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这套讲中国故事的丛书,为何吸引海外出版社的关注?
学术界讲中国故事,不应该只是讲表浅的故事、零散的故事,要保留故事的生动性,但同时应该讲出故事背后的道理来,讲出完整的故事来。这是学术界的优势和特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讲好中国故事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分析中国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日,中英文对照版《中国故事丛书》(10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英文版也已由英国查思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丛书还将推出韩文版、阿拉伯文版等多个语种版本。这套以中国故事为主题的丛书究竟有何不同,以至于吸引了众多海外出版社的关注?其中又讲了哪些中国故事?就这些问题,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丛书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教授。
冯俊表示,在今天,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其中的话语体系,就包括跨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方式和可翻译性,就是让不同的文化能够相互交流和理解。而要达到相互交流和理解的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讲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这是因为,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学术界讲中国故事,不应该只是讲表浅的故事、零散的故事,要保留故事的生动性,同时应该讲出故事背后的道理来,讲出完整的故事来。这是学术界的优势和特长。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并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有哪些重大战略?中国下一步发展向何处去?对于这些国际社会和外国政要普遍关心的问题,丛书用自己的视角给予了回答。冯俊介绍说,该套丛书一共有10个选题,也可以说,讲了十个方面的故事。具体包括,《中国治理新方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政府架构与基本公共服务》、《中国改革开放与开发区建设》、《中国城镇化》、《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国干部选拔任用》、《中国干部教育》、《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这些中国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历史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并深入地阐释了背后的理念与逻辑。
相比其他讲中国故事的书籍,冯俊认为,这套丛书体现出了四个特点。
1
通过故事来讲“道”。
冯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到,更深层次地看,我们在国际上有理说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这套丛书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来做的,力求把“道”贯穿于故事之中,不仅要讲清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什么,还要讲清楚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中国会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只有走这条路中国才能发展好?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背后的秘诀是什么?这些经验或秘诀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哪些参考和借鉴的价值?通过生动的故事,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讲出来。
2把讲好小故事和大故事、讲好今天的故事和历史故事结合起来。
冯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时,就讲到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套丛书也贯穿了大历史的视野。比如,在讲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上海的故事时,就讲了“上海”名称的由来,讲了近百余年上海如何逐渐成长为一座具有海派文化特质的移民城市,继而在改革开放中再度崛起成为亚太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通过“四个中心”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将逐步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体来说,丛书既要讲好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社区的小故事,也要讲好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大故事;既要讲好今天的故事,也要讲好故事的来龙去脉、发展源流和中华优秀传统。
3具有国际学术眼光,并辅以中英文对照。
冯俊介绍说,丛书中的每一本书的中文大约为7-8万字,最长不过10万字,目的就是力求讲清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丛书的作者主要是来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上海各个学术机构具有国际学术眼光和涉外教学经验的知名学者,英文译文则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组织的高水平翻译团体来完成的,目的就是力求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看得懂。丛书被中宣部确定为“2016年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和“国家出版基金2017年主题出版项目”,并且是中央对外联络部涉外教学的选用教材和国际形象推广的参考读物。
4以涉外教学调研为基础,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强。
冯俊认为,这套丛书并不是要一般性地介绍中国历史文化,而是要帮助外国人了解今日中国的真实情况。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丛书不求全面系统,只求务实管用。这套丛书在选择故事时有着相对明确的导向,是以涉外教学中的调研为基础的。作者们在国际交流和涉外培训中收集了外国友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官员在了解中国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专门整理了《外国学员百问》,该丛书的选题就是以这一调研为基础的,围绕外国人最想了解的领域和问题来设置选题,甚至每一本书的章节标题都是一个问题。
我们即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如何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更好地传播好十九大的重要精神?
冯俊表示,要紧紧抓住一个核心,就是要讲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故事。具体包括几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让世界看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二是要把讲好中国故事和总结好中国经验结合起来。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5年来,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我们要总结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总结好中国经验。三是要把讲好中国故事与提供中国方案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要把好的经验、好的案例讲出来,希望对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助益。最后,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高讲故事的艺术。要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责编: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