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挖呀挖”的种子,能否开出知识产权保护的花?
全文2255字,阅读约需5分钟
━━━━━“颜值”与“创作”本不对立
在此次事件中,部分网民慨叹“颜值”再次战胜了“创作”,起初是指桃子老师“挖呀挖”在先,但在流量获取上却明显不敌颜值更清纯可人的黄老师。随即有网民“挖”出了更早的“挖呀挖”主播“草莓壳”和“王小玲”,而后者也着“幼师”标签,且早在2021年3月10日就发布了一版《小小花园》。据“王小玲”在其直播间介绍,这首歌的歌词由她最早改编而成,并取名为《小小花园》。另某百科上的《小小花园》词条则显示,该作品的词、曲、编曲均为“苏苏”。直到今日,各主播的粉丝们还在为谁是”挖呀挖“的正宗原版争论不休。主播靠“挖呀挖”爆火,已再次证明:在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的数字社会,颜值也是生产力。不管黄老师背后有无机构的身影,也不论视频中的她究竟开了几级美颜,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是一个有着清纯容貌、治愈笑靥的幼师形象——这符合观者对一个理想幼师的想象。颜值即生产力的背后,是人类对美的本能追求。视觉一直都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判断的重要因素。网络时代只是强化了视觉因素,这让颜值高的人或物更容易出圈和走红。不管是纯天然的,还是层层滤镜后的,姣好且相匹配的颜值有利于促进内容的传播,这已是消费时代的常识。若代入MCN视角,颜值本身即创作。因而,大可不必将“黄桃之争”定义为“颜值战胜了创作”。
━━━━━“BGM自由”或将一去不复返
事实上,短视频创作所关联的著作权保护,远比其他作品复杂。以“挖呀挖”为例,其整体形式是融合了音乐、念白、律动与手指操的“奥尔夫”(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背景音乐(BGM)绝大多数版本配的是周杰伦2006年作品《听妈妈的话》;念白用的多是《小小花园》。各版本的《挖呀挖》最大的不同也许就是场景、手指动作与主播颜值了。因此,各家粉丝各显神通,通过在互联网上“考古”来支持自己喜欢的主播,无可厚非。相反,这其中表现出来的版权意识弥足珍贵。从目前的信息来看,黄老师、桃子老师均非《小小花园》原创者,“王小玲”也只宣称她是改编者。确定的是,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涉及商用,擅自将《听妈妈的话》作为BGM的各版《挖呀挖》,均有侵权嫌疑。尤其是那些开通带货或接受打赏过程中使用他人作品的版本,是无法以个人学习、合理引用来作为抗辩的。长期以来,针对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的侵权,著作权人提出索赔或寻求司法解决的并不多见。但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数据,该院涉短视频著作权案件收案数量逐年增加,且增幅明显。2019年,这一数据还是540件,2021年已进入了4位数,达1284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版权意识提升,司法维权成本降低,行政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不少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主播们所误认为的“BGM自由”,或将一去不复返。
━━━━━短视频版权保护也需“挖呀挖”
再说回这次红遍全网的“挖呀挖”。承担侵权责任以被侵权人主张为前提。从法律上说,周杰伦不主张,不代表《小小花园》的著作权人也不主张。周杰伦现在不主张,不代表将来他也不主张。之所以著作权人现在还未主张,可能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擅自使用,也可能他认为维权成本过高不愿主张。一种更复杂的可能是,著作权人认为其作品虽被擅自使用或改编,但有利于其作品在线传播或热度维系,无须干预。不管基于什么原因,都不影响权利人随时可主张其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财产权等。因此,相对于用户来说,内容生产专业机构(PGC)、平台和监管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责任更大。过去的知识产权宣传,对提高普通公众版权意识,强调得更多。事实上,只有机构、平台、监管部门重视起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真正带动个人用户,进而带动普通公众树立更好的版权意识,共同维护、保障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热门短视频中,未经版权方授权的音乐、视频素材俯拾皆是。不知情肯定不是理由。在全民“挖呀挖”的网络热潮中,请机构、平台和监管部门也一起来“挖呀挖”,在自家的领地里种下版权的种子,开出版权保护的花。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