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线故事 | 24小时不停歇!他们为“外防输入”全程健康护航

荔卫宣 广州卫健委 2020-11-13

往期荐读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做了穿刺活检,病情瞒不住了,他可能会一直坚持下去“疫”线故事 | 投身抗疫一线,他新鞋仅穿了87天便被磨破了鞋底...


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形势严峻,防控境外疫情输入成为了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在广州市荔湾区,有这样一群医务工作者,他们日夜兼程,24小时轮班上阵,全程参与入境旅客转运、集中隔离工作,严守“外防输入”关口,为入境旅客和辖区群众健康护航。


24小时轮轴转运

他们是境外返穗人员的“摆渡人”




梁智伟是荔湾区中医医院的一名医生。在3月初,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他加入了荔湾区的入境旅客服务专班转运组,成为了荔湾区首批参加该转运组运作的人员之一。


▲荔湾区中医医院梁智伟医生(左二)协助入境旅客登记资料


“旅客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行动”。在参加转运工作的半个多月里,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外,梁智伟基本上是全日无休的工作。转运专班目前每天都有多个车次来回于广州白云机场和荔湾区的集中隔离场所。


作为专班的医务人员,根据工作安排,梁智伟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出车的任务。曾经有一次,他下午5点才下班,6点回到家,吃完饭稍作休息,第二天凌晨2点又再次从家出发奔赴工作。虽然工作间隙有短暂的休息,但是梁智伟脑海中的弦也是时刻紧绷着,随时待命,准备着下一次的工作。


▲荔湾区入境人员服务专班转运组工作人员


在荔湾区的入境人员服务专班转运组,像梁智伟一样医务人员共有约30人。他们与公安、翻译和车长组成转运“四人小组”,共同守好入境旅客从落地到隔离的“关键一环”。


转运工作需要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等防护装备。整个转运的过程中,他们既不能喝水、也不能进食,还要忍受防护服带来的闷热。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全程耐心地为入境旅客提供服务


从为下机后的旅客登记资料、测体温、安排转运大巴、安抚旅客情绪、讲解政策、协助搬运行李、到最后和集中隔离点交接,“一条龙服务”,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在转运组,他们不仅仅是医务人员,还是信息登记员、心理辅导员、政策解答员…… 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全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转运组工作人员正协助入境旅客搬运行李


14天集中隔离

他们是辖区内第一道关口的“守门人”




将入境旅客转运到集中隔离点,并不是入境旅客服务的终点。100多名医务人员在荔湾区的各集中隔离点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接待到来的入境旅客。同转运组的医务人员一样,不管是凌晨2点、4点,还是任何时间,只要班车将旅客转运到达,入驻集中隔离点的医务人员马上开展工作


▲3月23日凌晨2:28,荔湾区某集中隔离点迎来当天的第一批旅客入驻,驻点的医务人员早已守候在此,随时准备开始工作


荔湾中心医院江勇,一位有着23年党龄的党员,是这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队伍的一员。虽然他已经年过半百但老骥伏枥,疫情抗战面前当仁不让,尽显医者仁心和党员初心。


江勇负责的是境外返穗人员到酒店后的接待工作,包括协助办理酒店入住、派发资料、采集信息、测量体温、咽拭子采样检测等。对每一位转运到集中隔离点的人员,他都一一耐心服务,厚厚的防护服,常常一穿就是大半天。


收集好信息后,他还需要及时把资料送到集中隔离点5楼的文职人员临时办公处汇总整理。集中隔离点没有电梯,他只能一层一层地爬上楼去。


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一口气爬上五楼,也难免会喘口大气;对55岁的江勇来说,身体的负担就更重了。高峰期一个晚上有多达100多人转运到此。


为了尽快缩短整个转运流程的时间,江勇每收集好一批资料,就尽快的送到五楼,让下一步的工作人员尽快整理。对于这样一趟一趟地传递,甚至通宵达旦,江勇没有一句怨言,还乐观地表示,爬楼梯正好可以锻炼身体了


