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云”解约回农村,流量退潮后谁来帮他走出困境?
短平快的流量,看似猛烈,恰恰缺乏塑造个人谋生技能、精神心智的绵长力道,难以在长线时间里改变个体的命运轨迹。
全文1619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文/易之(媒体人) 编辑 丁慧 实习生 潘宇洁 校对 李项玲
▲“小马云”范小勤照片。图源网络
没人想到,“小马云”范小勤再次闯入观众视线里,是解约回农村读书。
2016年,因为长相酷似马云,江西永丰县石马镇男孩范小勤在网络走红。2017年,他被接到石家庄读书,并接受网红公司的包装打造。走红5年后,如今范小勤解除了合同,并回到老家,再度变回村民眼里那个“又皮又脏”的孩子。
“小马云”解除合约,回农村读书,不少媒体用了“抛弃”这样的说法。确实,范小勤的遭遇很像一个商业价值被榨尽后的过气网红。公司不再对他进行资源投入,以其名义开设的社交媒体账号相继关闭,曾经的香车豪宅、保姆相伴也都烟消云散。一夜之间范小勤回到以前的轨迹,曾经看似转折的命运似乎也归于原点。
范小勤的原生家庭非常艰难,父亲范家发腿部有残疾,母亲有智力缺陷,生活非常贫困。而范小勤自己也有智力障碍,后来更被诊断出可能患有矮小症。范小勤被接走之后,公司老板刘长江除了负担范小勤的生活费、学费之外,还帮范家装修了房子,添置了家具,范家发对此也曾表示“感激”。
有网友说这是个“伤仲永”的故事,比喻并不恰当。范小勤除了长相外,几乎没有什么特长,甚至不如常人。他如果拒绝成为网红,在正常情况下,也很难想象他的生活会有多大的改观。
这让人五味杂陈。范小勤某种程度是幸运的,他收获了流量,获得了远超其他贫困个体的社会关注,这曾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但自己及家庭的状态,又注定了这种机遇远超他和家人的把控能力,那些名与利,终究不属于他们。
从细节可以看出,范小勤父亲对合同、法人这些概念几乎一无所知,对网络也很陌生,对范小勤他乡生活的了解还没网友多。而围绕着范小勤的,几乎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帮助、治疗、抚育。至于老板此前每年给这个贫困家庭的一万块钱,也更多只是暂时的利益交换。
这些其实指向了一个颇为沉重的命题——告别贫困的艰难。流量生意的出现,网红概念的兴起,似乎给了贫困群体快速实现阶层跨越的机遇。然而从现状看,靠流量改变命运的风险很大。从早期的“犀利哥”,到后来的“杀鱼弟”,再到今天的范小勤,莫不如此,流量来时汹涌澎湃,退潮以后泯然众人。
这也是一种启示,把改变贫困的命运寄托于流量变现,其实并不牢靠。
他们受制于眼界与知识,很难把控复杂的商业运作,在短期消费过后,难有后续进展。对贫困群体真正有决定意义的帮助,依然是无捷径可走。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帮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层面的关怀,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鼓励和知识层面的启迪。
正像前段时间扶贫影视剧《山海情》热播,引发了全网好评,让很多观众直观看到了扶贫的不易。社会公众也应当由此理解一种现实:改变贫困,确实需要以十年为单位的长期努力。短平快的流量,看似猛烈,恰恰缺乏塑造个人谋生技能、精神心智的绵长力道,难以在长线时间里改变个体的命运轨迹。
▲电视剧《山海情》截图。
现在,范小勤回来了,但是,回来之后,他该怎么办?
此前,范小勤一家已享受了当地的低保补助以及其他救济项目,在范小勤回到农村后,还陆续有人前来探望慰问。
但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范小勤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让范小勤及其家庭真正获得可持续的状态改观。这或许是对范小勤现在最有意义的帮助。而这需要地方政府持续动态关注范小勤这样的特殊个体,以精准措施帮他们走出困境。
同时,范小勤的经历,也该引发网络围观者有所思考。当下一个类似的“网红”出现,网络围观能不能保持一种克制,能不能从范小勤的故事里吸取一点教训,别在聒噪声中把他们催化成短视频的表演者了。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与鼓励,并拥有脚踏实地、战胜现实生活困难的勇气。
值班编辑 吾彦祖 康嘻嘻
点击下图进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实时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