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南亚的诈骗集团这么嚣张?
前几天和一位在反诈中心工作的朋友吃饭,顺带聊起了电信诈骗的那些事,算是对国内外的诈骗行情有了一个新认知。
我们时常觉得,这几年国家费老大劲去反诈宣传,是为了普及教育广大农村地区的老人和低文化群体,并且很自然地认为,他们是最主要的被诈骗人群。
如果放在七八年前确实如此,但这几年被骗的主力人群却是80后和90后,其中大学生群体的受骗概率更高,并且越是坚信自己的文化水平高,往往被骗得也越惨。
再回顾这十几年来的诈骗话术,始终在更新优化,在一些很偏远的地区,可能只需要老套的征婚诈骗话术,就能有比较可观的上钩率。
如果要针对城市人,通常的诈骗剧本是「冒充公检法」和「资产解冻」,两者的效果也还不错。
再进阶一点的套路是「刷单兼职返现」和「婚恋杀猪盘」,它们几乎囊括了大部分圈层群体。
另外,针对有钱人的高阶骗局也有不少,比如来个境外投资的宣传演讲,随便注册一个境外的皮包公司,再找几个文质彬彬的外国人,指着全英文的PPT介绍海外投资项目,越是高大上就越能唬住人,最后大家都排着队送钱了。
所以往往会看到一些奇葩新闻,某某人因为听信了电信诈骗,就将账户里的几百甚至上千万资产全打了过去,警察拦都拦不住,下面的评论大抵都会迷惑不解,为什么如此「愚蠢」的人也能赚这么多钱?
其实有一部分人的资产积累过程,是乘着时代风口突然暴富起来,不需要商海沉浮和刀光剑影,只需要买对了城市,遵循最简单的低买高卖原则,或者通过拼关系拉来项目,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富裕资产。
当庞大资产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畴时,意味着守不住财,这些钱要么以另一种形式回馈社会,要么被设局忽悠,比如张兰的海外信托资产就被击穿了,要么遇到电信诈骗,稍微被讹一下整个人就吓得慌乱无神,钱都被骗完也就不奇怪了。
期间我们聊起这几年的诈骗数量,其实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国内的反诈宣传和反诈预警拦截系统已经起到了显著效果,最起码网络诈骗的案件总数在逐年降低,警方侦破总数也在上升,趋势是在慢慢向好。
但如果有一些电信诈骗的案件,在立案后迟迟破不了,真不是警察的不作为,而是要付出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每个地区的警力资源都是固定的,如果电诈案件涉及到跨省市和跨部门合作,侦破难度和成本会大幅提升,背后往往需要付出诈骗金额的十倍成本。
特别涉及到境外的诈骗案件,如果没有跨国警方合作,这些钱基本就追不回来了。
2022年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通报中强调,当前国内电信诈骗的境外作案占比达到了80%,换句话说,有80%的电诈案件追踪到境外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这种情况真的很难办。
而这些境外的诈骗团伙,早期诞生于台湾,一开始只是骗岛内人,而且什么都骗,从假六合彩到假首饰,再到股票诈骗和电话诈骗,反正各种缺德的事都做了。后来趁着内地经济发展起来,这些「台胞」又将诈骗生意扩散到福建,主攻内地市场。
诈骗头目和团伙高层往往待在台湾,然后通过远程遥控,在福建农村地区培养下线,将一个个村都集体拉下水。
其中泉州的安溪可以说闻名全国,电话基站遍布村头巷尾,信号塔更是堆满整个山头,每天拨打出去的电话有几十万个,所以当时福建流传着「十个安溪九个骗,还有一个在锻炼」的都市传闻。
在经历好几次大规模的联合抓捕后,国内的电诈集团稍微有所收敛,然而到2010年前后,电诈卷土重来,这次的舞台给到和中国边界接壤的缅北。
缅北的乱,充满了一种怪诞意味。
曾经这里乱得很有秩序,在上世纪九十年左右,随着毒品支柱产业被取缔,缅北很快转向了博彩业。开赌场后,大家才发现这玩意的利润竟然比贩毒还要高,而且事少钱多,还不必承受国际组织的压力,于是博彩业成为缅北一众军政府全力栽培的行业,当亲儿子看待。
由于管理严格,当地政府十分注重信誉和对外形象,因此前来赌博的游客都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人身安全有充足保障,只要不赖账欠债一切都好说。因此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博彩业让缅北城市出现了短暂繁华。
这股博彩风气很快卷到了东南亚各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和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搞起了赌场,并且合法经营,全都受到政府保护。
这些东南亚的赌场游客主要来源于国内,游客来源单一就会导致流量不可控,因此在国内持续对跨境赌博的打击后,东南亚博彩业的寒冬也就来临,所谓僧多粥少,同行卷得越来越厉害。
为了专心搞钱,缅北的一些赌场开始捣弄网络博彩,将牌照分包给数百家线上博彩公司,然后自己收取高额经营费。
去年国内就有一位连锁旅游品牌公司的老总,在赴泰国考察时,到曼谷就被人迷晕,随后被卖到妙瓦底市从事诈骗。两个多月后,他直接跳下五米高墙,越过边境河,进入泰国移民局才顺利得救。
能逃出来的都是极特殊例子,大部分人掉进这些电诈陷阱里,大使馆都很难营救,当地政府同样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这些博彩公司有牌照,电诈公司是合法经营的,里面被骗来的员工也有工作签证,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利益和消费动力,还能创造税收和就业机会,为什么要取缔?
