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国脱钩中国会付多大代价?英媒算账后很吃惊

陈局 英伦靠谱局 2024-03-13


英国政府宣布禁用华为5G后,真的做好了准备,承担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口中的“后果”吗?


保守党内鼓噪“清算”中英关系、甚至走向进一步经济“脱钩”;美国国务卿麦克·蓬佩奥旋风造访英国,不但和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会面,还广泛接触议员,进行“游说”……


中英关系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一片聒噪之中,不少有识之士正在通过媒体呈现不一样的声音——


英国工业联合会(CBI)总干事卡罗琳·费尔贝恩在《金融时报》发表题为《英国经济不可孤立中国之外》的文章,表示英国在评估和中国的关系的时候,除了“安全”和“外交”的策略,还需要有“深思熟虑的经济策略”。



CBI代表的公司超过19万家,对英国政府的影响力巨大。


费尔贝恩认为,政府需要考虑,中英紧密的经贸关系一旦“脱钩”,对于英国人就业岗位将造成重大冲击,尤其是在后者已经受到新冠疫情严重打击的情况之下。


费尔贝恩引述“剑桥计量”的研究指出,中英经贸交往在贸易、旅游和高等教育行业创造了大约15万英国本土职位;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在过去14年增长了6倍,未来随着“中国大约4亿中产阶层的成长”,英国的创意服务、奢侈品等行业还将继续受惠。


的确,中国是英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对象。真切感受到中英经贸交往带来切实好处的英国商界,显然对于这场所谓“脱钩”风波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实际上,不少媒体都在为英国政府算一笔经济账。


《新政治家》杂志表示,一直在中美贸易战中置身事外的英国,“在7月14日决定进入战场——看上去支持白宫”,“这场零和游戏引发忧虑,尤其在脱欧后的世界,中国是不可或缺的伙伴”。


《新政治家》指出,在面对中国可能的反制时,英国比欧洲邻国“更脆弱”,而目前法国和德国还按兵不动,英国却已随着美国起舞。


BBC发现,中英贸易在去年达到历史新高,但伦敦和北京的紧张关系加剧,让曾经互惠的关系面临重大威胁。


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戴雨果教授则表示,中英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伙伴,妖魔化中国是某些政治家转移视线的武器。为英国的子孙后代,要与中国搞好合作。


《太阳报》注意到,在保守党政府内部,唐宁街和外交部存在“不同调”。在拉布和蓬佩奥进行“建设性对话”之时,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更担心中英之间的“经济战争”会“加深英国在疫情后的衰退”……


面对商界、媒体和学术界的呼吁,约翰逊会如何抉择呢?



01

从就业到消费,英国人受益多


受英中贸易协会(CBBC)的委托,咨询公司“剑桥计量”在7月21日发表了一份报告,用数字客观呈现了中英之间紧密的经贸联系,这份报告的内容也得到了英国工业联合会(CBI)以及《每日电讯报》等媒体的重视和广泛引用。


根据这份报告,中英经贸关系在英国本土创造了接近15万个职位,遍布旅游、电子、工程、建筑等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职位分布在伦敦以外。


CBBC总裁卢墨雪(Matthew Rous)评论道:


该报告为普通英国人在英中开放贸易关系中获得切切实实的利益提供了清晰的证据。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英国第三大出口市场,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出口带动了一系列产业发展,对华航运为英国出口商带来6万-8万个职位,其中一半的职位来自煤炭、交通工具以及电子产品三个产业部门。



中国旅客也带来英国旅游业的繁荣。去年,中国公民在英国花费了19亿英镑,其中7%来自中国游客。旅游业创造了1.6万个岗位,最大受益者是住宿业、零售和金融服务。


教育行业就更不用说了。去年,有12万中国学生在英国大学就读,比2014-15学年增加了46%。中国学生占了海外学生的四分之一,比欧盟学生的总和还多。中国学生赴英留学,支撑起了1.7万个就业岗位。


CBI总干事费尔贝恩还指出,中国的研发经费占世界的20%,“中国日益发展的智力资本不应被忽视”。


中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尽管仍在成长阶段,但在2016/17财年到2018/2019财年之间,已经创造了9000个职位。


除了就业,英国消费者也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切实的好处。


《每日电讯报》指出,英国人能够持续享受更高水准的生活,离不开更实惠的商品——中国提供的更低成本的供应链。


该报表示,英国产业对于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在疫情期间显然易见。在疫情影响航运的那些日子里,英国汽车制造商一度用旅行箱装着汽车部件,空运到英国。


一旦这种“依赖”受到干扰,英国消费者就要承受生活成本的上涨,在疫情后的经济衰退期间,生活将是雪上加霜。


费尔贝恩更指出,因为所谓“脱钩”而错过中国市场,只会给以英国的对手可乘之机,后者会迅速填补空白!



