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建武:5G时代封面新闻全面视频化的新路径

宋建武 媒通社 2019-04-28


5G时代,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升,这种通信技术的变革,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形式将全面视频化,视频将成为主要的信息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融合转型路径又该如何走?


“封面新闻”作为国内媒体融合、迭代升级走在前列的主流媒体、智媒体机构,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尝试,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 | 宋建武



 

一千名全球“青蕉拍客”

 

作为一个以图文为主起家的媒体机构,最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视频来源。“封面新闻”把版权运营和UGC作为视频内容来源的重要渠道。

 

在版权运营层面,“封面新闻”利用专业的新闻生产能力及成熟的视频团队,并借助资质优势,积极与第三方合作进行视频生产。目前已经与腾讯、今日头条、UC、新浪等互联网商业平台合作,定制生产精品视频《视野》、《底稿》、《封芒》、《锐视频》等。

 


在UGC领域,“封面新闻”面向全球征集超过1000位“青蕉拍客”。通过“青蕉拍客”上传的短片,让用户可以在封面新闻App上看遍全球,从多角度与这个世界深度交互。“封面新闻”还将同步上线“青蕉拍客”频道,集中展示拍客们上传的作品,拍客们也可登录封面新闻扫描二维码加入。

 

运营拍客团队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为了吸引全球“青蕉拍客”入驻,“封面新闻”采取了多种运营手段,比如互联网企业经常使用的“红包雨”策略。“青蕉拍客”视频一经采用,“封面新闻”即进行全平台分发,通过对新闻线索的认定,给予单条视频100元至10000元奖励,同时采取累积奖励机制。



先进技术是视频化的保障

 

为了视频传播战略能够得到充分而持续的技术保障,“封面新闻”还在积极与第三方合作开展5G智媒体视频实验。已经与中国移动5G产业研究院建立了5G智媒体视频实验室,主要研发方向方向包括云视频直播、VR应用、媒体云应用、高清微纪录片。

 

今年两会期间,“封面新闻”联合中国移动打造全国两会5G直播间,对5G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场景进行了一次深入探索,这也是“封面新闻”成立5G智媒体视频实验室后开展的首次落地实验。

 

人工智能介入视频生产是视频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封面新闻”5G智媒体视频实验室还与合作伙伴积极探索人工语音播报合成新闻视频、人与视频互动等应用场景。

 

这些技术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9年初,封面新闻虚拟演播室系统正式建成启用。在今年两会报道中,“封面新闻”启用虚拟演播室系统,运用抠像、跟踪、三维建模、渲染技术等科技手段,将汶马高速、白鹤滩水电站、凉山三河村新居等四川重大民生工程进行3D建模,并将其与在演播室中播报新闻的主播结合在一起,制作成虚拟混合现实视频。




顶层战略设计和人员结构调整

 

从目前的运营情况看,“封面新闻”的视频化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封面新闻”的探索中,其他媒体同行可以借鉴的是什么呢?

 

首先,要从战略层面确定视频化转型的方向。2019年初,“封面新闻”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其中就包括“视频传播”战略。“封面新闻”把视频作为信息呈现的主要形态,推动封面新闻客户端视频化,目标是客户端内容以视频为主,独立视频占50%以上。2019年,“封面新闻”将实现由数字视频代替传统文图传播,形成视频主导的模式。

 

其次,要下决心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在向视频化媒体转型过程中,很多媒体确定的战略无法真正落实,主要的障碍在于传统媒体时代遗留下来的人员结构问题。“封面新闻”为了落地实施视频传播的战略,在内部坚决推行全员视频化生产。所有的记者编辑都要在视频生产部门进行培训,并要通过测试考试。此外,所有记者的文字稿件必须配置视频。通过这些手段,很好地解决了人员结构的问题。

 

“封面新闻”的这些探索,为5G时代媒体融合转型提供了一个清晰可借鉴的路径。随着5G的实际应用,相信“封面新闻”的这些变革产生的效果会越来越明显。今年5月4日是封面新闻客户端上线三周年,在这之前,4月28日,“第三届AI+移动媒体大会”活动将在成都举行。相信“封面新闻”的视频化转型成果将在这次大会上得到充分体现,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成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