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大落榜师兄的考研经历与忠告
其实这也算是自己写给自己的一个人生总结吧,希望对正在备考的你有参考意义。
经验贴都是胜利者来书写,然而这篇文章,是我作为一个失败者,从考研出成绩到现在三个月多的时间里不断反省自己,得来的一点“忠告”。其实我在考研之前也像正在看这篇帖子的你一样,看了很多很多成功者书写的经验贴,但是后来我还是失败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失败者的“墓志铭”吧,总结下教训。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男,过法考,过六级,课程平均分85左右,绩点3.8(截止目前)。一志愿报考本校宪行,行政法学方向,学术硕士。一战得分:351分,其中英语63分,政治69分,综合一111分,综合二108分。
说实话,最开始在行政法与经济法之间选择很久,因为两个都是很喜欢的法,后来因为对比了分数线,才选择的行政法,现在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后悔的点,稍后会详细说。
一、背景介绍
第一阶段:选专业
说实话,整个大学期间,唯一感兴趣的两个法,就是经济法与行政法这两个,我个人对其他法几乎都无感,甚至觉得某些法学内容有些矫情。行政法是我个人觉得很正义,视野很广阔的法学学科,甚至我在本科上课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行政法有多难,也很好理解;然而经济法的话,个人觉得学科体系太散了,我自己是根本拿捏不到学科的精髓和灵魂所在,经济法内容很丰富,可是说实话,本科课堂上,没感觉学到什么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东西,反倒是复习法考的时候,对那些法考老师的讲解印象颇为深刻。
后来在和家人商定选哪个专业的时候,结合了很多老师和师兄师姐给的建议,定的是行政法,理由如下:
1、 行政法是我自己最喜欢的学科,没有之一。能看得进去书。
2、 行政法分数线较低,这样的话英语政治的压力会相对小一些。
3、 行政法要看的书不多,马怀德和张树义的教材都是小本的加起来也不多。
没选择经济法的理由如下:
1、 竞争压力太大
2、 分数线太高
3、 学科体系散,我自己抓不住精髓
就这样,在家人“你已经长大了,听你自己的”的鼓励下,我毅然决然选择了行政法。(甚至并没有去考虑过法律硕士、比较法等其他学科)
第二阶段:备考
和大多数法大学子一样,我是一年两考,边法考边考研。我那时觉得,法考其实和考研并不冲突,甚至如果协调的好,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我现在也这么觉得,甚至并不觉得法考是导致我考研失败的主要原因)。法考纯碎自己准备;考研这边,听到师兄师姐说上岸很难,竞争大,于是和家人商量了下,报了个辅导班。因为自己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我没有敢去报三公那种比较贵族的班,相反报了一个刚刚成立的,聘请的老师都是法大刚刚考上研究生的师兄师姐作为老师的,一对一辅导的辅导班。说一下理由吧:
首先我是法大本科的学生,当时总结了一下考研的主要障碍在于不会答题,不懂题型。而并不是知识点不会。所以感觉如果是刚考上研究生的师兄师姐的话,可能在这方面会很有经验,毕竟是亲历者,也是有经验的人;其次,可以无限在师兄师姐那里获取经验,询问问题,包括备考以外其他方面的,比如如何协调时间啊,复习安排呀等等;最后,相对三公、法研这些辅导机构而言,价格真的很便宜了,我是两个师兄从七月份一直跟到了十二月,每周两次辅导,期间还有不断的训练等等,才花了一万五千块左右。其实这的确是最实惠的选择了。
整个过程在两位师兄的精心规划下,帮我安排了至少三轮,实际四五轮的复习规划,从七月份到十二月份,每周的进度逐步推进,分学科分内容分知识点,我这边看着是十分完美的计划安排,甚至有一种高考百日冲刺的感觉,那时候在两位师兄指导下,的确很充实也很自信。(这里就不把详细的日程安排晒出来了,毕竟我是个落榜生,这个就不必参考了)而且二位师兄还兼顾了我的法考,甚至在九月初到九月中旬专门为我留出法考的冲刺阶段的时间。
第三阶段:结果
2月25日查成绩那天,尽管我和我家人都很自信,觉得应该肯定能过。毕竟在考场上看到的题型,师兄绝对都带我练过,我都见过,我都会答。可是查完成绩之后,我的确是没考上,我没期望政治英语能得几分,过线即可,因为本身英语底子就不好。我只是希望专业课能给我一个惊喜。可惜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专业课分数也极低。期间为了备考体重直线飙升,满脸青春痘、痤疮。因为查完成绩后再次上火,现在整个前胸和脖颈都起满了痤疮,以至于不敢去澡堂洗澡。大夫说是压力太大了,从二月末到现在,一直在吃消炎药和各种难喝得要死的中药去火。现在痤疮控制住了,可是还没消灭。
第四阶段:调剂
到底是再考一年还是直接调剂认命。看看自己脸上接近毁容的痤疮,询问了好多师兄师姐。师兄师姐更多的是鼓励,其实也没有劝我二战,有的师兄也直接说那还是调剂走吧。原因如下:
