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中考压力大,初三男孩把自己头顶拔秃了!

崔英 广州卫健委 2020-11-13

自然脱发变成秃顶的人

不在少数

他们的心酸

是毛发旺盛的人不能理解的

但是....故意拔头发

最后让脑袋成为

“秃发之地”的人却是极少见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  崔英医师

近日,广州某医院接诊了

一名秃顶的15岁初中男生

他的头发并不是自己掉的

而是自己拔的……


15岁的初中生阿亮,是一名即将要中考的考生。从初二开始,阿亮无意间发现,拔头发竟然能让自己感到轻松,于是上学压力大或紧张的时候,他就拔头发放松自己。慢慢就成了习惯,虽然后来他意识到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

现在已经发展到,出现了硬币大小的“斑秃”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经医生诊断,阿亮患的是一种名为“拔毛癖”的心理疾病。当时家人就发现阿亮有拔头发的习惯,曾带他到心理科诊治,通过四次沙盘治疗曾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后来阿亮的父亲认为请假来医院做治疗耽误学业,便暂停了阿亮的治疗。

但是升入初三后,伴随着学业的压力和家人期望的增加,阿亮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拔毛癖又一次复发了而且比以往更为严重!


(网络资料图△)

听说过抑郁症、焦虑症

但“拔毛癖”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疾病?

拔毛癖:强迫症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

广医三院精神医学科崔英医师介绍,拔毛癖即“拔毛发障碍”,属于心理强迫及相关障碍,可以理解为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拔毛癖多见于青少年,女生较男生更容易受该病影响。

拔毛癖的主要表现就是毛发缺失,患者通过拔毛发释放紧张感,拔完就会感觉到轻松、愉悦、满足的感觉。有些患者不止拔头发,还会拔眉毛、拔睫毛,甚至还有将所拔的毛发吞食的情况。拔毛发的行为多在沉思、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因为拔毛癖带来毛发的损伤,多数拔毛癖患者就诊于皮肤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疾病。

崔英介绍,从心理学表现上,拔毛癖患者往往伴有焦虑、紧张、精神压力大或强迫症状,然而,目前为止,拔毛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引起拔毛癖的原因可能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但家庭亲子关系处理不当可能是很重要的致病因素”崔英介绍,就像案例中的阿亮,父母对孩子管教非常严格,孩子的心理一直处在高压状态。

家长放松对孩子的控制

有助于减少青春期叛逆

“拔毛,其实可能是一种潜意识的反抗”崔英认为,11-12岁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一个时期,即俗称的青春期。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时候,如果父母过于严厉或是家庭不和谐。那么孩子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反抗情绪,例如与父母激烈争辩。而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可能表面的反抗情绪不明显,就会转而出现反抗行为,而有些反抗行为是比较隐形的,如拔毛、咬手指等。

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放松控制。崔英建议,在孩子8-10岁即从他律转为自律的重要时期,家长就要开始渐渐引导孩子管束自己,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只让孩子学习;同时家长放松对孩子的控制,这样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叛逆情绪及行为。



建议

发现孩子异常行为

及早到心理科咨询

很多家长对到精神医学科就医有所抗拒,但对于“拔毛癖”一类的患者来说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崔英建议,孩子出现明显的拔毛行为,或者是其他类似“反复检查,反复核对”的行为,就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强迫症的倾向。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专科的心理门诊进行心理评估,寻求有效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


目前,广医三院精神医学科开展了沙盘治疗,拔毛发障碍或其他强迫障碍可以通过沙盘治疗或家庭治疗改善。沙盘治疗在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的空间里,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沙盘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游戏”。通过沙盘游戏呈现、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唤醒个体潜意识与躯体感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的认知进行重构,进而激活自身的治愈与康复因素,促进其心性的修养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

中考期间

希望家长们给孩子适当的激励

减轻孩子的压力

同时也希望考试的孩子们

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通讯员 | 白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