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3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视野|谁在收割青小麦?收割青麦真是美帝阴谋?

Honey Harley 视野青年 2023-03-03


有位上海的朋友和我说,前些年跟着大流看《断舍离》,学习断舍离,把家里平时看起来没用的东西都丢了或者捐了,可是这波疫情下来才回过神,那些捣鼓宣传的全是赚流量的。


疫情三年,彻彻底底改变了我们。把《断舍离》扔进垃圾堆后,我买了方便面和土豆等能久放的食物,平时也会有意无意把冰箱囤满起来。


疫情期间超市和线上抢购的困难很多人都经历过,千帆过境才发现,断啥舍啥,吃的不能少,粮食吃的最重要。


这种心理下,也难怪大家听到“粮食安全”几个字,心里会咯噔几下。


可是偏偏最近和粮食相关的青小麦成了抢手货,还一举上了热搜。多少年被人遗忘的农民,傍着粮食被人关心起来。



图:粮食战争 来源于网络


事情是这样的,河南等地大量未成熟的小麦被提前收割,变成了一车车的青储饲料。

于是乎,网上吵得不亦乐乎。

甚至有人说,这又是美国人的阴谋,幸亏被我们识破,这波操作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本着农民的利益和农村人的角度,用粗俗简陋的眼光谈一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观点。如果有不同的见解欢迎讨论,但请不要骂人。

首先我认为,阴谋论着实有点过头,凡事都能想到阴谋,我们的领导人又不是傻子,平常人都能明明白白看清楚的阴谋那他一定不是阴谋。


图:媒体对于青麦收割的文章


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吃了没读书的亏,要么就是满嘴跑火车得了臆想症,并且还没有及时去治疗。误人子弟的事,阅读量竟然有几万之多!


这次事件的本身是因为,农民将未成熟、含浆的青小麦提前收割,作为青储饲料出售。


那什么是青储饲料呢?青储饲料又叫青贮饲料,指的是青绿饲料经控制发酵而制成的饲料。


青贮饲料有“草罐头”美誉,多汁适口,气味酸香,消化率高,营养丰富,是饲喂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饲料。作青贮饲料的原料较多,凡是可作饲料的青绿植物都可作青贮原料。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么多可以作为原料,为什么今年要用青小麦?又为什么以往没有出现将小麦作为青储饲料售卖的新闻呢?


其实,这事儿又同去年整个河南发生的洪涝灾害有关。


以往青储饲料的原料基本上使用的如玉米秸、禾本科牧草,甘薯秧等。这类原料中含有较丰富的糖分,在青贮时不需添加其他含糖量高的物质。去年夏季河南一场洪灾,平原变海洋,很多作物被毁,就导致青贮饲料紧缺,所以今年就要收购小麦来解决问题。


所以,那些满嘴大道理的阴谋论,该歇歇了。


再来说说,农民到底该不该卖青小麦。


青小麦事件发生后,多地出台严厉政策叫停,可谓是“稳、准、狠”,很多城市里的精英阶层们拍手叫绝,“保护粮食安全,守住口粮的红线”......口号很响,道德点也比较高。


图:官媒政知见的新闻报道 ,5月19日《多省正密集排查割青麦作饲料行为 安徽省委书记在会议上“撂狠话”》


“政知君注意到,最近这段时间,多省份正密集排查割青麦作饲料行为。就在5月17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会议上“撂了狠话”。他说,要高度重视铲苗毁粮、小麦作青贮等问题,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这是官媒的报道,并且还问了一句,为什么农民要毁麦?


这话问得好啊!但是官媒说了三个理由都是站在市场面说的,无非就是需求紧缺,以及由于洪灾过后小麦产量减少。


忽略了一个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利益。


“一些农民和受访行业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受去年极端天气影响,再加上今年的持续低温,部分地区的小麦长势不如往年,出现不能结穗,或虽然成穗但产量不高等问题。一些农民为弥补损失,选择将青小麦卖作青贮饲料。”


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一批小麦出售青麦的收益是要大于成熟小麦的!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啊!



农民虽然穷,但是农民们不傻啊!一年辛辛苦苦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这么点收成,是一年的整个收入,能多挣点为什么不多挣点呢?何况青小麦提前一个月收走,这中间又能够节省多少化肥、除草、加工等成本?


这原本是一种市场自由交易的行为,却被放大成粮食安全问题,并得到上层的阻止。


我们再来看看是不是动了粮食安全的根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每年都有相当大数量的小麦用在养殖业,2020年更是接近4000万吨,今年河南这些拿去做青储的小麦数量相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



图:小麦饲用量(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再退一步,如果真的因为青储引发粮食危机,相关部门直接会提高收购指导价来平抑,而不是直接阻挡农民出售青小麦。


事发之后有些单位着急上火,开始颁发文件严令禁止。看似是在以大局为重,实则是拍脑袋决策。


如果你真的重视农民,那就要想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阻止农民创收,这哪里是为农民着想?这是把农民往穷里逼呀!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在农村想要有高一点的收入,简直不要太难。就拿我们那里来说,前些年最开始是政策好,可以贷款搞经济作物,但是农民毕竟只有农作物种植经验,于是上面就宣传种黄姜,让农民们贷款。一时间家家户户不种粮食,改种黄姜,一时间“满村尽载黄金姜”,可是几年后,黄姜成熟了要出窝的时候,由于环保要求,以黄姜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淘汰,黄姜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而那些银行的贷款,只能靠重新种地慢慢还。


图:当年大量种植的黄姜的叶子和果实


再后来,又统一要求种植辣椒、药材、茶叶......开始免费提供种子,后来大家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每家还有指标要求。


按理说,赚钱的事情为何大家积极性不高?


