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情帮扶暖民心 倾情奉献促脱贫 ——记第六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朱燚

文明百色 2022-10-30

朱燚现任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保障处副处长,2018年3月,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到田林县潞城瑶族乡红旗村开展扶贫工作。在扶贫工作中,朱燚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落实帮扶政策,想尽办法找项目、筹资金,通过夯实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红旗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经过努力,2020年红旗村实现脱贫出列。由于成绩显著,朱燚荣获第六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

“我是一名军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却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很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和帮助。”日前,朱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为脱贫攻坚工作出力是他一生的荣耀,在今后工作中,他除了做好部队的工作之外,还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担当实干 夯实基础设施

朱燚初到红旗村时,该村属于深度贫困村,共有5个自然屯,村里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连摩托车都很难开进村部,产业发展更是滞后。初来乍到的他深知,必须尽快掌握全村基本情况,找到致贫原因,对症施策,才能真正带领村民脱贫。

仅半个月时间,朱燚走遍了红旗村的每个角落。在走访中,为了能够与苗族同胞拉近距离,他虚心向村里会说普通话的年轻人请教苗语的发音和译文,还认真做笔记,直到能够熟练掌握一些苗语的日常用语。经过深入调研,朱燚更加坚定了“要致富先修路”的发展思路,于是,他向武警广西总队申请了帮扶资金,并争取到田林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申请到近1000万元的帮扶资金,完成了红旗村通村通屯道路硬化、新村部建设及亮化等工程,并维修蓄水池、重新铺设水管……在朱燚的倾情帮扶下,红旗村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变。

红旗屯是红旗村最大的自然屯,该屯附近有一条河,村民有许多土地在河对面。以前,到丰收季节时,村民们都是步行通过一座年久失修的木桥,小心翼翼地用扁担挑农产品回家。雨季河水上涨,木桥便摇摆不定,村民很难正常通行,只能眼睁睁看着农产品烂在地里。了解情况后,朱燚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建起了一座钢架结构的水泥桥,解决了群众雨季出行难的问题。

求真务实 多渠道促农增收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朱燚严格落实上级的指示要求,结合红旗村实际情况,组织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取经回来后,制订了产业发展方向。他积极向上级申请帮扶资金,动员村民发展肉牛养殖、林下养鸡,种植芒果、柑橘、西红柿等产业,并邀请农技专家进村开展技能培训。同时,大力推荐村民到田林县城周边及广东等地务工,多渠道增加收入。

在帮扶过程中,朱燚发现有几户贫困户有意愿发展养鸡产业,却苦于没有养殖场地,他便向上级申请产业帮扶资金,建起4个养鸡大棚。每个鸡棚最多能容纳8000羽肉鸡,由龙头企业免费提供鸡苗和养殖技术,贫困户负责管理,等到肉鸡出栏后,贫困户按照养鸡数量拿分红。此外,在朱燚的牵线搭桥下,田林县政府与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武警广西总队也投入30万元资金,在红旗村建起年存栏量600多头肉牛的养殖基地。

由于土地贫瘠,红旗村发展村集体经济面临许多困难。为此,朱燚向当地政府汇报,经过沟通协调,决定采用“飞地扶贫”的模式,由政府向潞城瑶族乡营盘村征收250亩土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经营模式,由红旗村及周边5个村的村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联合发展柑橘产业,由公司负责经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每年按各村合作社投资额度发放分红。“飞地扶贫”模式解决了红旗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问题,也帮助部分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据统计,2020年,红旗村人均年收入从以前不到3000元上升到6000元。

敬业奉献 践行初心使命

在了解到红旗村库区移民点有许多孩子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辍学在家后,朱燚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及时申请助学金,帮助孩子重返校园。得知一名小女孩中考考上了高中,但是因家庭原因随时面临辍学后,他第一时间向教育部门报告相关情况,申请救济补助和助学金,并动员部队官兵给小女孩捐款,解决了小女孩的后顾之忧。“我们将继续把爱心传递下去,资助她读完大学。”朱燚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展望未来,朱燚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右江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