随着入境人员的增多,在荔湾区卫生健康局的统筹安排下,荔湾中心医院需要同时负责2个集中隔离点的医学观察工作。该院党委马上抽调大批精兵强将,加入集中隔离战疫一线。荔湾中心医院党委书记何敏、副院长吴炜戎到集中隔离点靠前指挥;经验丰富的吴冬冬医生搭档赵云医生强强联手;在前一个集中隔离点顽强作战的护士长杜敏莹、刚从口岸转回的护士长卓志芳姊妹花不顾疲惫齐上阵;支援毕节医疗扶贫归来的祁风主任坐镇,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儿;抗疫一线明星科室门急诊党支部党员钟伟平医生,下班后继续转战集中隔离点;数十名医院行政文员踊跃报名支持酒店资料整理和数据统计工作。


▲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让驻点的医务人员脸上留下了一道道压痕。图为刚参加完口岸转运工作,又准备马上投入到集中隔离点工作的护士长卓志芳


众多无名英雄时刻奋战在荔湾的抗疫一线荔湾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骨伤科医院、区口腔医院、区疾控中心、广钢医院、广州润博医院等数十名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日以继夜、不惧风险,高质高效落实入境人员信息采集、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健康观察以及车辆场所消毒等系列工作,为严防境外输入性疫情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晚上10点多,荔湾区疾控中心的消毒“守夜人”准备出发前往定点隔离场所消毒。他们的消毒工作为入住人员提供了安心保障


不顾狂风暴雨连夜奔波

他们是战“疫”背后的“暖心人”




3月26日,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第8号通告,要求自2020年3月27日6时起,从广州地区口岸入境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含中转旅客),目的地为广州市及广东省外的,全部就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而根据广州市政府新闻办25日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显示,未来一周入境航班约180个,入境旅客将超过30000人。这意味着纳入集中隔离的人员将大大增加,防控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从3月份起,基本上每天都有入境人员从机场转运到荔湾区,每一位人员都需要妥善的安置。为了做好境外来荔人员的集中隔离工作,荔湾区卫生健康局医政科科长、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副组长张庆灵这一个月来就一直为准备集中隔离场所和组织医疗人员队伍而奔波


3月27日晚,一场大暴雨席卷广州。荔湾区卫生健康局接到通知,第二天将有200多名入境人员转运到荔湾,需要紧急增加集中隔离场所,但这时场所却还没有着落。


张庆灵和区文广旅体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找房4人组”,在狂风暴雨中连夜奔波。他们走遍了辖区内大大小小的酒店,只为了给到荔湾的入境人员提供一个妥善的集中隔离场所,让集中隔离的人员安心隔离,也让辖区的居民可以安心生活


荔湾区地处广州市中心,陆地面积仅59.1平方公里,在全市各区面积中位居倒数第二。辖区内的酒店大多规模较小,要找到符合隔离场所规范要求的酒店并不容易;遇到了合适的酒店,酒店业主顾虑到是要作为集中隔离场所,大多并不同意,还需要防控工作人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沟通。


筹备集中隔离场所的过程,不仅考验着“找房4人组”的脚力,还考验着他们的心力、脑力。经过连夜奔波,连番沟通,3月28日上午,终于确定了新增的集中隔离点;随即,迅速组织区内医疗机构选派医务人员入驻、区疾控中心开展消杀;下午3点,新增的集中隔离点已准备就绪,为当天即将到来的入境人员提供好入住和医疗保障。


在这场“外防输入”的硬仗中,荔湾区卫生健康局党组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党员突击队,让党旗在集中隔离一线高高飘扬;局党组书记多次到集中隔离点调研慰问,提振士气,凝心聚力。


为保障前线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荔湾区卫生健康局组织专题培训,加强专班工作人员医学指导和健康知识宣教,提供心理咨询和医学干预;统筹协调入境人员服务专班防护物资和急救药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轮休;每日统计防控物资消耗、需求,合理调配物资,通过多种渠道,保障防控物资储备;局工会向各集中隔离点派发牛奶、饼干、方便面等慰问关怀品,为战“疫”一线提供暖心保障。


▲荔湾区卫生健康局党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让党旗在集中隔离一线高高飘扬。图为荔湾中心医院所入驻的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正在进行资料整理和数据统计工作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们也是战“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面对疫情,他们冲锋在前、无私奉献,24小时不停歇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坚决守好“外防输入”各道关口,为守护健康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大家都在看...




驰援手记 | 卢慕荣:与17年前一样,她在最后的战场“粤”战越勇

驰援手记 | 何欢:驰援武汉第48天,我们继续坚守!

关注 | 李婷婷:不分昼夜!航班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行动

来源:荔湾区卫健局

通讯员:李致媛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致敬每一位坚守抗疫的逆行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