1、 有时幸存者偏差会害了很多人。身边二战的师兄师姐好消息太少了,可以说几乎没有。甚至不少二战的考生,二战的分数比一战还低。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后来也和很多朋友、师长聊过这个现象。其实如果二战还选本学校本专业的话,其实我们大多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问题就在于,我们学术硕士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最惨的就是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怎么死的,比如说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为何综合课分数那么低。其实我们自己所总结的失败的原因,比如答题不准确,知识点没领悟到位等等,说实话有一种瞎猜的含义在里面,一旦你的问题并不是你所看到的,而你二战付出再多,无异于南辕北辙,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瓶颈吧。很多二战考生都是又一遍强化了自己的错误,结果分数越来越低。相反我们可以看看那些一战就过了初试,结果在复试被刷下来的考生,人家二战的初试一样也会顺利通过。“你能做的话,你早就做到了,根本不是一年还是两年的问题。”身边二战成功的人,也大多是换了专业,换了方向,可是压力也可想而知。
2、 调剂的里面也有不少还不错的学校,比如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等,这些学校也都其实听起来不错。
反正刚出分数,我又不可能立刻着手准备二战,那就先找调剂好了。
以下我说的都是真实的,以上也是:
调剂分为,预调剂和正式调剂两个阶段。有些学校为了抢生源,在正式调剂还没开始之前会进行预调剂,自己学校设计一个调剂报名系统,你直接填报,学校如果有兴趣,就会叫你去面试,提前给你发录取,后面的教育部的正式调剂只是走一个形式罢了。在刚出成绩那几天我清楚地记得第一个出预调剂的是江南大学(一个我都没听过的211,坐标江苏无锡)。听了很多调剂指导,调剂时候按照往年惯例,就像自主招生,一看本科学校,二看英语等级,三看有没有过法考(再次叮嘱大家,最好是法考考研一起准备,否则调剂都会被歧视)。我当时还是信心满满的,因为自己除了分数不高(说实话,和其他学校比,也不低了),其他条件全部满足,于是信心满满填了不少学校的预调剂。
预调剂期间停止后,复试名单就会出来,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等等,我全部没选上。甚至于,南京理工大学,我给他们招生办打了电话,问了一下我的情况,我说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一志愿本校宪行,351分,过法考过六级,请问有调剂去的希望吗?招生办老师回答,你们学校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吗?我回答,不是。“哦,那就不好意思了,我们学校只招收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毕业生”。以至于我后来登陆他们学校的调剂系统,里面的申请信息中的毕业院校选项,并没有中国政法大学的选择。
后来我才意识到,之所以之前那些学校我都没选上,很大原因在于我不是34所自主划线院校,我不是985大学毕业生,我报考的院校也不是985。理所当然被排除在外了。
这里也有个别学校的拒绝原因在于不允许跨专业调剂,比如兰州大学。虽然教育部规定,学术硕士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之中,但是这些大学还是不接受跨专业调剂,诸多大学的接受调剂专业里也没有宪行。我甚至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报考法硕。因为每个大学的接受调剂里面都有法硕。
感觉调剂要凉凉。
这时候山东大学公布了调剂公告,感觉自己的希望再次燃起。山东大学是985院校,法学实力说实话并不差。而且听说往年调剂成功的师兄师姐很多,因为山大很重视学生的出身,很欢迎本科是清北人的考生申请调剂。校区在美丽的青岛和威海。
然而我再次落榜。原因在于,那几天教育部公布了一个文件,关于做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工作的通知,里面陈部长亲自讲到,今年各大高校在进行调剂工作时,不得考虑除分数以外的与考试成绩无关的因素。其实这句话说的很明显了,就是必须按照成绩接受调剂考生。所以山大今年不看考生本科毕业院校,他们卡两条分数线,一条时总分必须过350分(好险,我过了),另一条是英语必须过70(我又game over)。看到好多去到山大的法大学生,心里也羡慕得要死,可是谁让自己英语不争气呢,但是我又想了,如果我英语过了七十分,说不定我一志愿已经过线了啊???那我还调剂个锤子?