02

“脱钩”将伤害哪些行业?


《每日电讯报》细数了更多行业对中英双边贸易的“依赖”。


1

 制造业


英国制造业每年从中国进口价值460亿英镑的商品,仅次于德国。根据贸易团体Make UK的统计,65%的英国大型制造业公司从中国进口部件,在中小企业当中也有31%。


中国更是英国制造业第五大出口市场,每年产值达到183亿英镑。


Make UK警告:如果进出口受到干扰,英国制造业必然出现“大面积的中断”,而英国制造业占到英国经济的10%!届时英国必须从其他国家寻找部件,成本必然上升,而且必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汽车工业由于需要通过安全系数测试,大规模更换供应链更会让生产瘫痪更久。


在英国的制造业中,钢铁行业和汽车行业和中国联系最紧密。


英国钢铁公司被中国的敬业集团收购,此举将挽救3000个工作岗位。敬业集团还准备扩大生产,帮助英国钢铁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吉利集团旗下的LEVC在考文垂建了一座新工厂,专门生产电动汽车。该集团还获得了英国本土品牌Lotus的部分股权。


2

 房地产


《电讯报》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投资者就成为伦敦商品房市场重要投资力量,大部分新建项目都依赖这些投资者。


地产公司莱坊国际统计,2017年以来,伦敦房地产市场的最大海外投资者群体来自中国。莱坊的连恩·贝里表示,过去12个月,中国买家买下了伦敦市中心顶级房地产的3.6%。


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中国投资者的角色甚至更重要。海外房地产交易平台居外IQI表示,在某些项目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占了三分之一。


越来越多中国地产公司进军英国,包括富力地产、碧桂园、中渝置地。


有业内人士说:


如果中国买家离开了,伦敦地产市场会被彻底摧毁,项目会被搁置。


3

 公共设施建设



《新政治家》杂志引述荣鼎咨询的数据表示,中国在英国关键公共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已经超过了欧盟国家的总和。


中国对英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投资项目,是中广核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正在合作兴建的萨默塞特郡的欣克利角核电站。



他们还准备在萨福克郡建设另一座发电厂。


另外,中国准备在布拉德韦尔建设一座发电厂。


此外,中国主权基金中投公司拥有伦敦自来水供应公司泰晤士水务8.7%的股权,以及伦敦希思罗机场10%的股权;中投公司所在的一个联合体更买下了天然气公司Cadent Gas的61%的股份。


《电讯报》表示,如果中国退出这些行业,自来水、天然气的买家还不难找到,但要找到买家接管核能产业就不容易了


据英媒报道,目前保守党内就有呼声要求检讨中国在英国核能行业的投资。


4

科技



《电讯报》表示,半导体行业也是中英难以“脱钩”的一个部门。英国的半导体企业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目前由中国投资者所有。


此外,有很多半导体公司出口产品给中国。Dialog半导体公司称,去年,整个半导体行业在中英科技战中选择支持中国,因为这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英国决定在这个方面和中国“脱钩”,比如限制出口到中国,这会让很多英国公司干脆搬离英国,否则要面临很高的运营成本。


5

金融



金融是英国少有的对华贸易顺差行业,2018年对华销售额是3.59亿英镑。英国保险公司保诚集团等公司估计,中国储蓄和保险市场的一小部分就能大幅提升英国公司的收入。


如果中英出现贸易纠纷,可能就意味着中国市场大门向英国保险理财行业关闭。


汇丰和渣打等在英国上市的银行都在中国有很大的生意。“但他们现在面临着被国家领导的抵制英国公司的运动盯上的风险,这反过来又会损害股东的投资。”《电讯报》表示。



03

约翰逊面临重大考验


中国会祭出何种反制措施,目前还不清楚。英媒已经有各种估计。


《新政治家》杂志认为,中国的反制很可能会到来,因为华为禁令让中国人想起英国“作为前殖民者的一面;因此英国越强硬,中国越可能反击”。


该杂志认为,北京可能会让英国在华企业“经营困难”;也可能让中英自由贸易谈判的步伐慢下来;或者劝阻对英国的投资,劝阻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等等。


