个注册商标,芯片布图专利也在积极申请之中


除了挑战高难度技术之外,谈及公司打法,杨丰林认为是“快速迭代”,即小量多次快速地去推进产品。他还进一步解释道:“只有多去抓一些机会,使工业的轮子、公司的轮子能够快速转起来,才能逐渐蓄满势能,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


因此,在Sub 1GHz HPLC/RF芯片和ADC/DAC片之外,夏芯微还根据市场需求,在射频前端进行了布局。杨丰林说,团队在射频方面有一定积淀,所以产品开发起来就会很快,第一款产品预计在今年7月份开始量产。此外,据他透露,公司在对接一笔千万级融资,将加快推进产品的研发进度,助推产品早日上市。


虽然成立仅6个月,但夏芯微已然是快速入局,并在稳步向前。“机会”二字是杨丰林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词语,他说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中,自己要做的就是行胜于言,把事做成。


“我经常会跟别人打比方,有时候创业就像踢足球,不会是说有一个球摆在球门口,让你去踢进去的。而是你要在带球、传球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机会,然后一脚把球给射进去。”在杨丰林看来,做芯片企业也是如此。只有顺着市场风向找到机会,然后用技术实力去挖掘其中的细分市场,再快速推出产品,这样才能再建立起壁垒,走出一条属于夏芯微的芯路。


不过,在专注眼前赛道的同时,杨丰林也表示,“我们并不是就不抬头看路了。”对他而言,在保持稳扎稳打的同时,团队也会根据技术的发展往前看,提早做未来的布局。或许,这也是外界评价杨丰林身上“后劲很足”的原因之一,走一步,思索五步。


最后,在谈及未来时,杨丰林说,希望能在模拟这一细分赛道上,做一家有影响力的公司。让别人在说到某个产品时,能立刻想到夏芯微。而对于更遥远的未来,就如公司取名时所言“华夏之芯”,杨丰林也希望中国在模拟赛道上,能有一家领先的企业,就像是“中国的ADI”






联系方式夏芯微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有意向的投资机构,可以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张通社社长郑先生。



创芯栏目精彩回顾

(点击蓝字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迦美信芯倪文海:一直做射频的“顽固派” 

炬佑智能刘洋:聚焦ToF传感器,做出世界级产品

行业老兵联手创芯,时擎科技要做不一样的“AI芯片”!


文字:孟情

编辑:王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