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G网络下的云化虚拟现实 平台技术

↑点击上方关注“物联网报告中心”,掌握行业最新动态

前 言云化虚拟现实(Cloud VR)将 VR 的制作上云、内容上云、渲染上云,是实现提升 VR 用户体验的必然阶段,也是当前 VR产业自主选择的规模化发展之路。云化虚拟现实凭借共享云上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用户体验 VR 业务的终端硬件成本;通过云平台对基础设施的升级维护,降低用户端设备更换和应用升级的成本;通过云平台对内容的版权管理,保护 VR 内容的安全并提高内容开发者的积极性。云 VR 平台的建设使得 VR 产业的生态更加丰富,需求得到匹配,从而促进云 VR 端到端的用户体验提升。


随着我国 5G 商用步伐的不断迈进,5G 移动网络与云 VR业务的结合已成为重要趋势。移动云 VR 为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增加了多自由度扩展,将进一步提升移动用户的 VR 业务体验。本白皮书结合了 5G 高通量、低时延、以及高可靠的技术特性,对业界在 5G 网络与云 VR 平台融合的技术探索进行了深入介绍。本白皮书基于 2018 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云化虚拟现实总体技术研究白皮书》,进一步探讨了 5G 网络下云 VR 平台技术的实现细节,为云 VR 平台的功能要求、安全能力以及典型VR 业务实现等提供了技术参考,旨在为我国 VR 产业云 VR平台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推动我国 VR 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本白皮书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终端技术工作委员会(TC11)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子工作组负责编写。主要编写单位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宏达通讯有限公司(HTC)、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目 录

一、云 VR 业务发展与挑战

  • (一)云 VR 产业环境已具备,业务体验在逐步提升

  • (二)传统 VR 平台架构被打破,正向云化平台发展

  • (三)云 VR 平台面临新一轮的挑战

二、5G 网络技术带动云 VR 业务发展 

  • (一)5G 网络特性概述

  • (二)基于 5G 网络 VR 切片,提供大带宽、高质量连接

  • (二)基于 5G 边缘的协同调度,降低传输时延

  • (三)基于 5G 网络 QOS 增强,服务云 VR 业务

三、5G 网络下的云 VR 平台功能要求

  • (一)开放云 VR 平台能力,服务 VR 头端内容商

  • (二)开放边缘云 VR 业务入口,支撑接入与计算服务

  • (三)催化云 VR CDN 下沉,提供就近服务

四、5G 网络下的云 VR 平台技术方案 

  • (一)云 VR 平台的系统架构

  • 中心云的组成

  • 边缘节点组成

  • (二)云 VR 平台的业务功能和能力开放

  • VR 平台的核心业务功能

  • 面向行业的能力开放

  • (三)5G 网络与云 VR 平台的协同服务

  • 5G 本地业务分流

  • 边缘 CDN 协同调度

  • 端边协同渲染

  • 5G 网络组播 VR 业务

  • (四)云 VR 平台的安全能力要求

  • (五)云 VR 平台的业务实现

  • 云 VR 视频业务实现

  • 云 VR 游戏业务实现

五、5G 网络下的云 VR 平台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缩略语

  • 附录 2 码率计算方法

  • 云 VR 视频

  • 云 VR 游戏

“物联网报告中心”是物联网行业在培训、报告、讲座等业务领域,旨在聚合产业人才、分享知识与报告、传播新闻动态的自媒体渠道,并且获取企业、政府、各大科研院所等机构人才需求、报告需求的重要窗口。
--PDF已上传至物联网报告中心交流平台--
--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后可直接下载资料--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