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农民折腾来折腾去,都是在亏钱。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种粮食。


所以你看,上层的很多好心,为何被当作驴肝肺了呢?不是中国的农民是刁民,只因没有“对症下药”。初心再好,办成了坏事,那一样不讨人喜欢的。


那么饲料厂的人是不是骨头贱,故意要挖我国粮食安全的墙角呢?


这也是由于市场的原因导致的。饲料厂赖以需求的鲜豆片等青储饲料价格太高,而肉类价格又处于历史低位,这种剪刀差让养殖场就是没办法,只能通过收入青麦降低成本,缓解当下的危机。


所以无论是种小麦的农民,还是做饲料的老板,他们所进行的不过是一场自由、平等、自愿的市场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通过政策机遇上车,实现了美好生活的愿景,脱贫致富,还有人暴富。


但是,曾经支援城市的广袤农村,依旧贫困。农民想通过土地富裕,其实难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在我国,机械程度低,农机化肥种子高的情况下。普通农民脱贫最快的办法就是离开农村去城市,一个月的工资抵得上一年。


有人说,国家不是在前些年就已经实现全部脱贫的宏伟目标了嘛?我们不否认这些伟大的成就,而且确实也给出了很多扶持。但是,你要是和旧社会相比,农村现在的条件已经是玉皇大帝的日子了。但是你要和城市人相比,那就是......尤其是很多偏远山村,农民的日子还是很艰难的。


有人说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农业,你看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农村会越来越好。


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你知道三农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吗?


我们上小学时候,就听到了“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这就是三农。而且,也确实,几乎每一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相关的。


那时候我听到政治老师讲到这里,我就兴奋啊!原来我们农民这么重要,国家这么重视!那我们以后的日子可真幸福呀!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我发现我的父母和村里的人,腰越来越驼,手越来越糙,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每到下雨天或者变天的时候,都会膝盖痛、腰痛,冬天水厂的水管被冻住还需要去河里挑水吃......而我,依旧是个农民工二代。


所幸的是,我已经通过助学贷款的好政策来到城市里,租房、打工,过着潜伏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被置于一号文件的三农问题中的农民,大多数还是比较苦的呢?


这其实不仅仅有历史原因、地理位置原因,还有政策原因,我不配多说。


还是老约定,说一点浅显的。


三农问题为何一直被放到一号文件?因为吃这个事,关乎国家根基。农业的确很重要,但是,你必须得明白,农业问题并不等于农村问题,更不等于农民问题。有人重视农业安全,并不等于一定要重视农村,更不等于重视农民。


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远没有农业问题重要。农业涉及的范围远远超过农村和农民。比如种子、化肥、农药、农具,还有仓储、粮食进出口等等,这个领域非常大,它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安全,保证14亿人吃饱吃好,这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但是重要并不代表它价值高。


很多时候,越重要的东西价值越低。这是因为基础需求具有普适性,价值就没法儿高。农业就是这样,所以守着几亩地的农民的收入自然也不高,这在全球基本上都是这样。


我们国家有9亿农民,之所以还保留着农村和农民,是因为城市无法提供这么多的就业。有了农村和农民这个身份,很多人就不用统计在城镇失业人口数据上了。


最后,想说一句。多数农民居住在偏远而又比较贫僻的农村,被人数落短视大概也是正常。农民们却实“短视”,眼前的利益都守不住的话,又谈什么遥远的梦想呢?


毕竟,农民也就土地这点实在的东西了。


当然,这几年城市劳动力短缺,很多城市又在号召农民入城,买房子,买车子,入户口......只要你有钱,又能干事儿,城市的大门还是敞得很开的。


图:网上大量“谋略深远”的人批评农民短视


不过,没见过世面、没有见识又“短视”的农民,到底该如何抉择呢?很多城市精英们,已经又在帮农民们“出谋划策”了。


而那些批评农民短视的人,你到底有没有下过地呢?


全文完,您的想法欢迎留言。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作者:Harley,互联网从业者。长期提供广告推广策划、网站建设、广告软文、文案、公司自媒体内刊等的代写作以及互联网运营、推广相关代运营。知乎:是波波啊。公众号:视野青年。
- END -

推荐阅读


王心凌突然又火的背后,藏着无数80、90后男孩的青春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有人不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长沙自建房倒塌,有人永别在这个夏天

西安3岁孩童掉进下水道被冲走,心痛之余

最后一片净土失守,朝鲜疫情为何突然暴发?

人在深圳,家在县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