在这条政策的引导下,今年很多双非毕业生的调剂之路走的十分顺利,而法大学子们的调剂之路异常坎坷,起码我身边还没听说过谁调剂成功,毕竟总分太低了。(还好我报的不是人大,说不定国家线都过不了)
就这样,我的调剂之路一直在填报系统、打电话、发邮件之间进行,太难了,真的太难了。本科法大在今年貌似毫无用处。
说实话,这段期间我明白的最大的道理就是,真的,有时候,是你的的东西你躲都躲不掉,不是你的的东西,你求也求不到。
随着国家线的公布,各大学校也开始公布了自己学校的调剂要求,通过打电话询问,我也找到了不少信息。没错,今年都是拿总分划线的。比如南京师范大学总分必须超过370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要求总分达到368分才可申请法律硕士调剂,不管你一志愿是不是法硕;天津大学问了我的总分跟我讲说你太低了,至少也得370;以至于某些双非院校,比如外交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调剂标准也是总分至少365以上,还不一定能不能排到你。
我当时万分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报考宪行,如果我选了经济法,起码我总分说不定能多一些,我也会逼着自己提高一下英语和政治的分数,这样我说不定还能争取个校内调剂(过校线,没过院线的话可以申请校内跨专业调剂),这样我说不定还可以争取个南京师范(虽然他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江苏省直属的地方院校)。
3月25日,国家正式调剂系统开通,我手上真的没什么学校了,还有,北邮、华北电力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其他的已经没戏了。
正式系统只让填三个申请,每一个申请都只能填完以后锁定36个小时不准更改。很多学校都是报名人数满了以后,就把调剂系统关闭了,所以正式调剂系统开通后的48个小时内被叫做调剂黄金48小时,如果48小时内你没收到任何学校的复试通知,那你的2019考研基本上等同于到此结束。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在调剂系统开通后的三个名额里,分别填的是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
首先,北化是因为,我千方百计联系到一个去年成功调剂过去的法大师姐,师姐很热情给我也讲了不少,他去年分数是340+,所以他跟我说你如果报北化肯定没问题,所以我报了北化;
其次,填报北京交通是因为,想用一个名额冲一冲,北交是个不错的学校,最关键是,他的调剂缺额专业是宪行!学硕!和我完全对口,因此我一定要试一下。
最后,还填了一个华北电力,因为之前发朋友圈吐槽的时候,有法大的老师主动帮我介绍了这个学校,我也通过千方百计我也联系到了那里的学姐。(这里就不说老师名字了,但是对这位老师表示万分感谢)所以,就填的华电。其实最开始对这种理工院校丝毫无感。
本着田忌赛马一样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个底的原则,我填了以上三所高校。当天晚上其实是很紧张的,如果那一夜你的手机没有任何消息,没有学校搭理你,那差不多就是凉凉。
其实当时已经准备好了二战。
我记得很清楚,凌晨一点,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给发我了复试通知。
那一夜根本没睡着。
那一夜我只收到了这一个大学的复试通知。
至于华电为什么要我,北化都没要我,我至今也不知道原因。(后来分析,有可能存在跨专业的问题,北化缺额专业无宪行)
起床后,给家人打了电话。其实第一反应当然是兴奋,这是2019年以来的第一个好消息。既然人家都发了,那我就去吧。
打开他们的调剂公告,我再次感觉自己要凉凉。
我报考的是法律硕士,考试时间是收到复试通知后的第三天。也就是说我有两天的时间,准备政审材料、复试材料、以及他们的很奇葩的笔试科目——国际公法。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嗯,不准备了。我还是安心二战吧。
两天不到的时间,这么多东西,还要去报道,真的差不多要把我搞死。而且复试的内容我还没复习过,就算是专业面试,抽的题也都是法律硕士考试大纲上的原题,跟我貌似没什么关系,两天不到的时间准备这些纯属扯淡!
