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 | 输液好得快?这可能是一道“送命题”...
一看到孩子咳嗽、发热,就找医生说:“医生,给孩子输液吧,想让他快点好。”
吃了几天药没见好,找到医生说:“医生,给孩子输液吧,吃了几天药还不见好。”
很多人认为
“不打吊瓶病难好,输液一次病就跑”
为了孩子“好得快”
都会要求“输液”
却忽视了输液的种种危害和隐患...
😥😥😥
你知道吗?
输液输液产生的快速过敏反应
有可能造成过敏性休克,甚至会危及生命
输液过快或者浓度不合适
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肺部水肿,
而且还可导致药物中毒...
1
为何说输液风险很大?
答:输液风险大,主要是由于使用输液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高于其他给药途径(口服、肌注)。
输液产生的快速过敏反应有可能造成过敏性休克,甚至会危及生命。输液等于直接把身体原来封闭的静脉开放了,容易把细菌、病毒引进血管里,造成健康隐患,增加感染的风险。
2
使用静脉输液有哪些危害?
答:
⑴
静脉输液输注量较大,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可造成血管栓塞、诱发静脉炎、肉芽肿形成,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甚至死亡。
⑵
输液可引起热原反应,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等。
⑶
输液还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如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局部刺激、溶血反应、容量负荷等,注射的品种越多、疗程越长,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也会增加。
⑷
输液速度过快、浓度不合适,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的液体和药物,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肺部水肿,而且还可导致药物中毒,甚至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儿童不要轻易使用输液,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输液,危急重症除外。
3
家长如何配合防范输液风险?
答:
⑴
医生开输液时,问医生开的是什么药,这些药的作用是什么。如有药物过敏史和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要主动告诉医生。
⑵
在药房取输液相关注射剂时,问药师这是什么药,治疗什么病,了解药品相关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后,再交给护士。
⑶
护士打针前,询问护士输注时注意什么,同时核对患儿姓名。
⑷
不得擅自调整输液速度。输液的速度是根据药物的特点和安全性而设定的,不能随便更改。
如果随意将速度调快,液体大量涌入血管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很多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容易发生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⑸
注意输液不良反应。输液的操作是直接开放静脉,药物本身及输液操作都可对患儿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如果输液中出现冒汗、心慌、呼吸困难、发抖、高热等反应,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
静脉输液适用于什么情况的儿童?
答:
⑴
年龄小的儿童,因其口服给药难度大、体液含量比例高、体液平衡调节能力差,因此静脉输注药品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年龄较大的儿童则推荐口服。
⑵
危重新生儿,静脉给药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是救治危重儿童较可靠的给药途径。
⑶
严重、紧急疾病,口服药不能快速治疗或缓解疾病的。如急性肺炎、休克等口服用药起效慢、效果不明显,需输液治疗。
⑷
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食时。如昏迷、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无法正常进食,只能通过输液的方式进行营养的补充及药物的摄入。
⑸
必须经过输液给药的特殊药物。
5
输液时家长如何监护患儿?
答:
⑴
输液瓶上应有患儿的姓名、药品名称与剂量等,输注前,家长可配合核对是否患儿的用药。
⑵
输注过程,密切观察患儿的用药后反应,如出现异常,马上通知护士停药。
⑶
输注时,配合检查输液溶液内有没有不溶性颗粒,药液是否出现浑浊、结晶、颜色改变或其他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须通知护士立即停药。
⑷
输注期间应严格保证药液及输注的无菌,所以不能用手触摸输液系统。
⑸
输液期间不应离开病房,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后不能及时处理。
6
可否把1天的药集中1次输注完?
答:不能。因为每种药物一天的给药次数是根据药物的代谢、消除特点并经过严格、规范的临床研究后确定的,有些药可以一天用药一次,而大多数药物需要一天2—4次甚至更多次用药。
只有按照规定的给药次数用药,才可获得应有的治疗效果,并且保证安全。家长不可以为了方便,要求医生或护士将1天的药集中1次输完。
大家都在看...
✦小儿用药 | 保存不当竟会增加毒性!药品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别用...
✦小儿用药 | 1岁多的宝宝误降压药后昏迷不醒!这些知识“药”知道...
✦小儿用药 | 稍有不慎易发生中毒!这些常备“非处方药”你该了解...
来源:《儿童安全用药问答》(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点“阅读原文”查看“儿童安全用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