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热门打卡地破壳30天,「搞事情」实验室+跨界大事发生!
别急,先听我说:
作为一个爱“搞事情”的艺术馆,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成立了一个“WeArt实验室”。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WeArt”,以及“WeArt实验室”是做什么的?
“WeArt”源起:
被误读了半个世纪的一句话
1972年,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在卡塞尔文献展发表演说,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 。
近半世纪以来,很多人对这句话一直存有误解。
博伊斯的原意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像达芬奇、梵高、罗丹这样技艺精湛的艺术大师,而是指人人都可以拥有某种程度上的创造力。
因为“艺术的概念已经拓展到任何场景”,只要把创造力运用到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Art is I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
博伊斯的这句话,就像一个预言,在社交网络极度发达,自媒体愈发强势的语境下,它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WeArt”,代表着Art is I——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
1.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第一时间“看见”艺术作品
博伊斯在一次行为艺术表演现场说过,他期待未来某一天,“他所创作的内容,能够同时到达所有人”。
这个大胆的假想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出现,变成了现实。
通过社交媒体(视频通话、网络直播),将“艺术”在同一时间传递给所有人不再是什么难题。
艺术欣赏的“在场性” 被打破,艺术在“接收”层面,变得更加平等。
cr. art-hyperrealistic
2.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被赋予解读艺术的权力
“解读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于每个人而言,它更具创造力”,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艺术的解读只掌握在权威手中,普通人没有发声渠道。
自媒体时代,艺术解读得以“去精英化”,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交平台发表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cr. adweek
与此同时,社交平台的可参与性意味着艺术可以被交流、探讨,艺术鉴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3.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艺术创作,与他人分享
许多当代艺术自身具有交互性,观众可以参与其中,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
智能手机的出现令整个创作过程的记录更加轻松、便捷,而社交平台的分享属性,更激发了每个人的创作欲。
一张照片、一个短视频或是一支vlog,都是专属每个人的“艺术创作”。
这种创作或许还不成熟,但的确,已经开始。
cr. instagram
“WeArt实验室”,专注搞事情
“WeArt实验室”的成立是为了探索艺术在不同领域的延展与跨界。在过去试营业的30天里,IOMA也尝试了不同形态的表达。
1.
人人可参与、可创造的艺术展
正在IOMA展出的“临时演员:劳伦斯·马斯塔夫黑匣子参与式艺术展”是我们对于大众参与艺术创作的一次探索。
展览期间,我们鼓励每一位观众走进装置,用自己的理解和表现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演绎和创造。
观众,即是观展者,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成为一件作品。
而在二楼展厅的“暗房”里,许多观众也留下了充满奇思妙想的画作。
2.
“WeArt”,不止于展览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探索艺术与生活方式的融合呈现。
包括在MUA RESTAURANT餐厅里,大小咖啡为期一个月的限时体验店,还有oopsnet艺术买手店里入驻的设计师品牌Tatyana Yan、果壳商店和主打品位生活周边的Apartmental。
3.
一切才刚刚开始......
很显然,对于刚刚出生30天的我们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习惯了“搞事情”的IOMA不会止步于此。
这一次,
我们将联合我们的行业好友(是谁?)
共同发起一场号召大众参与的全民艺术创作行动(如何创作?)
我们一起,做一件从没做过的事,展现艺术的另一种跨界可能!
点击下方海报
即可进入购票小程序
撰文:Mia
视觉:XN
IOMA热文精选
Plan A | 一家北京最新艺术馆的完全攻略:看展,吃喝,买!
我和一个IT女孩聊了聊,来 798做一天「艺术家」是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