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简历来了!太空生活“剧透”放送
根据任务安排,神舟十二号飞行中,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全文4559字,阅读约需9分钟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
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宣布,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将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16日上午进行推进剂加注。
根据任务安排,神舟十二号飞行中,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是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
二是要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
三是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
四是要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五年来,根据空间站阶段任务特点要求,开展了航天员乘组选拔和针对性训练工作。本次任务航天员乘组选拔采用“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方式,结合航天员飞行经历、相互协同能力等方面,选拔出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周密制定了航天员训练方案和计划,扎实开展了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每名航天员训练均超过了6000学时。特别是针对空间站技术、出舱活动、机械臂操控、心理以及在轨工作生活开展了重点训练。目前,航天员乘组已做好了执行任务的各项准备。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将在天和驻留约3个月后返回
按计划,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在天和驻留约3个月后返回,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任助理季启明在发布会上介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目前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进驻的条件。
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已按计划完成了9类42项测试,主要包括平台基本功能、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爬行与在轨辨识、出舱功能以及科学实验柜等测试内容。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目前状态良好,平台设备工作正常。组合体已调整到高度约390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起交会对接姿态和载人环境。经分析确认,组合体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进驻的条件。
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航天食品方面,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还有折叠桌,方便航天员就餐。锻炼区配备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通过天地通信链路和视频通话设备,可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载人环境控制方面,相比前期载人飞行任务,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去除,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能够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官方介绍天和核心舱细节:3个卧室1个卫生间 有太空跑台和自行车进行锻炼。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三人乘组名单确定 另有三人备份
据@新华社微博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三名航天员中,特级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特级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二级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聂海胜同志简历】
聂海胜,男,汉族,籍贯湖北枣阳,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现为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担任指令长。
【刘伯明同志简历】
刘伯明,男,汉族,籍贯黑龙江依安,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汤洪波同志简历】
汤洪波,男,汉族,籍贯湖南湘潭,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5月,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
少将聂海胜,再担重任
此前,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从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中选出。针对第一批航天员年龄较大的特点,航天员系统科学提高训练强度,不断提升他们在太空中的适应能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他们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这是出生于1964年9月的聂海胜,第三次登陆太空。
第一次是2005年10月,聂海胜与费俊龙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费俊龙与聂海胜(右)
第二次是2013年6月11日至26日,聂海胜与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女)搭乘神舟十号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圆满成功。
“1964年我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一个小村庄,家里兄弟姐妹多,但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我读书,有一次交到老师手中的学费竟是一只兔子”,聂海胜曾在一篇自述文章中写道,“1983年高中毕业时,赶上空军招飞,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顺利过关”。
据枣阳市政府官网报道,高中毕业后,聂海胜1983年6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入伍。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飞过歼五、歼六、歼七等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据央视网报道:1998年3月,经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的首批14名航天员开始进行训练。在四年左右的时间里,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心理、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救生与生存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对航天员的生理和心理极具挑战。
聂海胜曾回忆,在理论学习时,自己有些吃力。离开校园10多年的他像备战高考一样,没日没夜地学,家里也成了他的学习室,客厅到卧室到处堆满了学习资料,甚至连墙上都贴满了背记的纸条。妻子和女儿也当起了他的英语辅导老师,轮流给他纠正发音、听写单词。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当天,一场大雪突如其来,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聂海胜的妻子聂捷琳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看见雪的那一刻心是揪着的。但这场雪没有引起聂海胜特别的心理波动,他曾回忆,“出征那天,我们平静得如同一次普通的‘出差’,心率保持在每分钟70次左右。火箭拔地而起时,我和俊龙的手不约而同地握在了一起。飞上太空第2天,恰好是我41岁生日。由于工作计划安排十分紧张,前一天晚上,任务指挥部特地安排妻子、女儿和我进行天地通话,女儿为我唱了生日歌,妻子也为我送来祝福,让我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太空生日。”
2011年7月,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
两年后,2013年4月,聂海胜入选神十飞行乘组。在担任指令长的同时,还承担手控交会对接的操作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这两项艰巨任务首次由同一人承担。执行任务前,聂海胜的地面模拟训练超过2000次。
执飞神十,聂海胜成为我国飞向太空的最年长航天员,同时也是首位以将军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八年后,已57岁的聂海胜搭乘神州十二号再度登陆太空。“国外五六十岁的航天员多着呢!”聂海胜曾表示,“太空是神奇的,太空生活是美妙的。人类进行载人航天,固然有着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意义,但即便不考虑这些因素,只为了飞天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的向往,只为了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中国人也应在浩瀚太空占有一席之地。”
与聂海胜一起执行“神十”任务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曾评价说,“聂师兄在我眼里稳重、踏实,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非常得严格,他要求我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肯定是一定会做到。给我的感觉,聂师兄就是我们乘组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
━━━━━
神舟十二号航天器残骸对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极低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16日表示,进入空间站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射和返回任务将保持高密度、常态化,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对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极低,寿命末期的载人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对地面不会造成危害。
季启明介绍说,运载火箭末级经过轨道高度的自然衰减,最终再入大气层销毁,是目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各型火箭末级均已采用钝化技术处理,不会在轨道上发生爆炸而产生空间碎片,末级绝大部分组件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极低。前期,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和长征七号遥三火箭发射后,中国密切关注火箭末级再入情况,组织进行了严密监测,并在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上定期对外发布火箭末级的轨道参数,及时发布了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和长征七号遥三火箭末级残骸的再入时间和落点预告,履行了相关国际义务。
天舟货运飞船在完成预定任务后,将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销毁,极少量残骸陨落南太平洋海域,神舟载人飞船的推进舱与轨道舱在再入大气层时也将烧蚀销毁,不会对地面造成危害。
季启明表示,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愿与有关各方一道,为促进和平利用外空、维护外空安全做出共同努力,愿意同各国就人造航天器残骸、空间碎片问题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确保外空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
编辑 辛婧 杨利 来源 @新华社微博 @央视新闻
值班编辑 花木南
本文部分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政事儿”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