其实真的下定决心二战了,可以也感觉,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复试通知,那还是要去的,不然让别人少了点竞争压力岂不是太助人为乐?
抱着这种有些变态的想法,我去报道了。
复试两天,笔试国公几乎不会,全凭着准备法考时候的杨帆讲三国尽力写。复试时候,只准备了一天的自我介绍,背的还挺熟练的。接下来就什么都没准备,以至于英语回答都是结结巴巴的,其实压根就没想着要考过。抽到的两个专业题目,也都是全凭着自己在法大积累的朴素的价值观,尽力答。想到哪些说哪些。毕竟真的是裸面,也总不能一句话不说吧。
其实去参加调剂考试的考生,大多都是裸面。。。。
复试完以后,本来都开始准备找二战的资料了,还有准备公考。那天去区医院给前胸痤疮激光治疗的时候,看到了华电的复试成绩公告。我的成绩不高,属于中等。其他考生的成绩都不低。我的专业课笔试只得了90分,属于极低,英语面试只得了22分,属于中等,这两个都很低了;专业课面试分数属于不低不高,不过也只有85.5分。哎,还想什么呢,跟我妈打了电话汇报了一下以后,妥妥二战。
当时觉得自己像个废物一样,二战也不敢选法大了,打算报山东大学的法律硕士,毕竟他们还招调剂对吧。其实当时唯一想法就是,自己应该啥也考不上的,根本不可能考得上的,和别人差的真的太多了,随便找个985一窝也挺好。其实准备二战的时候,心里是很慌的。又要遭一年罪,这一年经历的苦自己知道,主要是也不一定能考得上,如果比今年分数还低,那可真就是一个废人了。回忆2018年,过得真的不像人,在自习室从早坐到晚的日子,满脸爆痘的日子,压力大的话就会变得胃口大,喜欢吃甜食,把自己吃的肥头大耳,又丑又胖的日子,看来是又要经历一年了。
下午,手机一震。那时候挺烦的,估计又是什么骚扰电话,或者中国移动的通知。点开一看,竟然是研招网,硕士华电给我发了消息,请尽快登录查看。我的第一反应是,嗯?不录取也要发消息啊?这么人性化的吗?哎,那就看看吧,用手机登上研招网,wtf?
华电竟然给我发了录取通知??叫我一个小时内确认。
我赶紧就点了确认?仿佛是有书读了??
赶紧找一旁的舍友,我问他,你快帮我看看,这是录取了吗?
舍友一脸懵逼:这个,,,应该,,,是?
当时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我竟然要从军都山到回龙观了?
这次是我自己的决定。
我母亲其实是不满意的。
她觉得我二战山大肯定能考上,那为什么不试一下,那也是个985呢。
可是遵循着老师当时说的,能走绝对不二战的原则,我接受了录取通知。
希望这不是个错误的决定。
当天下午法大也发了录取通知,我朋友圈里秀通知截图的不超过十个人。满脑子都是羡慕。
二、忠告总结
1、选专业要考虑“兴趣”,但也不能只考虑“兴趣”。有兴趣固然是好,不过也要给自己留好退路。有些专业分数低,甚至历年与校线持平,并不代表压力小,反而意味着压分的力度大。一个给分高的专业有几个优势:利于总分提高——综合课分数高,总分也可以高;利于校内兜底——即便没有过专业线,总分高的话可以过校线,就能争取校内调剂,不管学什么,还有机会留在法大;利于调剂——从今年政策来看,教育部想让更多双非学校的学生有学念,那么总分真的很重要,无论一志愿是学硕,还是法硕,你的总分什么情况,没人听你解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今年就是专硕和学硕一起排名择高分录取的,你能说什么?)
