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世界潮流看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及其世界意义

思想先声 2023-08-2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了解更多
第64期

作者简介

杨金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传播史研究,著有《人的存在论》《重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研究读本》《杨金海论文选》等多部著作,主编国家出版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37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40卷、《马克思主义译丛》30卷以及黄枬森、姜椿芳、张仲实文集共34卷。目前正在主编的国家出版项目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100卷、《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200余篇。


  杨金海教授优秀作品展

前言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站在世界潮流发展的高度,从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的视角,认真总结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制度优势及其世界意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从世界潮流看中国道路形成之必然性

0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世界潮流的高度看问题,包括看待中国发展、世界发展问题。那么,近百年来的世界潮流是什么?我想,其内涵十分广博,但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人类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二是社会主义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其中包括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以及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潮流。这两个方面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道路正是中国人民积极顺应世界潮流并长期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


总体上说,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什么是现代化?从本质上讲,它是人类社会从传统自然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过程。马克思最早提出了现代化思想,尽管他没有用“现代化”这个词,但他在19世纪40年代写成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就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类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的过程。当然,现代化的含义也是动态的,其内涵在不断变化,而且从不同层面看也有不同含义。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讲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是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来理解的现代化。近些年来,我们进一步讲“新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则主要是从现代化的特点上讲的,其中,信息化是具有当今意义的全新内容。但无论如何,世界各国对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达成共识的,对现代化的追求也是百年来各个国家的共同诉求。


毋庸置疑,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最初是由资本主义推动的,尤以英国资本主义为典型。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在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方面曾经起过革命性的作用,包括推动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确立了自由贸易、等价交换原则和契约精神,开辟了世界市场,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冲破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等。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亦有着致命的缺陷,一是按照资本逻辑推进,不顾劳动人民利益;二是具有强烈的自发性,就像一匹野马,没有谁能够控制它的狂奔。所以,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走向反动,包括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疯狂侵略掠夺等,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今天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是资本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而肆意违反自由贸易原则的产物。


历史的发展必然要求有新的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设想。列宁领导下的十月革命胜利使这一理论变成了现实。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由人民政府自觉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严格管理经济,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但这种靠政治力量支撑的经济建设短期可以成功,长期来看却不行,因为它违背了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长此以往必然造成经济发展缓慢、人民不满,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国家解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是在吸取人类现代化历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探索,我们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成功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规律,也凝结着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团结进取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可以说,中国道路的成功是客观的世界潮流发展之必然,也是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必然结果。


中国道路的本质特点、宝贵经验和制度优势

02

从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的角度深入总结70年来中国道路的探索和形成历程不难发现,中国道路有着自己鲜明的本质特征。


首先,中国道路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有多种模式,如英美模式、德国模式、北欧模式等,但其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相同,均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等。中国道路则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由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同时形成了一套与此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其次,中国道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开放包容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最突出地体现在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提出并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上。这条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包括传统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包括新增加的两条内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这条基本路线也就是我们这些年经常讲的“六个必须坚持”,这是中国道路稳步发展的定海神针。



中国道路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上述“六个必须坚持”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关键。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若没有一个坚强的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就不可能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甚至会使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开历史倒车,苏联就是前车之鉴。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曾经极度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不可能成功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近代以来为什么帝国主义老是欺负我们,除了经济文化落后之外,“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应当说,在当今世界,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具有如此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政党组织是不多见的。


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是由其根本性质和本质特征决定的,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人民性,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发展逻辑的超越。二是自觉性,即中国道路是由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亿万人民自觉推动的,有一整套逐渐成熟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这就使得中国的现代化成为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自觉行动,彻底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三是务实性,即坚持“以经济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用政治的或意识形态手段解决社会矛盾,这是对苏联模式现代化的超越。四是包容性,即坚持全面开放,积极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同时,积极吸收借鉴中国历史传统中的优秀文明成果。这是中国道路能够彰显后发优势的重要保证。五是渐进性,即我国的改革开放是逐步推进的,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这就避免了苏联改革模式的弊病。六是跨越性,即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同时,在社会制度上跨越了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初级阶段的比较富裕的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四点。一是理论先行。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这成为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的先导。二是上下联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主要是通过自下而上进行的,而苏联模式的现代化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推动的。中国的现代化是党和人民相互促动的结果,我们党和政府主动实行的改革发挥了主要作用,同时,基层群众的改革和呼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刚柔相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不断规范化即刚性化,但又不断增强着柔韧性。如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刚性,我们始终坚持;同时,又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其弹性,这就是对基本路线的内容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四是增量改革。在不触动原有根本制度和人们既有的合理利益基础上进行改革。最典型的就是我们通常实行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政策。正是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给社会大多数成员带来利益,中国的改革事业才能够不断顺利推进。


