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 知识产权白皮书

↑点击上方关注“物联网报告中心”,掌握行业最新动态

2017 7 8 日印发实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及,“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现如今,深度学习、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工智能向着更高层次的深入探索创造了极具可能的空间,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的驱动力量。然而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尤其是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AllianceAIIA)学术与知识产权工作组组织,在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牵头下,联合各会员单位、法学界、人工智能产业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在内的专业团队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对人工智能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跟踪分析,对人工智能产业的知识产权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以系列报告的形式于每年持续发布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白皮书,以期引导、鼓励、并保护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智库和智力支持,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课题组于 2018 年发布了 《2018 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与数据白皮书》(以下简称“2018 白皮书”),从基本法律概况(保护端)、专利分析(创新端)和专利价值评估(运营端)三个具体角度,呈现了 AI 领域的知识产权现状,并通过既有争议和案例的展示,对数据相关权利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2018 皮书一经发布,就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2019 年,课题组征集更多单位参与,扩大研究范围,加大讨论力度,提供了更多详实的数据,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 2019》(以下简称“2019 白皮书”)。


2019 白皮书系统性的讨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第一章确定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分类标准;第二章和第三章以第一章确定的定义和标准,进行了专利检索,根据检索结果,分别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和重点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进行分析,展现了人工智能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现状;第四章结合知识产权布局现状对人工智能企事业单位面临的知识产权实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我们希望白皮书的发布,可以开各界对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问题系统探讨之门,集全行业之力共同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做出贡献。


2019 白皮书虽倾尽编者之心血,仍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望业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我们同样欢迎业界各单位提出建议或来稿。我们将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并在后续系列报告中进行修改完善。 


以下是《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白皮书》解读和白皮书主要内容


物联网报告中心,专业可信的物联网领域知识分发,让认知协作更快更好!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取主题干货知识报告,学习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