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米OV,盯紧“国产芯”

Jessica 全球物联网观察 2022-08-09

(第四届硬核中国芯重磅启幕!扫码立即参评!)





国产手机征战来到了新赛点,厂商们瞄准了最底层的芯片,而自研是最艰难却也最有效的突围之路。





01

小米芯版图再扩张,投资成立半导体公司




据企查查官网显示,日前,珠海芯试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资2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黄铁牛,公司经营范围包含: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等。


来源:企查查


据了解,珠海芯试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


据公开资料显示,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是小米旗下的投资机构,自其成立以来,公开投资众多芯片领域相关企业,包括MCU(微控制单元)、AI芯片、模拟IC、射频芯片、蓝牙芯片、显示驱动芯片、半导体元器件、晶圆生产设备、半导体材料等芯片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涵盖了手机智能硬件供应链、电子产品核心器件、新材料及新工艺等领域。


02

自研+投资,小米“两条腿”走路


许是应了雷军的话:“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小米在芯片领域的投资也一路追随着时代的风口。对于此次小米投资成立芯片企业,有观点认为,是小米造芯野望的持续发酵。在去年的小米12系列发布会上,雷军提出两个目标,一是小米手机三年内实现销量全球第一,二是正式对标苹果。而苹果的产品体验核心,正是自研芯片与自研OS形成的闭环。


近年来,为扩大自己在芯片领域的“话语权”,小米通过“自研+投资”的方式,两条腿走路。2017年,小米推出首颗自研SoC芯片澎湃S1,搭载于小米5C。随后在2021年3月和12月,小米又先后发布了专攻影像的澎湃C1,以及专攻快充的澎湃P1。


另据博主@数码闲聊站的最新爆料,小米最新款的自研芯片即将登场。据称,该芯片是一款专项功能的小芯片,专攻电池电量方向,应该是一颗能够帮助功耗控制的芯片。除了自研,在对芯片的投资上,小米也是毫不放松。


2017年,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成立,其用于支持小米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业务拓展。此后,该机构就对半导体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动作。资料显示,仅在2021年,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就投资了10多家芯片企业,其中包括AI芯片、通信芯片、车规芯片、FPGA、MEMS、功率器件、分立器件等。


种种表现看来,小米的芯版图正在持续扩大。事实上,对芯片野望发酵的国产手机厂商,可不止小米一家。


03

华米OV扎堆自研,“国产芯”布局加速


2012年起,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向智能化转型,从屏幕、影像、OS等方面对标身为行业标杆的苹果。如今十年过去,国产手机征战已经来到了新的赛点,厂商们瞄准了最底层的芯片,而自研是最艰难却也最有效的突围之路。


早在2012年,华为就开始自研处理器级别芯片,随着对早期出现问题的逐步攻破,华为实现量产,最后于2014年用于其高端的Mate系列等;去年12月,素来低调的vivo也推出其自研的V1芯片,成为继华为、小米之后,国内第三家自研芯片的手机厂商;此外,OPPO也在去年12月发布旗下首款自研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其芯片技术委员会则在更早前的2018年便已成立。


显然,越来越多的国内手机厂商已经意识到,只有自己掌握核心芯片技术才能不受掣肘。事实上,这一点并非只有手机厂商才意识到,尤其在华为制裁事件之后,各家开始改变以往依靠进口芯片的产品策略,开始大规模招募芯片人才,走上自研之路,又或是与本土芯片企业合作,确保其芯片供应,国产替代的浪潮再度掀起。


未来取决于现在的每一步抉择,眼下无论是反复的疫情、波动的价格,还是多变的市场及供应链,都是“国产芯”需要面临的新一轮考验。此外,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正在快速崛起,集成电路成为了我国技术发展的核心,对于本土半导体企业而言,挑战的背后,更是不可错过的机遇。


硬核中国芯

芯师爷主办的“硬核中国芯”活动,也在为企业联接电子终端工厂、高校院所及投资机构等合作伙伴,全面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现阶段,“2022 硬核中国芯”评选火热进行中,200万+次曝光量,20万工程师助力推广中国芯,众多行业领先企业已接受挑战!


如果您的产品够硬核

如果您的企业够卓越

如果想要收获更多市场份额

欢迎报名参加“2022硬核中国芯”

角逐中国芯巅峰荣誉!


(识别海报二维码立即报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报名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