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们总在朋友圈里晒幸福,却在匿名网络上充满怨怼

2017-09-03 新京报

无论身处何种职业,总是有许多人把自己想象成遭受了不公待遇的弱者,是无处话凄凉的“弱势群体”。过去被认为是光鲜亮丽的职业,比如公务员、医生、律师,甚至有一些党政干部、金融业和IT业的从业者,也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是“弱势行业”,自己是“弱势群体”。


全文2065字,阅读约需4分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30htmdsw&width=500&height=375&auto=0▲你在北京,有生活吗?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


前段时间,一篇叫《我那些从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的文章刷屏了。据说许多公务员都看哭了,文章传播得很广,作者也因此收获了许多公务员粉丝。


不过只要看过文章的人都知道,那篇文章说的仅仅是作者身边的几个公务员而已,到底有多大的代表性真不好说。实际上,其他人肯定也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写一篇观点相反的文章,或许可以叫《我那些抢着买单的公务员同学》,只是传播效果可能未必那么好,而且还可能招骂,并被质疑:你的“公务员朋友”难道不是捏造的?


以前我写校园群体暴力,我说这种暴力可能跟某些老师“排挤式”的教学方式有关,结果立马迎来一大拨教师的怨怼。当然我也写过为教师抱屈的文章,那是在有些学生无缘无故把怨气撒在自己老师身上的时候,不出所料,迎来一大拨教师点赞,并夸我的文章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公众号文章截图


总之,同样说的是某个职业群体的个案,但只要是负面个案,就会引来无数抱怨,被骂“不懂”他们,可要说的是“正面的”、“悲情的”个案,那就准备迎接无数的赞美和掌声好了。


许多自媒体写作者摸透了网络舆论的这种特质,他们知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网络上确实早就已经形成了不少“职业抱怨团”,因势利导,为他们诉苦,释放怨恨情绪,就能换来大量的赞美和转发。相反,那些傻傻的秉持着价值中立原则的文章就没那么幸运了,稍不留神就会“踩着猫尾巴”,引爆“职业抱怨团”暗藏的怨恨,换来潮涌般的咒骂和质疑。


现在自媒体发达,几乎每个职业群体都在网络上占据着一定的舆论阵地。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组成一个个高度认同的话语性质的“职业群体”,随时准备“迎战”那些对他们不利的言论。



━━━━━


和现在流行的“丧文化”相对,可以说,现在网络上确实流传着一种以职业群体为单位的“怨文化”。仿佛任何一个职业群体都成了不能有负面置评的爆炸物,一碰就炸。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网络上的奇怪现象:无论身处何种职业,总是有许多人把自己想象成遭受了不公待遇的弱者,是无处话凄凉的“弱势群体”。过去被认为是光鲜亮丽的职业,比如公务员、医生、律师,甚至有一些党政干部、金融业和IT业的从业者,也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是“弱势行业”,而自己是“弱势群体”。


▲视频截图


“仇恨”都有比较明快的对象,是除了自己之外的“别人”,而“怨”却多了一层自我怜悯的意涵,所谓”自怨自艾”就是如此,再比如红楼梦里林黛玉那种所谓的“悲怨”,也有这层顾影自怜的味道。


总之,“怨”这个字眼里包含对自己的期待和重视,也就是自恋。所以所谓的“怨文化”,不应该被简单理解为某个职业群体的抱团仇恨,其实它里面还包含着委屈和自恋。


职业群体在网络上形成的独居特殊的“怨文化”,本质上正是对自身所处职业的顾影自怜。



━━━━━


不过现代社会,对于“抱怨”这件事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在尼采那里,“怨恨”基本上被认为是“弱者的武器”,或者是社会的失败者拉低整个社会平均值的“阴谋”。


而在现代成功学的教条里,“抱怨”这种情绪也一直是被鄙视和排斥,被视为不利于自己成功的“负能量”。“抱怨”被视为loser的典型特征,而“不抱怨的世界”、“不抱怨的工作”则被奉为通往美好生活的人生警句。


美国有位心灵导师威尔·鲍温,曾经发起过一项运动,叫“不抱怨”运动,邀请参与者都戴上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据说全世界有600万人参与了这项运动。


▲视频截图


所以可以观察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网络的匿名世界里,职业群体充满了顾影自怜的“怨文化”,但在现实的社交生活中,或者在熟悉的朋友圈里,却很少有人整天抱怨。相反,熟悉的朋友圈里,基本上都在炫耀象征“美好生活”的美食、亲子照和长途旅行,当然还有苗条的身材和漂亮的面容。作为真实的个体,人们尽量远离“抱怨”这个专属于loser的标签。


不过把“怨”这种情绪完全隔离出生活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一个职业,由于竞争,必然会出现一些比较成功的佼佼者,也总会有一些相对不那么成功的角色。如果失败者没有机会在私人生活中发泄“怨”,那不是“怨”不存在,只是被掩盖起来了。在不得不伪装的美好生活里,那心里头的“怨”只会越积越多。


也许很多时候,网络上大量职业群体的集体之怨,可能正是私人生活中无处发泄的怨恨的转化物。私人之“怨”以虚拟的集体面目出现,这或许是网络世界存在那么多、那么强烈的“职业抱怨团”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在匿名的世界里,人们把自己个人的失败和倦怠,说成是自己所处行业太弱势或遭受到了不公,这不仅有利于发泄情绪,也有利于从现代成功学的鸡汤中解脱出来。这就像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把才华不彰归咎于平台不行。



━━━━━


但这个世界最深切的“怨”,往往是无处发泄的,是无声的。正如像王小波所言,真正的弱势群体,并不会喊苦喊累,而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痛苦和委屈,自己往往表达不出来,要么缺乏渠道,要么缺乏技巧,又或者碍于社会文化禁忌而无法表达。


与真正的弱势群体相比,触目所及的一些“职业抱怨团”,显得有些矫情。


文/温文 编辑 新吾  校对 王心


值班编辑 一鸣 


推荐阅读:

撂倒抱娃女子的民警被停职了,但粗暴执法何时能停?

致命采访,女自由职业记者之死 | 原来她离我们这么近

福建女教师危秋洁在日本诡异失联的38天



本文部分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沸腾”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