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非:送别沈建国老师

张春莲 2022-06-06


送别沈建国老师





吴   非







     昨天在江边走路,有短信,是学校退休协会的讣告,阳光下仔细辨读,竟是沈建国老师过世了,在上海。这两年,我在教师培训讲座中,经常提到沈老师的教学和师风,我敬佩他,也因之叹息教育界的不公平,谁想到他一下子就远去了,像一颗流星。



      我们是师大附中同事,也是邻居。他年长于我,教数学,交往不算密切,但能推心置腹地说话。学校分房子时,我们住一幢楼,面积差不多,60平米,我在里面住了26年,他比我早几年搬离。最后几次见到他时,吃惊于他的苍老,他腰椎有病,无法直立,每次我都很伤感。



     在附中,沈建国的数学课,有口皆碑,如果跟着沈老师,数学没学好,家长不会埋怨沈老师的,倘有微辞,自家孩子也不会答应。对程度不同的学生,他有不同的引导办法,胸有成竹,稳健扎实。他接手初三教学,开家长会,他让大家宽心,说:我接班了,这个班的情况我也了解了,建议大家听我的,不要急,不要乱买教辅,不要找家教;只要听我的,中考数学均分提高五六分,六七分,我有把握,再多,我不敢说。听了他的话,好多家长松了一口气。他的课,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引导并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一个问题,尽可能多些思路;他反对用大量的练习折腾学生,常说的是“不能让学生太累”;他的一些学生到高中后,保持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后来他教高中,一如既往地反对增加学习负担,主张培育学习趣味。我在附中、在校外,经常举这个例子,这就是专业素养,这就是职业精神。可惜,了解他的人不算多,人们总是迷信有光环的“名师”。



      他是慎独的老派人。家境不富裕,但一直拒绝做家教。偶尔有人纠缠请他帮忙,他会说,如果的确有困难,我可以指导一下你的孩子怎么学数学,但这不是家教,我不愿做家教。沈建国生活简朴,不修边幅,他吸烟,都是很普通的牌子。他早年或许兴趣广泛,我听过他放歌,那修养像是教音乐的人。还有一回,一个大场合,他高声朗诵诗,语文组的老师很吃惊:那种激情,那种音质,应当来给我们上示范课啊!



      最值得说的,是沈建国的淡泊明志。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他孜孜矻矻地钻研他的数学,认真去上每一节课,关怀每个学生;他远离名利场,恬然自安。当然,世风也未因此有一丝变化。有一回,我和工会主席徐老师讨论,像沈建国这样的老师为什么在学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对待”?大家也有同感,除了上好课,他与世无争,沈建国老师才应当是模范先进优秀楷模啊,徐主席深有同感。有年教师节,决定把企业赞助的电动自行车奖一辆给沈建国,——老沈要不要是他的事,想没想到他,是评价是否公正问题。没想到最后校方从名单中把他换成了另外一名老师,我们事后才知道。——不止附中,好多学校都是这种鬼样子,领导什么事都想插一手,除了上课以外;每所学校都有体制阳光照不到的人,但是教学却少不了他们;他们在不公平的环境下,仍然正直做人,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



     守卫职业尊严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沈建国做到了,用他朴素的一生。



     记得是2004年的事,在学校参加例行的星期一早晨升旗,结束后我们因没有课,一道往宿舍区走。我问他,马上要退休了,按前例学校要返聘三年,他摇摇头说不想干了,“没什么意思”,我明白,他可能是对越搞越盛的应试教学反感。我说,我到时也退,多一天也不想干了。他有些疑惑地问:“老王,你是怎么想的?”我说,这个教育,已经不是我选择教师职业时的那个状态了,性质变了。沈建国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摇动,激动地说:“对呀,你说的好,我就是这样想的!”



      没过两年,沈建国退休了。我在院里看他上下楼,弯着腰,吃力,更瘦了,打招呼则一如既往地热情。



      学校没多少人注意沈建国,但他的学生都记住了他。昨天,那些他二三十年前教过的学生,在传他过世的消息,都很难过。



      我写完上面这些话时,沈建国已经化作一阵青烟。

      以后有人请我去讲教育教学,我还会讲起我的同事沈建国老师,一位纯粹的教师。










     本公众号吴非老师文章链接:

     吴非:所有的劳动都是有价值的

     吴非:到远方去

     吴非:可以不感恩,但不能负义

     吴非:这个时候特别要保护学生视力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