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克服“讨好型人格”,要相信自己值得无条件被爱

2018-04-26 新京报

假装同意他人的观点、经常道歉、很难拒绝他人的要求、尽力避免所有冲突……如果你有这些表现,很可能就有“讨好型人格”的嫌疑。

全文3479字,阅读约需7分钟。

最近,心理学领域最热的一个词汇,可能就要数“讨好型人格”了。随着前一段时间青年作家蒋方舟在综艺节目《奇葩大会》上再次提及这个词,不少网友惊呼自己被戳中。


所谓“讨好型人格”,其实质往往是自我价值感不足,而心理学家们常常将其归因于原生家庭。我们不禁好奇,一方面,当今的年轻人们是被指着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成长起来的一代;而另一方面,这样一代充满个人主义精神的年轻人,怎么就集体陷入了“讨好型人格”的困扰了呢?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这个热门的心理学说法。同时,小编也想说,任何概念跟名词,都只是一种指称。在忙着对号入座之前,不如先好好了解下“讨好型人格”的前世今生吧。



━━━━━

你属于“讨好型人格”吗?


“讨好型人格”,似乎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说法。而前段时间随着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的演讲,这个词迅速实现了二次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了这种人格特质的存在。更早之前,“讨好型人格”被不同的心理学家表述为不同的心理学术语。


英美心理学家在不同的著作中,分别将其称为“取悦症”、“圣母型人格”、“拖累症”。在国内心理学界,曾最广泛地提出此概念并进行研究的,可能还是武志红,他所说的“中国式好人”与“讨好型人格”有诸多相通之处——长久以来积累的儒家文化,在帮助中国人修身齐家的同时,也在压抑着国人的活力,使人难以察觉自身需求,一味满足和讨好他人。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讨好型人格”的特征有不同的表述。如果你并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讨好型人格”,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更为综合的测试来对照自己:


1. 假装同意他人的观点。

2. 感觉为他人的情绪状态负有责任。

3. 经常道歉。

4. 经常对自己的日程安排有很重的负担感。

5. 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

6. 在别人对你感到生气时,你感到难以忍受,并往往会选择让步。

7. 会因担心让别人不舒服而选择随大流,甚至会为了取悦别人而故意丑化自己。

8. 定期需要获得他人或周围环境的赞美,以此才能确认自我价值。

9. 一般情况下,你尽力避免所有冲突。

10. 难以承认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习惯性隐藏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


你可以根据这个小测试,大致判定自己是否属于“讨好型人格”,以及“讨好型人格”的程度。对照这些测试维度,我们可以发现,“讨好型人格”的核心特质,即是过度关注他人(或周遭环境的需求),而忽视自己的感受。


━━━━━

并非所有的“心理问题”都需要克服


提起“讨好型人格”,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大概会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角松子。除了是一部经典电影,这还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叙事——它很符合经典的心理学归因,即原生家庭。松子自小并未得到足够的父母之爱,她很小就学会了取悦父亲以此来获得父亲的关注与疼爱。这种行为模式一直延续到了她长大成人,她只有通过不断地取悦,才能维系住与男人的关系。


关于“讨好型人格”的成因,心理学家们归纳了不同的可能,但不约而同的,他们都把根源指向了原生家庭。大多数拥有“讨好型人格”特质的人,儿时都缺少从父母处获得的无条件的爱——无论事实如何,他们总觉得只有自己做些什么特别的事情,父母才会疼爱他们。这往往导致他们长大成人后将此思维延伸,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反馈,才能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剧照。松子小时候偶然发现自己在做这个表情时,一向淡漠的父亲竟然冲她露出了微笑,她便经常用这个表情来逗父亲开心。长大后,在紧张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个表情。


如果说原生家庭、成长经历导致的“自我价值感”低,是“讨好型人格”最主要、最常见的成因。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扭转成长的经历与模式,要克服时常浮现的讨好心理,可以从提高自我与他人的界限感入手。


因为“自我价值感低”往往导致过度依赖他人,容易与他人形成不健康的共生关系。而学会划清自我与他人的界限,是实现心理独立的第一步:哪些情绪是应当个体负责的;哪些选择是只能个体做出的;哪些后果只能是个体承担的......这能够帮助“讨好型人格”的人,更深入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的价值别人无权评判,只能由你自己去决定,从而切断你从他人那里不断通过讨好获取满足感的路径依赖。


