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象未来|科技发展影响下的人类社会:数据凝视、爱情、自由、平等、世界和平

博古睿中国中心 博古睿研究院 2023-07-19


“想象未来”项目邀请科学家、哲学家、社科专家、作家和艺术家,对未来三十年科技的可能影响做出预测。我们希望能促进以证据为基础、以未来为导向的哲学和伦理思考。项目报告《科技与社会:三十年以后的人类》基于于2021年7月举办的第一次研讨会的内容完成,并尝试为未来构建设立三个基本情景,为我们想象未来科技社会提供基础共识与思想性预设。


本篇为该报告的第二部分节选。

点击文末推荐阅读关于技术发展的第一部分内容。

阅读报告原文,请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

中文:

https://rb.gy/swlsoj

English:

https://www.berggruen.org/activity/imagining-futures/


或者留言与我们分享您对在目前科技发展状态下未来三十年、五十年的地球的预想,我们将选出点赞最多、质量最优的三条点评赠送印制精美的纸质报告和2022年博古睿中国中心定制年历。




新兴科技方兴未艾,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科技化时代,人类已经成为改变整个星球的力量,正在用技术再造自我而走向科技智人。科技的未来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文明奥德赛。如何让我们的文明真正拥有未来,而不会由于技术的失控和滥用而失去未来?当然,更为深刻的问题是,是否沿着深度科技化这个方向,这本身就是一条让人类没有未来的去未来化之路?


面对这样一个可能的未来社会,我们必须保持想象力,并提前做好准备。这也是在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极度丰富的时代中哲学所能起到的关键作用——把各行各业生产出的知识整合、梳理,分析、批判,在感受和想象上构造完整的逻辑与故事,让可能的未来场景可感、可考。这与科幻等艺术的表现形式相似:用思想实验的方式,帮助当下的人类畅想未来,在一切还未被定夺的时候参与构建一种可能的、更良善的技术未来,让更多人对科技塑造社会有具身性感受、并对其有主观能动性地进行反思。


3.1 

数据凝视下的人:伦理跟进


在谈论技术滥用时,数据的制造与攫取,正成为当下、也必将成为未来三十年科技伦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社科院哲学所的段伟文研究员提出了所谓“数据凝视“的概念,即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们就是数据——各种信息记录和数字痕迹将我们的行为转换成了数据,我们成为了福柯笔下的作为新知识客体的可测量类型。而在这其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凝视和测量他人的权力。大多数人在数据化权力运作中,并不知道这样的过程如何进行,也不知道这些数据从何而来。


在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数据凝视下,产生了一种新的对人的治理方式或生命政治——软生命政治。就像在现实世界中人体表面的疤痕记录或昭示了曾经发生的暴力活动一样,在数据凝视之下的人们,甚至会留下“数据疤痕”。所谓数据疤痕:当数据成为人的新的皮肤,每个人与他人和某个地方的联系都会留下数据足迹,而其中有些不那么好或有嫌疑的数据,一旦留下印记便会被人观察到,且难以消除,就会成为数据皮肤上的无法删除和被遗忘的疤痕


在智能机器参与数据洞察和算法决策所的未来社会,能不能根据过去的数据和行为评分来决定人们当下的机会和未来的可能性,这是个值得思虑的问题。举例来说,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信息监测之上的,对道路环境与车内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高精数据收集与监控是其运行的前提条件,这对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带来的挑战其实是现有法律伦理无法简单予以应对的。如果说未来我们必将进入数据和智能监测社会,那么就不能不探寻一种新的社会契约,才可能在推动技术创新与控制伦理社会法律等风险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以上这些说明了,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颠覆性改变,难免导致那些对物质文化(技术)加以调节的非物质文化(伦理、法律、道德等)相对滞后。当某些技术驱动下的物质文化,如当前由数据智能驱动的数据智能监测文化发展过快时,现行的伦理法律跟不上,甚至落差不断加大,自然就出现了各种价值冲突、伦理抉择和法律碰撞。


哲学与科技伦理所关注的问题是,在技术、法律和伦理发展到进入新的稳定态之前是否能减少对人的伤害。为此,我们应该深入理解颠覆性的技术所带来的物质文化变迁,提前谋篇布局。


3.2

隐私、爱情、自由、平等:未来的可能


除了数据凝视,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的重要价值——隐私、爱情、自由、信念等等——都在面临被重塑乃至颠覆的可能。一批科幻小说家、艺术家对此给出了具象却深邃的思想实验,让我们切身地在当下走进未来,重思我们的各种重要性感受。



隐私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 2030年时,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在瞳孔里被植入名叫 “心灵之眼” 的晶片,只要一睁开眼,所见之物便会连接至云端,所有的行为都被监控和记录,执法机构可以随时调阅和查询。在电影对未来监控社会的想象中,人眼直接变成了摄像机,所看到的一切场景均可被记录、储存和读取,以及删除。——科幻电影《匿名者》


