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注意 | 这5个危险因素会促使细胞癌变!预防试试这样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普中国 Author 曾心月

2023年3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中华肿瘤杂志》上曾发表了一篇文章《2016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公布了 2016 年我国总体发病率前 10 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肿瘤、胰腺癌


其中:


· 女性发病率前 10 位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子宫颈癌、肝癌、子宫体癌、卵巢癌、脑肿瘤

· 男性发病率前 10 位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癌、脑肿瘤



这5大危险因素促使正常细胞癌变


虽然确诊得了癌症是很突然的一件事情,但癌症的发生却不是突然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 10 年至 2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在外界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之下,才能完成这个演变。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诱发癌症呢?除了不可控的遗传因素外,老龄化也是促使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还指出,其他能够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还包括:


1、行为因素


如:主动吸烟、二手烟暴露、饮酒、缺乏锻炼等。



2、感染因素


如:幽门螺杆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嗜T-淋巴病毒 1 型、人类疱疹病毒 8 型、华支睾吸虫等。


3、饮食因素


如:水果、蔬菜、膳食纤维、全谷物摄入不足,红肉、深加工肉类和腌制类食品食用过多,摄入被黄曲霉毒素、砷等致癌物污染的食物和水等。


4、代谢因素


如:超重/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5、环境因素


如:职业危险因素暴露、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暴露、电离辐射及紫外线过度照射等。


好消息是,上述 5 种危险因素都是可防可控的!


不同癌症如何预防?建议这样做


癌症并非不可控制,我们并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路嚣张地攻城略地。恰恰相反,癌症是一类可防可控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 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

  •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所以,只要我们实施癌症的三级预防策略,就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概率、延缓癌症的发展速度,并且减轻癌症带来的疾病负担。癌症的三级预防策略是指:


1、一级预防


指病因预防,尽量避免或减少危险因素暴露,降低癌症发病风险。


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与癌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时接种疫苗等措施,我国约有45%的癌症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一级预防措施


中央空调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测,使用专业的消毒剂,防止空调内积攒的一些病菌和螨虫造成呼吸道的感染。


  • 戒烟


我国约有1/4的癌症引起的死亡与吸烟有关,因此,戒烟是最经济也最有效的防癌措施。吸烟者应当尽早戒烟,电子烟也不能吸。好消息是,无论何时戒烟,都会大大降低个体的罹患疾病和癌症的风险。不吸烟者也应当尽量远离二手烟、三手烟暴露的环境。


  • 远离致癌病原体


我们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预防肝癌、子宫颈癌。


同时避免过早性生活(初次性行为小于16岁,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减少高危性行为,预防子宫颈癌、口腔癌、阴道癌。


也要避免接触疫水(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疫水,接触疫水是感染血吸虫病的唯一途径),勿食钉螺(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预防由血吸虫病引发的前列腺癌、膀胱癌、肝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


且不要口对口喂养婴幼儿,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预防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在内的消化道癌症。


  • 限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要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要超过15克,且儿童、少年、妊娠妇女、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是一滴酒都不应该饮用的。


  • 保持健康的体重


我们应该通过适度运动及合理的膳食模式,将体重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021)》中规定的中国成人的体重分类标准是:


1. BMI<18.5 kg/㎡ 为体重过低;


2. BMI 在 18.5~23.9 kg/㎡ 为体重正常;


3. BMI 在 24~27.9 kg/㎡ 为超重;


4. BMI≥28 kg/㎡ 为肥胖。


注:BMI=体重/身高²(kg/㎡)。



  • 适度运动


《全民健身指南》推荐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或75分钟的剧烈体育运动。中等强度的活动包括快走、骑自行车、做家务、园艺、慢速游泳和跳舞等;剧烈强度的运动包括跑步、快速游泳、快速骑行、有氧运动、打网球等团队竞技等。


  • 合理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们:


采取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食用坚果;
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腌制、加工肉制品;
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
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不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或者食物组一定可以有效预防癌症,避免任何特定的食物并不能消除癌症风险。



  •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暴露


我们也要加强室内通风,选用安全环保的装修材料,减少厨房油烟的暴露,可有效预防肺癌等癌症。


  • 其他


加强职业防护,防止过度电离辐射和曝晒。


2、二级预防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癌症治愈率和生存率,降低癌症死亡率。


二级预防措施


《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指出,并非人人都适合癌症筛查,为避免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癌症筛查应在高危人群中开展。


在高危人群中筛检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患者,从而对癌症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达到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国际公认的适宜筛查的癌种包括: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颈癌。


而我国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以及广东、广西地区高发的鼻咽癌,均已列入我国正在开展的人群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


因此,上述 10 种癌症要提早筛查,推荐使用的筛查方法如下:


上下滑动,查看

在表面健康的一般风险人群中,也可以运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可能发病的人与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成人女性和男性在各个年龄段建议做的筛查如下:


  • 成年女性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


制图:曾心月

  • 成年男性癌症筛查推荐时间表


制图:曾心月


此外,《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指出,在表面健康的一般风险人群中,当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时,可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信号,应当引起重视,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这些症状包括: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或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异常感觉,如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出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3、三级预防


指通过合理治疗和康复,缓解癌症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如果我们采取积极预防和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实,早期癌症治好的概率很高,癌症发现得越早,治好的概率就越高。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多数早期被发现的癌症,比如早期的肺癌、胃癌等,通过以手术为主的方式,视情况在手术前或手术后配合辅助治疗,是有可能争取治愈的。


而晚期被发现的癌症,治愈起来更困难,也不等于都不能治愈。自从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治疗手段出现之后,不少晚期癌症患者也有可能争取治愈,有的癌症晚期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实现较长期的带瘤生存,从而将癌症变成一种慢性病。


三级预防措施


癌症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也可以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式。


癌症患者治疗癌症须前往正规医院,不要有病乱投医,也不要相信民间偏方和虚假广告,以免延误了病情,浪费了钱,还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此外,癌症患者的身心状态很重要,应做好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情绪、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平衡膳食、适当锻炼、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科学地预防癌症,就要从现在做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与癌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时接种疫苗,定期进行体检、筛查。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长期拥有健康。


参考文献:

[1]《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3.3

[2]《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科普版)》,国家癌症中心,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2020.10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

[4]《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9

[5]《全民健身指南》,国家体育总局,2018.7


本期封面:


源:科普中国

编辑:大然、小范  责编:邹向东


更多健康科普内容

敬请关注“广州卫健委”视频号



往期回顾



提醒 | 台风天这些健康隐患请注意!饮食宜清淡,别忘除暑湿→
揭秘 | 长期喝咖啡让小肚子难减?真相是……
知多D | 脚痒不一定是“脚气”,但“脚气”也不只长在脚上……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记得“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