同时,我们需要知道,所谓“讨好型人格”其实是一个相当新的心理学词汇,它并非拥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心理学界对它的认识与研究也仍在不断深入之中。即使你感觉自己有“讨好型人格”,也不必为此感到太大的压力。“简单心理”创始人简里里在此前接受小编的采访时,曾提及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太容易对号入座,迫不及待地为自己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实际上,所有的“心理问题”,只要并不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你不必一定把它看作需要去克服与战胜的对象。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只要这些“心理问题”保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它完全可以只是你的某种性格特质。而如果你感觉它的确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你再去解决它也为时未晚。


虽然,“讨好型人格”是个新近才出现的心理学概念,但已经有不少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研究。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讨好型人格”出现的原因、运行的机制以及具备实操性的解决办法,可以读读我们精选的这几本书。



《可爱的诅咒》

《可爱的诅咒》

作者:  [英] 雅基·马森 

译者: 王丽 

版本: 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2016年2月

这本书同样出自有专业心理咨询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之手。作者在这本书里固然也涉及了过度讨好他人、试图在所有人眼里变得可爱的成因与弊端,但这本书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了如何破除这一“可爱的诅咒”。


在作者看来,陷入“可爱的诅咒”的人,最大的表现是别人的一切,包括需求、感受、情绪等等会自动地优于自己,如同“圣母”一般地照料与关怀他人。但这样的人际交往模式最终却总会走向崩溃。


面对人际交往中的冲突时刻,作者提出了“BEAR四步法”(Breathe,Eulogise,Accept,Respect),即呼吸、赞扬、接受、尊重。这本是专门为夫妻或情侣等亲密关系设计的四步沟通法,但在实践中,它可应用于一切人际沟通当中,效果同样立杆见影。当你下次遇到令你感觉精神紧张或压力增大的场景(比如你又感受到想要无原则满足他人的冲动时),你就可以先让自己做个深呼吸、继而用赞扬与接受的语调肯定你们目前所处的沟通与关系状态,同时用互相尊重的态度说出你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


“BEAR”沟通法的设计理念是,当你遇到恐惧和压力时很容易能想起它,至少能记起它的前两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而这足以让你挽回局面,帮助你应对各种难以应对的人或对话。



《爱是一种选择》


《爱是一种选择》

作者: 汉姆菲特 

译者: 王英 

版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3月


不要被这本书稍显“低龄”的封面欺骗,这实际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心理学读物,同样提炼于作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与学术研究。作者在这本书里将“讨好他人、拖累自己”的行为模式称作“拖累症”。作者抽丝剥茧地理顺了“拖累症”形成的原因与可能的应对方法,是一本兼具实用性与专业性的“拖累症”大全。


作者认为,“拖累症”的本质是对人、行为、事物的沉溺。拖累症是指希望通过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控制内在的情感。对拖累症患者而言,“控制或失控”是他们生活的全部重心。讨好他人,实际上是一种控制的方式,以此来获得对结果的掌控与心理上的安全感。而这种控制实际是虚幻的,也正因如此,我们必须走上摆脱拖累症的自我独立之路。



《超越原生家庭》


《超越原生家庭》

作者: [美]罗纳德·理查森

译者: 牛振宇 

版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年1月


阅读“讨好型”人格的相关书籍,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心理学家会将讨好型人格的成因与原生家庭联系起来。幼时成长经历往往决定了长大成人后的诸多性格特征,“讨好型人格”的人,儿时常常受困于“有条件的爱”。他们小的时候常常感觉到需要时时讨好父母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与疼爱,长大后则习惯性地讨好他人,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心理学家在这本著作中,将保持真我的同时,处理好亲密的人际关系,作为本书的一大论证重点。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我,正是讨好型人格的痛点所在。这本书将帮助“讨好型人格”的读者从原生家庭层面了解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从而形成更根本的应对策略,建立起更坚固、更真实的自我。


你有“讨好型人格”吗?

你是否想克服它,打算如何做呢?


值班编辑  花木南

推荐阅读:

“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医生取保候审!五问鸿茅药酒事件

河南商丘拆迁现场城管与公安起冲突!双方多人受伤

关押26年,再审6年,刘忠林故意杀人案今日被判无罪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