所以要想根除东南亚的诈骗集团特别难,这也是东南亚乱象迟迟没法解决的原因。当然,放眼全世界殊途同归,诈骗行业是有明确的国际市场划地盘,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比如台湾和东南亚诈骗集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人,这些年来的诈骗收入等同于第二支柱产业。
北美市场则被印度诈骗集团垄断,由于印度人承包了美国大部分企业的客服热线,所以有天然的语言优势,那一口纯正的咖喱味英语,在美国人心中代表着专业和信任。
因此许多印度人白天在亚马逊当客服,晚上就开始电话诈骗,懂得各种聊天技巧和专业话术,骗起人来特别熟练。
整个2022年,美国人遭遇的欺诈损失超过100多亿美元。
至于欧洲市场,主要由北非几个国家负责,像尼日利亚、利比亚等国家。
在以前还有一个邮件骗局叫「尼日利亚王子」,里面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国家安全问题,王子要把巨额资金转移到国外,需要使用你的名义和银行账户,等转移成功后,你可以获得上千万美元中的10%作为酬劳。
如果你答应合作,过一段时间骗子会以事情进展不顺利,让你先垫付一点手续费,等付过几次钱后,对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就是这样一封简单的邮件,在全球总共骗了约5亿美元。
所以回到问题核心,为什么国内的诈骗案件这么难抓?
一个是境外作案的数量占比高,另一个是诈骗集团的科技手段也越来越多。
随便找来一个兼职的,只需要扛着背包,里面放一个伪基站群发器,或者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发射器,就能给周边手机发送诈骗短信。
甚至还有新型的诈骗神器「多卡宝」,一根网线连接4台交换机,一台交换机连接16台多卡宝,1台多卡宝可以插4张手机卡,也就是说,一根网线就可以让256张电话卡联网,只需要一个行李箱的空间,就能搭建行走的电话转接机房。
虽然现在我们的手机卡和银行卡已经采取实名制,但每年丢失和被盗的第二代身份证却有数百万张,全放在了网络黑市拍卖,这些身份证被用来办理电话卡和银行卡。
当然了,诈骗分子更喜欢大学生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的征信比较干净,而且普遍缺钱容易被忽悠,在办理完银行卡和U盾后,只需要给个几千元报酬就能打发,甚至他们还招募一些学生做推广代理。
在骗到钱后,诈骗团队迅速将资金流到几百张卡里,再通过脚本一次次转账拆分,交易得特别频繁,最终资金化整为零,一点点转移到了海外。
到这一步,想找回资金基本就不可能了。
警察哪怕最终找到卡的真正主人,也没法挖到幕后的诈骗分子,想找到完整的犯罪链条很难,因此前段时间才会有针对这种诈骗现象的「断卡行动」。
最后总结一下。
如果你被骗的钱发生在国内,及时报警的话,那有很大概率可以冻结银行卡的资金,最大程度挽回损失。但现实是,被骗的人往往没有第一时间察觉有什么不妥,等意识到不对劲时,钱已经安详地躺在境外了。
只骗钱不骗身,其实还好,最怕的是连人都成为财物的一部分,沦为产业园敲键盘的码字一员,那后果就太惨了。
我理解东南亚一些国家对旅游业的百般呵护,最近又是站出来澄清,又是走法律途径维护声誉等等,但还是希望这些国家能正视自己国内存在的违法犯罪产业,比如黄赌毒和「人口中转站」,这些行当如果依然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是糊弄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