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大学的现实是:大学层次越低,上课越多,学生读书越少
现在的中国大学,大学生们都太忙了,忙得已经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思考问题。 但忙什么呢? 首先是忙于上课。一方面是教育计划中规定的各种课程,比如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名目之多,连大学老师都有点弄不清楚,学生也是眼花缭乱。与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课程相比,当今的大学课程几近翻番。教育部曾提出课程“减负”,但就是减不下来,不是学生不愿意减,而是大学行政部门不执行,其中有利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陈旧的教育观念作梗。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大学才是最好的大学?如何定义“人才”?大学在培养人才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上大学和未来的工作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是什么关系?教学和科研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课程的本质是什么?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中国大学的现实是,上课和大学的层次地位是相反的。大学层次越低,上课越多;大学层次越低,学生读书越少。一段时间,各大学都对自己的大学进行定位或归类,或“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教学型大学”,这虽然主要是从办学模式和构成上进行区分的,比如“研究型大学”学生中研究生比例占很高,而“教学型大学”主要以本科为主,但实际上,它也很好地说明了各种层次大学的特征以及造成这种特征的部分原因。 事实上,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基本上是一流大学,而“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三流大学。“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因为读书思考是做研究的最基本条件,其本意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学术能力,但却意外地培养了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学术品行。“教学型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上课,在这里,“教学”和“上课”几乎就是同义的,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上课,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课、作笔记和考试,考试成绩是学业好坏的主要标准。 顶级“研究型大学”学生的“成才”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读书思考来完成的,学校只是给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比如图书、学习和交流的氛围;“教学型大学”学生的“成才”主要是通过课堂完成的,人生所需要的知识、智慧和情感,都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因为学会了自己读书,所以“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只是人生学习的开始;而由于没有学会自己读书,所以“教学型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基本上是人生学习的结束,有的人从此不再与书籍和学习打交道。
其次是忙于各种活动。当今的大学生可以说课余活动丰富多彩,比如社团活动、文艺表演活动、竞赛活动、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活动、寝室活动,有些是集体组织的,有些是学生自发组织的。 大学当然要上课,不上课怎么称得上是上大学呢?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学课太多了。应付上课,老师、学生都很疲惫,学校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很疲惫。我认为,大学学习当然要学习一定的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要掌握一定的技能特别是专业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当然要参加各种活动,除了校园活动以外,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培养和锻炼协作精神,了解和认识社会,这也是大学“学习”的范畴,因为大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但问题是,现在的大学,学生活动太多了,已经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思维训练。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街道、社区和自由市场,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体育活动、文化活动,电影院、银行、电信公司等都进入了校园,演员明星等也进校园走穴和搞宣传活动,这些看似增加校园活力,其实是扰乱了学校秩序,在表面丰富、繁荣的背后是大学空虚、轻浮、躁动不安,这种浮躁不仅是表象的,更是精神的。过去我们曾批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大学里根本就没有这种现象。
今天,不论是社会还是大学内部,对大学教育都有很多批评、抱怨甚至愤懑,特别是对大学生素质越来越差,水平越来越低,能力越来越弱表示不能理解。按理说,今天的大学条件应该是越来越好了,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师资条件与过去相比有巨大的进步,经费也很充裕,大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也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这些越来越好的条件比如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影以及微信、QQ等无一例外地都导致大学生越来越不读书,我认为,不读书才是大学人才培养问题的根源。 不以读书为求知方式的大学教育正在形成一种教育模式,而且越来越通行,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中国今天的人才培养,而且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中国人的素养。极而言之,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很多问题都可以说是不读书造成的,比如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问题,还有为人处世、道德品质修养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读书而提高,都可以在阅读中解决,人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等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只不过有的是直接答案,而更多的是间接答案,需要读者去悟。
在中小学,老师讲解很重要,但到了大学,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我始终想不明白课堂有什么优势。一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老师要讲一个学期,但自己读书,一个星期就够了。于大学文科各课程来说,除了少数技术性比较强的课程比如语言学中的“语音”课,外语教学中的“口语与对话”课,社会学中的“田野调查”课等需要通过上课来完成以外,大多数的课程都只需要老师引导,自己看书学习就可以完成,并且效果要好得多。 课堂对于学习来说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束缚,要遵守时间和课堂纪律,不能随便进出,不喜欢听也得听下去。而阅读则没有任何约束,喜欢读就读,不喜欢读就放下;难读可以读得慢一些,易读则可以读得快一些;读到受启发处可以停下来思考,不懂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把问题搞清楚之后再读。
现代社会是知识的时代,和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书籍非常多,出版的速度快,流通广,价格相对低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大多都有书籍流传,当今有名的思想家、学术大师都有书籍流布,这些书籍在图书馆可以很方便地借到,如果特别喜欢,很轻松地就可以买到。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中外交流不畅,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外国的书很难看到,即使看得到,也看不懂,但现在翻译非常发达,即使最新的外国书籍,也能够很快翻译过来,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知识、思想传播在地域隔阂和语言不通方面的问题。
古代由于教育信息以及教育条件不发达,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师傅带徒弟,老师耳提面命,师生口耳相传,但现代教育更重要的是靠书籍阅读,大学本质上是给学习者一个完整的学习时间,为读书提供便利的条件。
所以,真正的好大学是非常重视阅读的,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相应地,真正的好学生更看重阅读而不是上课,更重视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与阅读相比,大学课堂是次要的,其它学习方式是更次要的,比如听讲座,学术讨论等不过是一种补充方式,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阅读之外的休息调剂形式甚至娱乐调剂形式。 “书籍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伟人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阅读可以让死人“复活”,可以让外国人变成中国人,可以让不认识的人变成熟悉的人,阅读可以把所有的伟人变成活生生的老师,阅读可以以所有的大师为师,罗素描述读历史:“幸福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所得到的乃是比幸福更加美好的东西:那就是善于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的思想的渴望之中,并且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
我认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读大学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利用大学的学习条件学会读书,知识可能会过时,专业也可能会落后和淘汰,但学会读书则是终身有用的本领。学习知识的读大学只是读四年,而学习读书的读大学则是“终身”读大学,学会了自己读书就意味着具有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论是在知识上还是专业上都可以与时俱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语),老师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好与不好不在于他的课讲得好与不好,或者是否讲授了很多知识,而在于他是否教会了学生自己读书。大学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读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授读书的经验。优秀教师不仅仅在于其知识渊博、学识深厚,更在于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不能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莎士比亚、鲁迅等相比,懂得如何引导学生以这些伟人为师。 今天的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很欠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知识过于偏狭,学中文的不懂历史、哲学和伦理学,这当然与当代学术分工以及教育分科有很大的关系。各大学都采取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办综合班,增加通识课,一年级不分专业,理工科专业增加人文课程,鼓励跨专业选修课程,开设各种辅导班、提高班等,但我认为这些都不得要害,解决的思路和方向都是错误的。知识单一和偏狭的问题只能通过读书解决。其根本办法就是减少课程,给学生更多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有学会了读书,才能够真正突破专业限制,并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所谓“专业”,都是人为地分割的结果,知识本身具有一体性,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任何专业都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只有通过不断读书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让大学生在大学里真正读大学而不是读中学甚至小学,这才是当代中国大学教育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是必要的,但不能太多,大学最需要的是安静而不是热闹。人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能够思考问题,但思考是需要环境和心境的,是需要以静心阅读为基础的,不能凭空思考。大学生不读书,这是当今中国大学最糟糕的情况,唯有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
作者: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转载:群学书院。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和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美申研求职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