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逻辑
第 24 期
作 者 简 介
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首席专家,北京市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研究会理事长,教育部和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代表著作:《历史选择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新时代中国发展理念》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研究》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研究》。
内 容 摘 要
[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继续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实践创新推动着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引领着实践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做出了三方面的重要理论贡献:一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崭新的时代观及其观察问题的新时代视野;二是立足于新时代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由来和基本特征;三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充分体现或展示了其深层逻辑即“中国逻辑”。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道路 中国逻辑
前 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 40 年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也经历了 40 个春秋。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自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新时代”已成为热词被广为关注和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三个划时代的贡献:一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新时代观和观察问题的新时代的视野;二是立足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三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充分体现或展示了“中国逻辑”。
郝立新教授优秀著作推荐
一、新时代观及其方法论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它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人表达了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方法论意义的时代观。
中央党校一角
习近平时代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沃土,凝聚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精华,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其科学方法论,高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成果,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思想精华, 科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它体现了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蕴含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凸显了以社会主要矛盾为依据的科学认识,展示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宏伟蓝图。一方面,新时代观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依据并深化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新时代做出了科学分析和科学判断;另一方面,新时代观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关切并追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安宁的理想目标,勾画出时代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美好未来。
首先,聚焦时代重大课题,把握时代历史方位。习近平时代观站在历史发展高度,审视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紧紧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概括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它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世界发展史的高度认识时代,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从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进程看,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 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看,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发生由跟跑者逐渐转向领跑者的角色转变,正在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和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迈向新的发展目标的新时代。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时代发展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贯穿于习近平时代观的一条红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核心价值目标。新时代是努力彻底消除贫困的时代,是努力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是努力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时代,是努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
中央党校一角
第三,关注社会主要矛盾,探寻时代发展动力。习近平时代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进程,及时把握实践新变化,准确反映新时代的特点,阐明了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正确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概括了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状况和人民群众需要得以实现的制约因素。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既揭示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推动力,也指明了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和发展着力点。
第四,洞察世界形势走向,拓展时代开放格局。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进程深刻影响着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深深影响着世界。在中国与世界的密切联系中把握新时代,是习近平时代观的又一重要特征。新时代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时代,也是为世界发展谋和平、为全人类谋福祉的时代。新时代是继续开放的时代。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宣示的主导价值理念; 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包括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一带一路”、通向世界的经济走廊,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观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为我们认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深邃而宽广的视野。一是坚持历史意识,新时代的概念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新时代,是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二是坚持人民史观,新时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是追求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和共画人民群众最大同心圆的新时代,它把实现人民的福祉和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以人民群众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三是坚持现代观念,新时代是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是继续面向现代化、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新时代,它确立了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的目标; 四是坚持世界眼光,新时代是继续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新时代,是中国继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是不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五是坚持辩证思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时代,是充满了矛盾、挑战、机遇、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新时代,是更加需要我们用辩证思维来观察、认识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新时代。
中央党校一角
如前所述,新时代的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运用辩证思维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是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进程及其 阶段的前提,是我们正确把握新时代特点的一个关键。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的认识经过了 艰难的探索,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时,如不及时把握这种变化,就不能正确调整或转移工作中心; 反之,当社会主要矛盾未转化时,如果发生误判,就会导致实践上的失误。1956 年,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判断,指出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和文化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可是,这一正确认识未能得到坚持,导致后来出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判,并在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文革”结束后,我们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重新回到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上来。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据这一科学判断,我们党制定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客观依据主要表现在: 经过近 40 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生产力整体上有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并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 时代。上述情况导致社会矛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日益多样化,变 得更为丰富和广泛,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 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需求仅用“物质文化需要”难以全面概括。二是制约日益增长的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因素,不再是单纯的“社会生产”因素,而是扩展到包含生产发展因素在内的整体社会发 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虽然发展社会生产仍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它不是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唯一关键因素。三是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地位发生了转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但是已经不构成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说其表述已经不能够完整地概括或科学地表达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是带动解决 各种矛盾的前提。可以说,牢牢抓住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抓住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牛鼻子”。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涉及结构性、合理性问题,包括发展中的结构、区域、领域不平衡、不合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内在结构的不平衡,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建设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表现在区域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东部西部之间的不平衡,表现在收入分配、教育、医 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而发展的不充分则主要是指发展程度和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创新动力不足、就业质量和机会不够充分、局部区域生产发 展水平滞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尚待提高、民主与法 治建设有待改进和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有待提高,生活和工作环境需要改善,等等。
中央党校一角
我们需要在“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中来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其重要表现之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社会的阶段性特点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记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仍然是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此外还需看到,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然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没有根本变化。无论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是对不同阶段的人民群众需要的概括; 无论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都反映了不同阶段对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应该看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不变,但抓发展工作的着力点发生了变化。
二、中国道路的由来与基本特征
中央党校一角
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展取得两大举世瞩目的成果,一是在实践上探索并形成了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在理论上探索并产生了中国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如何理解中国道路的问题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误解甚至曲解,比如有的观点就认为,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这显然是错误的。
改革开放开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1982 年 9 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经验。”[1]这段话可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典表述。经过 40 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道路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 “40 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2]这段话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始终坚持的主题; 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的结果。
