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魔怔化的全球意识对抗

智sir 智先生 2023-06-08
俄乌上空的炮火阴霾已经持续了十多天。

从最初的震惊困惑,然后抽丝剥茧地解读,到如今的日常打卡围观,看看双方谈判的实际进展到哪了,是否影响到A股的稳定跳水。

西方国家围绕俄罗斯的一系列制裁,我知道这几天出现了许多新段子,什么制裁俄猫、禁止俄罗斯橡木参与「欧洲年度树木」的评选等等,这些大家调侃一下也就过了。

真正要留意的是,俄罗斯为我们预演的行动中,西方世界的极限施压究竟会做到什么程度,这才是我们应该高度警惕的。

先是散兵游勇的争相呼应。

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欧足联、国际羽联、国际乒联、国际滑联、国际田联、欧排联......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参与各项比赛;

撤销普京在内的三名俄罗斯官员的奥林匹克勋章,撤销普京的跆拳道荣誉九段称号;

文化和学术领域,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取消在俄上映新片,奈飞封锁俄罗斯用户,欧洲电影奖踢出俄罗斯影片,戛纳电影节拒绝俄罗斯代表团访问;

国际数学大会取消在俄罗斯举行,德国关闭与俄罗斯合作的太空望远镜,国际肿瘤互助组织「肿瘤警报」停止与俄罗斯所有合作,明确违背「希波克拉底誓言」。

接着将抵制风气蔓延到个体身上。

在联合国总部,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驱逐12名俄罗斯驻联合国外交官离境;

澳大利亚一个访谈节目在讲到乌克兰问题时,一个俄裔男孩提到「乌克兰纳粹屠杀平民」一事,被主持人赶出现场;

“你在这让我不舒服,我必须要求你离开”

在西方的俄罗斯人艺术展览、音乐会、芭蕾舞团演出被取消、抵制,多名俄罗斯学生被欧洲大学开除;

号称永久中立的瑞士,冻结普京在内的多位俄罗斯高官资产和部分俄罗斯企业资产;

德国没收了俄罗斯富豪价值6亿美元的游艇,意大利不甘示弱,没收俄罗斯富豪1.4亿欧资产,私有财产权神圣可侵犯。

这直接导致全球富豪群体的持续性恐慌,今天是俄罗斯商人遭殃,明天会不会轮到自己国家和美国产生冲突,到时候自己的海外财产还能不能保住?钱放在美国银行就保险了吗?

目前的最新消息,李嘉诚准备撤离英国,意图出售UK Power Networks(英国电网公司),这笔交易估值150亿英镑。

欧美但凡有头有脸的大公司,都要在俄罗斯身上踩一脚。

不需要什么枪炮弹药,只要联合大部分欧美主导的跨国企业对一个国家进行全方位围剿,就能让全国的生产生活陷入停摆。

参与制裁的企业太多,我就不逐一罗列了,下面是网传退出俄罗斯市场的企业汇总,衣食住行全都照顾到了,还挺贴心:


这里顺便提一下名单里的联想(联想:请不要@我)。

上周有新闻传出,联想退出了俄罗斯市场,可最初证据不太鲜明,看着像谣传,于是我定位莫斯科,试了一下联想的俄罗斯官网页面,是能下单的:


可在3月4日我再尝试时,所有型号显示「无法购买」的状态:


今天3月7日,联想官网又能恢复购买了,反正一直仰卧起坐,估计后台在维护吧。

「滴滴俄罗斯」的官网宣布,滴滴打车从3月4日起停止在俄罗斯运营,几天后,滴滴在国内平台宣布不会撤出俄罗斯,这番话究竟是说给俄罗斯用户和司机,还是说给我们中国人听的,不得而知。

许多人对联想的观感相当差,还是因为满门忠烈完全败坏了路人缘,以至于即便真的做了这事,大家也毫不意外。

想拉国内企业表态的人还有许多,乌克兰副总理一直呼吁多家游戏公司终止为俄罗斯提供服务,其中就包括腾讯,不过Pony压根没理他。

制裁得轰轰烈烈,是否触及俄罗斯的根本?其实没有,俄罗斯被制裁了许多年,已经虱多不怕痒了。

而欧洲也从来不会拿「制裁俄罗斯化石能源」开玩笑,因为欧洲老爷真的需要天然气,像芬兰和保加利亚等小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甚至达到90%。

真正对俄罗斯比较致命的,是意识形态斗争,落入绝对下风。

推特、油管、脸书、Instagram等,限制或直接封锁俄罗斯账号,删除所有支持俄罗斯的内容,ins官方甚至将俄语从系统中移除。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在严惩涉俄军的假消息,出于「避险」目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彭博社等媒体宣布停止在俄业务,同样也包括了抖音国际版TikTok。

TikTok表示,「考虑到员工和用户安全,鉴于俄罗斯新的'假新闻'法,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暂停我们的视频服务的直播和新内容,同时我们审查这一法律的安全影响,但我们的应用内信息服务将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将继续评估俄罗斯不断变化的情况,以确定我们何时可以完全恢复我们的服务,并将安全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曾提过,「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是一个很强势的媒体平台,更是俄罗斯在国际上的有力发声渠道,常年扇西方媒体的脸。

即便如此,「今日俄罗斯」仍然无法绕开平台制裁。

俄罗斯媒体的声音再响亮,西方社交平台只需一个按钮,就能禁止他们发布任何消息,下架所有新闻软件,来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让世界只存在一种声音。

我们经常看到的「国际社会」


那位揭露乌克兰在顿巴斯犯下罪恶屠杀的法国女记者博内尔,推特账号也逃不过被封命运。

大概许多人都不知道,俄乌局势焦灼期间,以色列不宣而战,对叙利亚首都发起空袭,却鲜少有西方媒体跟进,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并将所有报道头版给了俄罗斯。