该杂志指出,鉴于中国对英国的投资,在面对中国可能的反制时,英国比欧洲邻国“更脆弱”,而目前法国和德国还按兵不动,英国却已经随着美国起舞


中国英国商会表示,希望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商不会受到英国政府决策的影响,而电信和科技业最有可能受影响。


BBC则引述中国学者的看法指出,相较于中英贸易,英国高等教育以及吸引投资方面受到的影响会是最大的。


无论如何,英国首相约翰逊面临重大考验:既面临中方的反制,又面临美国以及保守党对华鹰派议员的施压,要求进一步和中国“脱钩”。


消息人士向《太阳报》表示:


蓬佩奥目前对于英国的做法很满意。下一步,他希望英国进一步禁止字节跳动公司进入伦敦,这可以帮助美国建立一个全球联盟。



“这不是一场关于英国的决策。这是英国帮助(美国)再造‘平衡’。”该消息人士表示。


据《太阳报》引述政府内部人士的说法,相较于拉布,约翰逊在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的问题上更谨慎,因为他非常担心和中国的摩擦让本来受到疫情拖累的经济雪上加霜,尤其是失业率进一步攀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按《太阳报》的描述,虽然拉布比约翰逊更强硬,但他也并不是铁了心响应蓬佩奥关于“自由世界联合起来”制衡中国的呼吁。


拉布表示,英国政府不会被华盛顿强迫而采取强硬措施。他避重就轻地表示,没有“铁腕”的问题,“麦克(蓬佩奥)和我一直都有建设性对话。”




04

学者建言:不应妖魔化中国


英国学术界不乏理性的声音。


近日,英国保守党官网刊登了威斯特敏斯特大学中国媒体中心主任戴雨果(Hugo de Burgh)教授的一篇文章,强调中英可以成为全球治理上的重要伙伴。


文章表示,英国如果要参与全球治理,离不开和中国合作。无论是环境保护、限制核扩散,还是帮助非洲发展,中国的角色都无比重要。


戴雨果表示,要和中国合作,首先要真诚理解中国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中国对于占领世界没有兴趣”。


“我们需要承认,对中国的妖魔化,是某些政治家的一种武器,用来把注意力从自身的失败上转移开。”戴雨果此言特别指向某些“幻想中国崩溃的美国政治家”。



戴雨果指出,英国的情报部门多年来都表示,华为在英国的建设没有任何“无法管控的风险”。“否则,为何美国商业部在6月15日重新授权美国公司和华为合作呢?”


他表示,在外交上,英国一直根据国家利益,以灵活的标准和不同国家打交道。“我们不应该妖魔化中国,也不应该被其他任何国家利用。”


他指出:


“斥责中国,拒绝中国的投资,以取悦其商业对手,除了表明我们的无能和傲慢之外,没有任何效果,只会让英国在‘亚洲世纪’的长期繁荣愿景中没有立足之地。”


“我们的政府必须对中国采取战略性的方针。与中国合作,是对英国后代子孙的一份责任。”


文丨国际范Plus撰稿人 多恩


参考信息来源:Financial Times, BBC, Cambridge Econometrics, Daily Telegraph, CBBC官网, The Sun, New Statesman


本文为国际范Plus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


读完本文,您有什么想说?欢迎到留言区互动。


特别提醒:由于系统的新规则,新推送的文章容易被埋没。除了关注、星标我们,更重要的是请经常阅读我们的文章也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读者群及时收取新文章,参与互动。



(本二维码8月3日前有效,可到最新文章后获取新码)


往期精选


本文为国际范Plus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国际范Plus由几位中外资深媒体人带领国际团队打造。

联系我们:

微信号:littlesmart1978

邮箱:fuzhongwenhua@126.com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