所以对于一志愿就要报考分数线较低,压分较为严重的考生,一定要慎重!你可能连退路都不保。如宪行,历年分数线都是与校线持平,高分相对而言,并不多。当然了,这一点更多是从心态来说的,你当然也可以以400+为目标去考宪行,但是可能大多数人把各科分数凑够360就已经很难了。
2、备考答题不要偏学术,越展示你的学术技能,你越会死翘翘。当然这一点也是我能自己的总结的在专业课答题上的唯一一点。我答得卷子可能过于想给老师展示学术思维上的东西,这点老师可能并不喜欢,甚至反感。本科哪里会学术啊。卷子其实应该完全尊重参考教材,比如论述比例原则,你可以把教材上那一大段原文不动地背诵一遍,一字不差地滕抄在纸上,当然是高分,在这基础上再扩展。听说很多进复试的双非考生,在复试的时候可以在老师面前一字不差的背诵教材原文,哪怕是你根本注意不到的很细微的点。(当然了,我是落榜生,此点仅供参考,我也不知道到底该咋答题,大家应该去问高分考生。)
3、英语政治以过线为目标的人,大多都没上岸。当然,也有少数例外,那些专业课极好的考生,甚至可以把两个专业课卷子答到接近满分,你是不是这种人可以自己衡量一下。法大的师兄师姐们总会给师弟师妹们流传着一个很不好的备考方法,那就是英语政治过线就行,事实证明,根本不靠谱,甚至会害了人。能上岸的考生,英语政治的总分大多在140—150之间。如果你少了十分,专业课很难拉回来。所以一定要学好英语和政治啊,哎,只求过线的那种,还不如别考了。(血一样的教训:基础好的,英语冲九十保八十;基础不好的,英语冲八十,保七十)这里提一嘴,英语别看何xx,真的很坑啊。(暴风哭泣)
4、各位二战考生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至于具体原因,我之前有说,如果不是因为女生那种来大姨妈的客观生理原因,如果你已经备考一年,二战的话还选择本校本专业,你真的需要好好想想,你真的可以上岸吗?否则就是浪费一年时间。并不意味着你今年考了355,明年就一定会比355高,这不是小学生的考试,你手上并没有标准答案,你也许并不知道怎么答题,或者在自己的错误思维里越陷越深。我去华电调剂生报道的时候,前面就站着一个法大二战刑诉的师兄,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被华电录取。其实大多数二战的都没上岸,这是事实,没法反驳。真心劝告各位二战考生,能换学校就换学校,能换专业就换专业。否则你可能真的承受不来二战失利的打击。你的青春真的值得这么浪费吗?
5、你永远不知道双非考生有多努力。调剂的过程中我遇到很多双非考生,他们真的很用功。我承认我之前虽然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并没有意识充分。其实很多法大学生也都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也没有意识充分。他们的用功,我们想象不到。很多人是放弃法考全心考研的背水一战,这也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了,当然会拼。而相反看到很多法大学生,相比之下并不算很用功。因为我们身边根本看不到这种人。温室里的花朵,他脑子里的暴风雨全靠的是想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第二条忠告里如此夸张地说要背书背的一字不差,因为他们可以做到!而作为同样地考生,你如果做不到,就得不到分,没法和人家竞争。
6、学校的地域性很强。也许你现在就应该为自己未来人生设计好规划。如果你想未来在南方生活,也可以去试试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这种学校,在当地,法大的影响力可能不及二者。其实,很多法大学生可能因为地理位置过于偏僻,大学接受的知识过于单一的原因,四年以来,思想越来越狭隘。其实可以把眼界打开,你可能发现更好的去处。(听说南京、苏州等地,更认可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东南大学等学校呢)
7、所有的经验贴都仅供参考。适合自己的方法可能最好。
三、结语
其实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到,北京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名校毕业生留在北上广似乎成了政治正确。其实就像之前赵卯生老师说的,你如果是法大的本科加上法大的研究生,就算想不留在北京都难。这一遭,也的确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北京是梦想和奋斗的地方,有更好的机会,但是也需要有足够过硬的资本,和足够强大的志气。
作为一个落榜师兄,现在能想到的只有这么多。其实仔细思考一下,我觉得,其实人生规划可能更重要。不意味着你考上了法大,未来生活就一定会过得更好,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有时可能也是需要释然吧。其实命运安排的,都挺好。
从军都山到回龙观,再见了法大!
