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胎盘造血干细胞临床应用难题
据宣传,胎盘造血干细胞是骨髓、外周血、脐带血之后,造血干细胞新的来源。它不属于新生儿循环血液,可从胎盘组织中直接提取,数量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8-10倍,可满足1-2名成人使用,免疫原性更低。
从全球来看,胎盘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偏少。
通过在知网、PubMed和ClinicalTrails.gov检索发现,相对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胎盘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少,其中临床试验更少。
Clinicaltrials.gov 15项检索结果里有产科研究3项,蜕膜基质细胞研究3项,脐带血研究8项,仅剩的1项研究也未明确其使用的是造血干细胞。
胎盘造血干细胞的应用难点到底有哪些呢?
安全
分离胎盘造血干细胞,大多采用机械碎化胎盘组织和循环灌注法等,均不易将造血细胞从胎盘组织中解离。即使前处理阶段已经去除了胎盘母体成分,但始终缺乏明确的依据和质控标准。这一难题也成为胎盘造血干细胞临床移植一个潜在最危险的因素。
胎盘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鉴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32(1).
胎盘造血干细胞悬液的质控和纯净度是一个问题。相对于其他造血干细胞来源,它的获取增加了外部干预,增加了风险。
因此,在目前世界骨髓捐赠者协会的标准文件中,供者并不包括这种经过处理得到的胎盘造血干细胞。在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中规定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同样也不包括胎盘。
实践
最关键的瓶颈,还是它缺乏在体内独立重建造血的证据。
尽管国内外各有一例「个案报道」,可都是联合移植。国外的案例来自美国的LifebankUSA干细胞库。4岁的Quentin在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使用妹妹的脐带血和胎盘血(未指明是从胎盘组织获取的细胞)进行联合移植并取得成功。
国内的案例中,河北9岁女童王某学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在征得患儿父母同意后,于2014年3月14日回输胎盘造血干细胞悬液;并于46天后的4月29日,回输脐带血干细胞。回输后给予刺激因子促进造血恢复。(一例胎盘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护理)
因此,这里存在两个疑问:
① 既然胎盘造血干细胞数量是脐带血的8-10倍,为什么不能独立使用?
② 到底是哪一种造血干细胞成功植入,基因检测结果如何?
目前并没有足够信息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因为没有一个案例发表在医学文献上。
而骨髓造血干细胞和脐带血的联合移植,通常是间隔一天。当间隔46天时,两种干细胞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合作」?
最后,我们引用2010年一篇文献「Placenta as a source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造血干细胞的来源:胎盘)中Elaine Dzierzak 和Catherine Robin提出的几个问题,看看如今它们是否已经得到解答?
胎盘中是否含有足够造血干细胞?
胎盘中的造血干细胞是否具有治疗意义?
胎盘造血干细胞在移植方案中的稳定性怎么样?
- End -
文章来源:干细胞观察(现更名为:观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