进一步讲,中国道路有着深层的制度优势,这又包括两个层面,即制度的效能优势和结构优势。


首先,我国制度的效能优势相当突出,概括起来至少有四大优势。一是高效,即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制度运行效率很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建设的奇迹。这种高效发展的背后是制度运行的高效。二是稳定,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制度运行相当稳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没有大起大落。这是因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比较合理,决策体制运行高效、灵活,具有突出的防风险、抗震荡能力。三是和谐,即我国内部各种社会关系比较和谐。我国内部的民族关系、干群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讲是和谐的,尽管有一些矛盾,但没有发生过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那种激烈的社会冲突和暴力斗争。四是和平,即中国在现代化过程当中长期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西方许多大国在现代化过程当中曾有不光彩的历史,开辟殖民地、侵略他国,甚至发动世界大战等。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价值取向,包括我国传统文化价值,决定了中国没有也绝不会走西方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老路。


其次,我国制度的结构优势十分明显。这体现在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一是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经济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弊病,也避免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政府控制经济过死的缺陷。这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稳定发展的主要秘诀所在。二是建立了比较科学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在政党政治上,我们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制度,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这样就既保证了共产党执政的连续性、稳定性,又充分发挥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既避免了资本主义多党制的混乱性,又避免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一党制的集权性弊病。三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思想文化体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思想保证。在思想文化发展中,我们实行了“一元指导、多样并存”的文化发展方略,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各种思想文化包括各种宗教文化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方向的正确性,又使得各种文化能够相得益彰、繁荣发展。



中国道路所蕴含的世界意义

03

探讨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问题本质上是探讨中国道路的普遍性问题。这个问题研究好了,不仅能够为国际上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提供参考,也能够为推进整个人类现代化和文明进步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至少有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道路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和参考方案。中国道路昭告世人,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西方模式,还可以有其他道路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为此,人们应当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国也应当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反对在现代化道路选择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道路也表明,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民政党和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家大多曾经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多重压迫,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若没有一个坚强的、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和人民政府是不行的。中国道路还启示人们,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经济、政治制度。发展中国家大多曾经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所以,在民族解放任务完成之后,还应当进一步深化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制度,使人民从社会关系上和思想上彻底摆脱封建主义、殖民主义束缚,彻底实现民族独立,真正从政治上、思想上站立起来。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中国道路还表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包容性发展逐步实现现代化。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经过典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所以其现代化必然是跨越式的发展,这就需要发挥后发优势,实行全面开放政策,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第二,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而言,中国道路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中国道路证明了一条真理,社会主义没有定于一尊的模式,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来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道路。某一种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失败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全盘失败,社会主义在创新发展中一定能够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取得成功,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先进政党的领导,同时,要把社会主义作为科学来对待,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遵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要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大潮,遵循经济全球化规律,通过包容性发展达到强国富民的目标。


第三,中国道路对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道路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行得通的,搞得好还会有很大优越性。西方发达国家应当接受中国道路成功的现实,并深刻反省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局限性,自觉破除“西方中心论”,避免西方现代化叙事的独断主义,摒弃傲慢与偏见。西方发达国家还应当明白,世界经济中心是会转移的。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古代世界的经济中心是地中海沿岸;近代是大西洋两岸;未来则是太平洋两岸。今天,太平洋经济中心时代正在到来,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西方发达国家应当认清世界大势,主动适应世界潮流。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曾侵略掠夺过很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应当自省并自觉回馈于这些发展中国家,首先应当尊重这些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并支持和帮助他们实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而不应当继续对他们施行霸权主义,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人。发达国家应当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努力构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宗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总之,中国道路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代表着一种崭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制度,蕴含着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文明形态,占据着世界文明进步事业发展的科学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充满着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建设性正能量,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引领当今世界潮流的重要力量。认真总结好中国道路的特点、优势和经验,不断发扬光大,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国,就一定能够为促进美好世界建设作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




文章|《江海学刊》2020年第3期

      图片|大有公社微信公众号

编辑|思想先声编辑部

审核|思想先声编辑部

戳”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前沿文章,我们一起进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