四、后记
本文在推送以后浏览量在一夜之内猛增到一万加,作者万分惭愧。后台看到无数留言,或是鼓励,或是建议,或是安慰,没有一个人在责怪我、埋怨我或者指责我的观点错误,误人子弟。我向大家表示感谢!以下选取几个留言作为回应:
首先,有朋友说,我其实蛮可以再战一年,提升英语,稳住专业课。向这位朋友表示感激,但是我在搜集了多方同专业已经上岸的师兄师姐的情况后,发现专业课的确压分,甚至一度出现给分较为迷乱的情况。套用一句师兄的话说,“有时候考研一靠实力,二靠运气,可是复试的时候,我作为复试专业二最低分,我发现他们的实力的确没强到哪去,甚至有些专业概念都背不准确。”(该师兄一战法大国际法,二战法大宪行,成功上岸,的确是按照前文所说逐字逐句背诵,综合二卷107分)所以,我发现,如果只靠英语提升总分,很不稳妥。暂不二战。
其次,还有同学劝我本科就业,在此也表示感谢,的确,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本科在省级二三线城市就业并不困难,但是因为我有志于考公务员,研究生学历属于硬性门槛,所以必须考研读研。也希望大家明白自己为何读研,为何读书,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妥善应对研究生考试。
再者,也有本校师兄劝我二战,并拿出自己二战成功的事例激励我。我十分感谢这位师兄的苦言相劝,但是可能结合我自身的情况,以及这位师兄的二战分数,我还是暂不打算二战了。在此也借此平台感谢师兄的督促。
最后,关于经验贴的一点想法。十分感谢诸多上岸同学写作各个学科的经验贴以帮助广大考生,善良之举必有善报。但是同时,我希望各位已经上岸的同学,请谨慎对待自己的上岸经历。并在客观考虑到未上岸同学的备考经历,以及应届备考同学的复习情况之后,谨慎写作相关经验贴,并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最最后,送给各位二战考生一点劝告。二战之前,请研究好自己一战失败的原因,这个原因不是你自己瞎想出来的,也不是你自己凭借所谓的勇气和信念激励出来的,这个原因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先去发现他,再去搞清楚如何备考,否则可能南辕北辙,重蹈覆辙。再者,请研究一下报考院校、报考专业的老师的批卷流程、批卷安排、评分标准,这样也许有助于发现原因,弥补不足。既然已经定好二战,勇气和信念值得钦佩,也是我比不上的。人生总要拿得起、放得下。即已二战,心怀坦然,谨慎前行,勇气为船,信念为舵,祝诸君成功!
感谢诸读者对我的鼓励与帮助,还有诸多师兄师姐的彻夜畅谈,也许我的考研一页已经翻过,也有不满,也有惭愧,也有释然,也有动力。借用网友一句话,人生总要朝前看,前路人生一样精彩!祝大家好运!
最后也是一点呼吁:希望法大各个学院能够敢于公布历年我校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一志愿考研深造成功率,(不算我这种调剂考生和保研学生)真刀实枪的前提下,法大学子到底是什么水平?(这个数据的基数,不应该去除因考研失败而被迫出国、就业的学生人数,也就是应截止每年四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