爱情

“自2023年发现灵魂粒子以来,灵魂诊所(Soul Connex)已帮助1500多万人找到灵魂伴侣。我们在全球有两万家诊所,只要一个测试就能发现灵魂伴侣。”如果现在有一款软件,只需要录入你的数据,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爱,你测还是不测呢?如果你发现这个灵魂伴侣,比原伴侣更适合自己,那要离对方而去吗?——科幻剧集《灵魂伴侣》


平等

北京市经过一场超大规模(共有8000万建筑工人投入其中)的城市改造,被打造成一座可以翻折变形的“折叠城市”。这座城市被人为划分为三个彼此隔绝的地理空间,这三个空间的城市景观迥然相异,其中分别居住着统治阶级(及其附庸,即助理、秘书或相关服务人员)、中产阶级(及其后备军,即在校大学生)和无产阶级。每当其中一个空间展开时,另外两个空间就会折叠起来,折叠空间的居民会在催眠药剂的作用下陷入休眠,不同空间之间的通道受到政府机关的严格管控,人员未经允许几乎不可能跨空间流动。——郝景芳,科幻小说《北京折叠》


真实

在近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渗透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已经从简单的视觉虚拟体验升级到脑神经系统的虚拟体验;直播领域中超级明星的直播节目为体验者带来了更加逼真的全方位体验;科技巨头搭建的直播平台通过可以直接穿过整个地球的中微子发送毫无延迟的感官直播,中微子通过转换器成为与人体脑桥芯片相连。体验者通过切开大脑的“小手术”植入一块带发射器的脑桥芯片并和各感官对应的脑神经相连,由此建立感官协调性体验到他人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好像是被妖魔附体了一样......我们会更加懂得共情吗?还是会抛弃皮囊,“永久地”以新的、可以自主选择的身份活在虚拟世界之中?——宝树,科幻小说《人人都爱查尔斯》


因果

因果业报是时刻存在的,但在真实世界中,因果链往往被隐匿在了复杂的现代性网络中,让我们看不清每个举动会对世界、对其他生命造成的影响。但在2050年,灵隐寺开发出了一种Lingcloud技术,能追踪计算出一个人一生所有行为的业报。你会重新反思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赚取“善果”从而替之前的自己赎罪吗?亦或者,你会抗拒这样的“生命量化加总”,坚守行动与自我裁量的自由?——夏笳,科幻小说《灵隐寺僧》


“中国百科全书”系列科幻作品


“中国百科全书”是夏笳创作的系列科幻故事,描述了在未来三十年后一位普通的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及其如何与科技交织,是以中国为主体的对未来困境的想象。该系列的灵感来自于博尔赫斯论述十九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金斯的文章,其中提到一部来自遥远中国的百科全书,具有奇怪的分类法和非同寻常的对东方的理解。


自我

当我们有了虚拟技术之后,进入其他的虚拟角色的过程就像是“数字降灵”。降灵,指把意识穿梭并附到其他肉体上。在虚拟世界里降灵,就像是在做法。把自己的意识放到他身上,而他又在这个数字世界里面可以做任何事情。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自我”,是人类在未来可能能轻易拥有的“超我”,他可以去打破时空与其他所有现实概念。——陆扬,艺术作品《DOKU 独生独死》


3.3 

冲突、协作与治理异同:国际关系的30年展望


除了科技对未来三十年的影响,国际关系的演进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考虑到大国争端与文明对抗的可能后果,我们更应在展望未来时纳入对当代国家建构、国与国之间合作与冲突逻辑的思考。


在北京大学教授查道炯看来,传统的国家概念界限明晰,有疆域、民族(认同、宗教语言、种族)和管理(货币使用、税收),不同因素之间互动组合,在过程中塑造出了国家。


全球化的进程使“国”的概念变得复杂。攻城略地不再是一国的最优选项,与他国共处并维护自身安全成了首要考量;劳力(也包括难民)、人才、信息的跨国流动让民族与管理方式多样化,均一的、决断式的管制思路可能不再适用;如果部分国民没有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全球化可能未必是决策者的最优选项,受选举政治影响,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浪潮随之兴起,再次动摇着“地球村”的交往秩序。



中西方在理解国家利益的构建和维护时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思维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认可的是“一团篝火”式的国家治理,他们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同思维方式、理政意见、利益诉求都应被扔进火堆中“共襄盛举”、越烧越旺。而在中国,国家的治理更像是牢固结实的金字塔,层层指挥,不能越级。各个级别上的人、团体与机构各司其职,把分内的事情做好,在大厦的各个位置按照事先分配的权责构筑国家利益。


