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听懂年轻人的言外之意

熊丙奇 新京报 2024-02-19

缺乏距离感的家庭关系需要改变。


全文1411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徐秋颖 校对/刘军


▲2月9日晚,乘客检票进站,坐上返回家乡的火车。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对于独身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来说,每年春节是一次难得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不是每次回家都很愉快,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吐槽的内容五花八门,有人因为被催婚催生得不厌其烦,索性提前了返程时间;还有人觉得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归属感下降。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据新黄河报道,北漂回村的李伟说,每次回家都有一种陌生感,就好像不是自己家一样,可大城市的出租屋,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和李伟一样,很多年轻人正在重新寻找家的意义。
其实,年轻人从城市回家之后,缺乏“归属感”,甚至被家人“嫌弃”的不在少数。对于在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来说,一年可能只在春节期间体会一次,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每年则可能寒暑假都要经历。
前不久,媒体就曾报道,对有些大学生来说,刚回家三四天就已经有些“难挨”了:从刚回家时的“嘘寒问暖”,变成了现在的“嫌东嫌西”。一项网络投票显示,90%的大学生都有过放假回家被爸妈嫌弃的经历。
如何理解“感觉没有家”以及“回家被嫌弃”?其实,这涉及家庭关系中的“距离感”问题,即父母、长辈与晚辈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感,学会彼此尊重每个人的私人空间、生活方式,不能认为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就该是“亲密无间”。
父母对待已经成人的子女还像“长不大的孩子”那样“管头管脚”,要求成年子女顺从自己的安排;成年子女对待父母的付出,依旧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就是没有重视距离感,最终让“亲密无间”变为负担。
这种家庭关系,其实是从小就形成的亲子关系的延续。我国不少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并不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心,加之社会崇尚知识教育,于是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平时不让孩子做家务,不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与生命教育,而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学习与生活。
这种亲子关系,已经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在成人后缺乏自主生活、自主管理的能力。不少家长“嫌弃”假期回家的大学生生活不规律、不帮忙做家务,而这恰恰是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有的父母眼里,子女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家长帮子女选择学校、专业,在大学毕业后的职业以及人生选择上,有的父母则完全不考虑子女的想法。这种亲子关系,无视子女是独立的个体,没有给他们自主成长、生活的空间。
而随着子女个体意识的增强,自然就会产生亲子矛盾与冲突。大学生放假回家“被嫌弃”,年轻人回家过年“找不到家的感觉”,都呼唤要改变之前缺乏距离感的家庭关系。
年轻人抱怨春节回家不适应父母的所作所为,就是因为自己需要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而父母却没有距离感。改变这种家庭关系,就需要双方坦诚沟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对于年轻人说出“感觉没有家”,不必大惊小怪。家不是约束,而是要给人舒适自在的感觉。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给孩子自主发展的空间;良好的家庭关系,不是“亲密无间”,而是要学会彼此尊重,保持适当的距离感。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康嘻嘻

过年祝福指南(真心话版

跨省遗弃亲生父亲,一男子除夕夜被刑拘!


小尼到底哪里错了?北大学子揭秘刘谦魔术→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感觉好像没有家了”,听懂年轻人的言外之意

熊丙奇 新京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