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李文亮:在平凡中通往“不凡”
从平凡到不凡的源头活水,在于全社会尊重每一种微末的“平凡”。
全文1632字,阅读约需3分钟
没有奇迹。今天凌晨,医生李文亮被宣告抢救无效死亡。“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这是他在微信签名上留下的话。
从昨晚到今天,“李文亮”三个字在朋友圈持续刷屏,这场景我们已经很久没见到了。这股情绪里,有悲痛,也有无奈。
李文亮成了一种情绪的出口,成了此刻的“最大公约数”。
2月7日13时许,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国家监察委派出调查组调查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问题。新京报我们视频(ID:wevideo)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李文亮之所以受到普遍的悼念,不过是他以凡人身,做了不凡事。
李文亮生前不过是武汉中心医院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普通到什么程度?另一个科室的同事说,以前就没怎么听过他的名字,也从来没见过他。
而他的日常,与每一个年轻人没有任何区别。
《人物》杂志梳理他的微博动态发现:
他很喜欢吃,时常调侃自己“食欲猛于虎”,想到要吃橘子,风雨大作穿着拖鞋跑1000米也要买来吃;
他追剧,喜欢看《庆余年》,也追星,最近比较喜欢肖战,觉得肖战长得帅,唱《绿光》特别好听;
▲图片来自微博@xiaolwl
做医生很辛苦,他时不时会抱怨一下工作,“累死小爷”了,可真让他离开,他又说“病人虐我千百遍,我待病人如初恋”;
他在社交网络上也喜欢嬉笑怒骂,网络词时刻挂在嘴边……
所有的信息都表明,李文亮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年轻人喜欢的他都喜欢,流行的东西他也从来不落下,日常的李文亮,就是普通的“你我”。
但是,就是这个普通的年轻人,最早发出了疫情的讯号,成了疫情“吹哨人”,并且因此经历了一些波折。这些种种,注定了他的“不凡”。
如果提前知道了他将因为这个行为变得“不凡”,他是否还会这么选择?
我们无从断定。但从他在病床上发出的几句话里,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某种答案:
“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
工作群里号召医生们报名到防疫一线时,他也说了一句“我好了也报名”。
我们应该记住:所有看似惊鸿一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行为,背后都有着一以贯之的深刻逻辑。此前此后,从来都只有一个“李文亮”。
这大概就是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困难面前,总有“于无声处听惊雷”,有人不怕,不畏惧,不逃避。
也因此,对医生李文亮之死,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则推特:“我们为李文亮医生的离去感到深深的悲痛。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赞美他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所做的工作。”
他的工作的价值,大概就是“不怕,不畏惧,不逃避”。
李文亮之死,因为生前的事功,在舆论场中被赋予了某种超越的价值。这种超越的价值是什么呢?是一个社会对真话的渴求,对真相的尊重,而人们深知,我们的所有尊严,就来自于真相与真话,以及勇于直面现实。
“最美逆行者”何止李文亮。除了李文亮,眼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医务人员冲在“抗疫”一线,十几个小时穿着防护服,揭开口罩与眼罩,脸上尽是汗水与勒痕。对这些平凡人的付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李文亮与这些医务人员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尽管他们很平凡,但他们始终抱有对高贵价值的信念感,以充沛的道德感与责任心,投入“抗疫”事业中。他们以一颗赤子之心与脚踏实地的行动力,做出了不凡的事。这正是平凡人不平凡的意涵所在。
平凡与不凡互通,不凡并非遥不可及。而从平凡到不凡的源头活水,就在于全社会尊重每一种微末的“平凡”,赋予每一种平凡以尊严。
文/王言虎(媒体人)编辑 狄宣亚 实习生 孙文静 校对 卢茜
点击下图进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实时地图"
值班编辑 花木南
日本载3700人被隔离游轮曝光,船上乘客讲述“海上隔离”
关注武汉,也别漏了那些“难上热搜”的城市
质疑声中的湖北红会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沸腾”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