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预防中风 别忽略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
中风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其中年龄、性别、家族史、人种属于不可控的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缺乏锻炼、吸烟酗酒、肥胖、代谢综合征、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危险因素属于可控的。因此,预防脑中风,首先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1、控制体重,坚持适度锻炼,建议每个星期3-5次,每次40-60分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脚踏车或其他有氧代谢健身活动。
2、戒烟、适量饮酒。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以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及加速动脉硬化。而酒精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包括升高血压、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心律失常和降低脑血流量等引起中风。
3、饮食方面,多吃蔬果、深海鱼类、坚果类、禽类、豆制品;猪羊牛肉每天的摄入量不能超过5%;另外,减少动物油、不健康油的摄入量,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全脂奶、奶油、乳酪、肥猪肉、油炸食品、速食、奶精等)也要小于5%;同时要减少糖类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量。
4、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大便通畅,保持健康的心态。
5、避免用力过猛,避免快速、大幅度体位变化。某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将使血压突然升高,而致中风突然发生。突然的体位变化可以引起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脑血供发生障碍,重者可诱发中风。
6、减少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驻留。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长期慢性缺氧导致血液中红细胞增多,血粘滞度增高,诱发中风。
7、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防暑。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高温易导致血压波动、情绪紧张、血黏度上升、睡眠不好,而这是脑中风的四个重要诱因。
8、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血液常规化验及血液生物化学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采取处理措施。
发生脑中风的病人一般表现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对减少合并症,维持生命体征,防止病情加重十分重要。那么,发生有人脑中风后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1、当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呼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应让病人平卧,尽快拨打120。
2、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
3、松开病人衣领,去除假牙,呕吐的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
4、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木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5、在尚未明确诊断是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时,不要急于用药,因为两者用药是完全不同的。
6、在送病人去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动。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送医途中,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7、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应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此时应让病人静卧,并可安慰病人,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进一步下降而使缺血加重。
8、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
9、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应尽快拨打120请救护人员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 信息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综合人民网、南方日报、金羊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了解更多!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ID:gzws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