两种治理思路的不同将带来从观念到实际政策的激烈碰撞,因为“外交”的核心就是设法让他方朝着己方的设计或偏好和方向行事。而当讨论进入非一方占有的“全球公域”(global commons)时,冲突会更加凸显。这时候,通过“信任建立措施”(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 CBM)与敌方(adversary) 表示善意或与交换信息,努力探讨、防范、解决国家间存在的偏好不确定性,就是国际关系构建的关键之处了。


目前来看,中外关系长期具有不确定性。中国缺乏参与六十年国际事务的积累,但拥有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抱负。发达国家在努力应对中国与其财富水平、综合国力差距的急剧缩短,逐渐把中国视为“体制性对手” (systemic rivalry)。技术的进步同样深刻加剧着这一不确定性挑战。因为科研有无止境创新的本能、资本有利润最大化的本能、企业有追求垄断的本能,而国家有管制的义务、自卫的本能。


未来三十年,国与国之间互动的目标(认理、认利、认罚?)应当被更多关照,国际秩序的经营需要更多基于共识的对话和基于相互理解的建设性互动。


3.4 

以承诺直面挑战


段伟文研究员强调,面对未来三十年科技社会的挑战,我们并非无事可做。


● 我们应当开具一份针对技术的质疑清单,在任何技术突破与创新发生之前问询:

○ 这项技术会有意或无意的削弱人类吗?

○ 能否进一步为人类造福?

○ 有没有意外且可能是灾难性的副作用?

○ 这项技术有没有赋予机器太多的权利?

○ 人类能否超越它还是会为之上瘾?

○ 人类是否需要为使用它而被迫升级?


● 我们应当守卫一种智能化时代的新人权,在智能升级的诱惑下保留:

○ 保持自然生理状态的权利

○ 不选择高效率方案的权利

○ 自行断网避免追踪的权利

○ 匿名和不让渡隐私的权利

○ 雇佣人类而非机器的权利


● 我们应当在自我改造中保持谦卑,在对技术创新的鼓励与乐观外:

○ 对社会改造工程的谦卑与审慎

○ 对无限制科技未来幻想的警惕


● 我们应当对国家间的互动关系有更本质的理解,在全球治理的视域里:

○ 协调国家建设外交工作的目标

○ 优化国际秩序的现实存在、议事程序、动议跟随、积极互动

○ 追求卓有成效的分歧管理

○ 在技术所带来的生存性威胁(existential threat)面前求同存异


可以说,我们面对一个太无胜算的未来。科技在形塑人类和世界,给我们所珍视的价值与既有的社会形态带来剧烈变化。我们需要通过承诺的策略来面对未来的挑战,找到一种新的社会契约,消弭无端的狂热或忧惧,培育具有伦理考量的未来想象。通过承诺,我们需要构造和谋划出新的技术信念,发展出具有反思性和责任感的共生理想,克服短视和敌意,对科技未来秉持一种多面向的“信”、“望”与“爱”。


3.5 

小结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技一直是一种突破性的力量。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从工业革命、绿色革命、计算机革命到数字革命、智能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为那些可以接触新技术的人打开了全新的生活世界,为有能力支付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人创造了更有效率的生活方式。


然而故事远没有完整。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伤痕式难以抹去的监控印记。隐私、爱情、自由、平等的价值还未被摸索清楚,就已经被裹挟进了技术异化的洪流里。我们渴望真实,却也渴望超越肉身限制,在后人类的赛博空间里遗留下存在主义式的迷茫与追问,身后不愿回去的现实里,满是那些被技术抛下的人。


走向三十年后,我们最好能有选择地给予技术通行证,把真实不虚的情绪与感知留给一个无可避免科技化却有人性、有道德、有公平的社会场域。同样地,在全球公共域里,国际交往需要更多共识与理解、善意与包容,技术向善应与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对共生共存的认识一起有机演进,创造一个真正安全、繁荣的未来。


# # #


我们将于下周发布报告第三部分:

想象未来|科技发展影响下的未来世界:几个基本场景


 点击阅读报告第一部分



项目主要参与专家(以姓氏拼音排序)


白书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宝树,科幻作家,译者

陈小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黄铁军,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刘晓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陆扬,独立艺术家

夏笳,科幻作家,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查道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祥龙,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报告撰写人:李治霖

项目策划团队:宋冰、展翼文、李潇娇、田馨媛



留言与我们分享

您对在目前科技发展状态下未来三十年、

五十年的地球的预想,

我们将选出点赞最多、

质量最优的三条点评,

赠送印制精美的纸质报告和

2022年博古睿中国中心定制年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伟大变革的时代。通过搭建全球对话平台、推动跨文化交流、促进学术与思想创新、打造新型治理政策,博古睿研究院致力于增进人类对这个变革时代的深度理解,培养和发展新的思想和理念,助力全球各机构、政策制定者以及公众应对影响人类的深刻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