( 一) 科学回答了中国道路从何处来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何而来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的恩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选择。中国道路产生于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产生于中华文明的发展。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道路是从历史长河中“自然延续”而来。从近代开始,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强劲冲击,在人类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该向何处去? 这是困扰着中华民族的“世纪难题”,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对此进行了一百多年的艰辛探索,才逐步找到了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 “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3]
中央党校一角
“回看走过的路”,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持续推进一以贯之的“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开辟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的历史使命,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压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统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使中国开启了“跨越式”发展的探索之旅。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经过几代人持续接力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践证明,“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5]中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开辟出来的。
“比较别人的路”,中国道路在同“封闭僵化的老路”与“改旗易帜的邪路”进行艰苦而持久的伟大斗争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也缺乏相应的理论准备,在认识和实践上走过一段弯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才逐步摆脱“封闭僵化”的束缚,逐步走出“封闭僵化的老路”。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封闭僵化”的内在危机,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通过休克式疗法走上了“改旗易帜的邪路”。相比之下,中国在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中顶住了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带来的冲击,顶住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冲击,依然朝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既定方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4]习近平同志后来也多次强调了这一点。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在同各种错误路线和错误观点进行持久的伟大斗争中产生的,这条强国富民之路来之不易。
“远眺前行的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有机结合中不断拓展新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 出“新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从 2020 年到 2035 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新两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中国道路前进方向上的目标任务,同时赋予中国道路以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
中央党校一角
( 二)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也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中国道路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等方面。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来理解什么是中国道路。
1. 从经济上看
首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 定下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 制经济存在结构上的功能差异,公有制经济主要集中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更多分散在基本生产供给领域,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大创举。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就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再次,打造全面开放的经济发展格局。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具有开放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面开放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
2. 从政治上看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一系列一以贯之的“伟大社会革命”中不断确立和巩固起来的。坚持党的领导与改进党的领导是有机统一的,坚持党领导一切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统一的。其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多样化的实现形式,比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等。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建立和发展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断健全民主监督问责制度,不断丰富民主参与的渠道,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实质贯穿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再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6]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二者破立并举,共同致力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我们国家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 从文化上看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作为历史起点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提。其次,坚持“三个面向”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聚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际问题,对破解现代性难题提供彰显中国智慧的思想观点; 面向世界,就是要敢于吸收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又要善于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面向未来,就是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在变革之中得以传承,在传承之中得以推 陈出新。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
蕴含的中国逻辑
中央党校一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新的飞跃。这一新思想及其产生过程具有一个鲜明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深深蕴含着“中国逻辑”。“中国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内在规律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时代进一步深化的深层逻辑。
人们普遍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这无疑是正确的。这里使用的“逻辑”一词,具有发展规律、内在联系、理论体系等含义。我们一旦深入思考和研究,便会发现: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得更为深层、更为独特的逻辑是 “中国逻辑”。这里所说的“中国逻辑”,既是指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价值直接统一的研究范式和立场观点,也是指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相关联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品格;既是立足中国自身发展实际的思维逻辑,也是关注中国与世界联系和发展问题的思维逻辑;既包含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目标,也包含着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价值追求。具体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国逻辑”至少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时代问题为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2006 年习近平同志曾经以马克思的这句名言为题写过一篇文章,收录在《之江新语》中。他说:“众所周知,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从而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以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为目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贯穿在整个十九大报告中,也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中,成为统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核心价值目标。新时代是努力彻底消除贫困的时代,是努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是努力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时代,是努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新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典范。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中的“共享发展”,直接表达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立场,共享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也在为世界和平发展、世界人民的安康幸福做出贡献。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和 “共商共建共享”的世界发展理念,既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笃信,也充分体现了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中央党校一角
(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伟大的理论来自于对伟大的实践的总结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产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实践是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也是世界发展史上独特的伟大创造。在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中国理论,既是对中国思想理论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思想理论的贡献。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给 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创造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种创造在 21 世纪中延续,并为理论创新不断提供鲜活的素材。习近平同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尊重实践,深入生活,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进程,及时把握实践新变化,准确反映新时代的特点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化的新特点,正确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
(四)以中国优秀文化为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深层、更基本、更厚重、更广泛、更持久的精神力量;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古代优秀文化,近代以来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同志的理论著述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身体力行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闪耀着中国先哲们的文化智慧和人文情怀,在发展理念、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方面强调文化的教化功能和育人作用。他还特别强调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他在 2005 年发表的《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指出:红船精神是革命精神之源头,这种精神就是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后来的革命精神之中,具有恒久的文化精神价值。从对 96 年前革命文化精神的源头追溯,到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殷殷嘱托,我们感受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五)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载体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独创思想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民族。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理论思维根基,这就决定了中国理论的话语体系要坚持以我为主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是否成熟,一种基于民族独创的理论体系是否成熟,重要的标志就在于是否形成了以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语言风格为主体和基础的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特色的话语体系。例如,“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基本方略”“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著中大量引用中国经典,等等。此外,习近平同志在行文和演说中,语言朴实,接地气;在国际舞台上,善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有的重要标识。坚持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决不是主张封闭僵化、自言自语、唯我独尊,而是主张在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话语的独立性,避免全盘西化。
中央党校一角
以上五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说明“中国逻辑”的内涵。不能把“中国逻辑”简单地理解为某种抽象的单纯的历史逻辑,也不能把它理解为某种抽象的单纯的实践逻辑或者某种抽象的单纯的理论逻辑。“中国逻辑”体现了历史、实践和理论在特定的中国时空中的有机的具体的统一。正是由于蕴含着这样的“中国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具有如此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具有如此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才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引领力。“中国逻辑”必定在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结合中不断延伸,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内核和决定因素。
参 考 文 献
[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1).
[3]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1).
[4]胡锦涛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2).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8.
End!
文章 |《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图文排版 | 思想先声编辑部
风景图 | 转自“大有公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