外国社交媒体疯传的一个帖子,说下面这个男人在乌克兰救助流浪狗,即便俄乌战争来临,他也没有弃狗而逃,不顾自己安危保护乌克兰的狗。


这张照片极具感染力,男人抱着一条被炸死的无辜小狗,还有声情并茂的文案给男人加词:「我多么希望弹药炸在我身上」。

看上去令人心碎。

这样的文案可以说非常符合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像极了许多好莱坞剧情,灾难来临时,众人为了救一只四处乱窜的狗,往往要牺牲许多条人命才能换回来。

许多人产生共情,谴责俄军的残暴不堪。

出于严谨,我动用互联网力量挖掘真相,直接定位到事件源头,在一个意大利动物救助网站上找到这篇报道,发布于2014年。


这个Andrea Cisternino是一名意大利摄影师,他确实在乌克兰境内对流浪狗展开救助,可救助原因充满了讽刺。

2009年,乌克兰为了迎接与波兰合办的「2012欧洲杯」,大张旗鼓紧密筹办。欧足联在乌克兰基辅视察时发现,街道上有许多流浪狗徘徊,十分影响市容。

于是,欧足联的人暗示乌克兰政府要将这些狗以「人道」方式处理掉,毕竟到时候举办比赛,全世界目光都会聚焦在乌克兰身上。

乌克兰政府用最简单粗暴的大屠杀方式,让这些流浪狗消失在这个世界,要么用老鼠药毒死,要么枪杀,要么混凝土活埋,或者丢进火葬场里……

这才有了意大利摄影师无私救狗的故事。

明明是乌克兰政府犯下的罪行,却摇身一变成了攻击俄罗斯的舆论武器。

可有谁需要真相呢?

我没看到有谁站出来辟谣,只不过仗着俄罗斯人发不了声,随便找个理由谴责罢了。

就好像西方舆论在我们边疆和香港地区炮制的人权问题,手段不能说完全相似,却是一模一样。

在这场舆论霸权反击战中,俄罗斯被打得毫无还击之力,全靠印度网络大军带动。

在大众印象里,印度一直跟西方来往密切,这次俄乌对垒应该会毫不犹豫站西方阵营。

但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相当铁,就像巴铁和我国的关系。

俄乌战争爆发之初,印度人的态度相对温和,仅仅同情乌克兰人民,也不谴责俄罗斯,站在中立和平位置看待。

当印度留学生在乌克兰被殴打后,印度民愤逐渐上涌,态度开始鲜明,就是要无条件支持俄罗斯。

大批印度网民在推特刷起 #I Stand With Putin# 和 #I Stand With Russia#,一度登顶热搜。


印度在社交媒体玩起人海战术,就没有白人什么事了,往往以一打十,怼天怼地,毕竟作为辩经几千年的民族,打起嘴仗毫不输阵。

英语作为印度官方语言之一,在国际社交平台有明显优势,而且印度网友长期浸淫在欧美资本编织的舆论陷阱中,使得他们习惯用西方思维来应对,很清楚欧美人处处藏坑的双标话术,懂得如何用魔法打败魔法。


和日本网友展开辩经:


有段子说,拜登花了5亿美元让中国人民反思战争,却没想到转眼就被印度网友偷家。


印度人被刻在骨子里的极度自信和爱国主义,让他们在社交平台更加团结,无往不利。





巴铁也加入战局:



非洲人民对俄罗斯的支持:



穆斯林在控诉:


拉美人民开始声援:


西方媒体很擅长利用舆论工具,将人们困在霸权塑造的信息茧房里进行调教,而第三世界人民正试图破除这层屏障,想让世界听到更多声音。

这个「更多声音」背后的人数,是全球76亿人口里面的86%,也就是65亿人,在过去却被不到14%人口的西方媒体牢牢把持住了话语权?

这是一种警示。

俄乌局势里的各种双标宣传,各种对普世商贸规则的践踏,各种对西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撞,它所带来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甚至可能毁掉全球化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信任根基。

全世界的蛋糕已经不够分了,仅仅是全世界各地越来越高涨的民粹主义和排外主义,反俄反华反欧反纳粹反建制反精英,就足以将局部对抗演变成横距欧亚大陆的超级定时炸弹,然后被政客摇动着人民旗帜,挟裹民意冲垮一切守序规则。

如今的国际冲突,已经不再是双方军事较量那般直接,还会延伸战场,变成金融战、企业战、科技战和舆论战。

如邓老所言:「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在国际垄断和封锁下,单纯的呐喊反抗已经毫无意义,我们得自己手上有筹码。这个筹码不用很大,只要它存在着,就能让对方拉到和自己平等位置上进行对话。

我们只能研究自己技术,不说做到最先进,最起码有一个替代方案,凑合着用,再一点点缩短差距。

有替代,才不会受制于人。

另一方面,在大国博弈中,谁能掌控全球发声平台,谁就更有把握打好舆论战。

很可惜,我们在舆论宣传上不占优势,俄乌局势对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提前预演,预演什么,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清楚。

到那一天我们可能身处漩涡,恐怕也如俄罗斯一般,面临欧美政客、资本家、知名国际企业的全方位攻击,在各个领域来制裁抹黑我们,做好心理准备。

所以我们对待俄乌局势,可以围观吃瓜,可以呼吁和平,可以反战厌战,但也应该懂得一点历史,懂得一点地缘政治,懂得一点唇亡齿寒的道理,有自己的独立思辨能力,不要被各种反串黑和高级黑忽悠瘸了。

如何打破国际垄断

全世界的蛋糕已经不够分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