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rtChina 个案|为苏菲·卡尔做一个展览

宫林林 贝浩登PERROTIN 2021-02-01

200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丹尼尔·布仁做了苏菲·卡尔的策展人。布仁觉得苏菲的大部分展览看上去像是“打开在墙上的一本书”,这种重复的展示方式过于“严肃”,因此在这次展览上,他们选择了更具表演性和现场感的展示方式来进行《保重》这一项目。



苏菲·卡尔  第五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保重”展览现场  2007  摄影:Florian Kleinefenn© SophieCalle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16 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 Arndt& Partner, Berlin / Zurich ; Paula Cooper Gallery, NY ; Gallery Koyanagi,Tokyo


苏菲·卡尔的大部分作品,其叙事性一目了然,她讲述自己的故事,设定情境,制造故事,也引导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虽然照片、电影都是她的叙述语言,但如她自己所说,作品中“文本是第一位的”。如此性质的作品确实很容易被以布仁所说的方式展陈,观看起来虽然非常考验观众的耐心,但是阅读却是进入卡尔的世界所必需的行动。不过,阅读苏菲·卡尔不一定只能看墙上的书,也可以看看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巨兽》(Leviathan),作者用一个人物为苏菲·卡尔完成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策展,虽然这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事了,但在今天看来,它似乎比现场表演(performance)更能保持鲜活与生动。



《巨兽》  [美] 保罗·奥斯特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得到艺术家本人的允许之后,保罗·奥斯特将苏菲·卡尔的经历与作品赋予了小说中的人物—一位美国女艺术家,玛丽亚·特纳。从作者对玛丽亚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奥斯特对卡尔的理解:“玛丽亚是个艺术家,但她做的工作跟一般意义上的创造艺术作品毫无关系。有人说她是摄影师,有人说她是概念论者,还有人认为她是作家,但所有这些描述都不准确,最终,我认为不能以任何方式对她归类。她的工作太疯狂、太古怪、太个人化,没法把它们归入任何特定的媒介或学科。她一旦产生什么想法,就会着手实施计划,就会产生具体的效果,在画廊里展示。但这种行为与其说是产生自创造艺术的欲望,不如说产生自她沉溺于那些妄想的需要,产生自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的需要。她总是最优先考虑生活……”

应征宾馆服务员,趁客人不在时潜入房间搜集他人生活的“碎片”;跟踪一个初相识的人,也雇佣私家侦探跟踪自己;捡到一个陌生人的地址簿,打电话给上面记录的每一个联系人……这些作品都作为素材(经苏菲·卡尔确认,被写进书里的作品包括《衣橱》《脱衣舞》《跟踪》《请跟随我》《侦探》《旅馆》《地址簿》,以及《庆生》),被保罗·奥斯特赋予玛丽亚这个让人过目难忘的角色。当然,这些作品或者经历不是被原样照搬堆积在人物身上的,作家用自己的虚构天赋对一些作品进行了改写或重启,也另外发明了一些艺术项目来使玛丽亚这个人物更加天马行空,比如《色彩饮食》(周一吃橘色食物,周二吃红色食物,周三吃白色食物),或者按照字母B或C进行一整天的活动等等。最为重要的是,作者让笔下这位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与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命运产生至关重要的牵连,是那么偶然,又如此必然(比如《地址簿》牵扯到玛丽亚与童年好友莉莲·斯特恩的互换身份,这给玛丽亚招致一顿暴打,却从此改变了莉莲的人生,也连带产生其他人物日后不可思议的遭遇)。



苏菲·卡尔  请跟随我(局部)  由81件物品组成:55张黑白照片、23篇文本、3张地图  每张照片:17.1 cm×23.6 cm  每篇文本:30.2 cm×21.7 cm  1980 © Sophie Calle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16 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请跟随我:1980年1月末,我在巴黎的大街上跟踪了一个男人,几分钟后我在人群中跟丢了他。当天晚上,非常之凑巧,有人在一个开幕式上介绍他给我认识。交谈中他告诉我他即将出行威尼斯。于是我决定跟着他。


在小说里,所有关于这位艺术家经历的“物证”都缺席—没有日记,没有照片,我们也不再从艺术家的主观视角切入一场场“事件”,而是从第三者的叙述中重新感受卡尔曾经的作品和可能发生的作品。这位“第三者”的叙述也填补了通常我们在展览上无法读到的空白:作品有完成之日,然后它所牵涉的事件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走向?玛丽亚-苏菲或隐秘或顽皮或粗暴地介入他人的生活—这是她们惯用的方式—之后,那些“被打搅”的当事人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一位艺术家在他人的生活中究竟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卡尔的作品背后一定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们和艺术家本人都无从得知,而保罗·奥斯特做了一次精彩的“脑补”示范。



苏菲·卡尔  色彩饮食  七张镶框彩色照片、七张菜单、一个架子 照片:30cm×30cmx6  一张彩色照片:49 cm×73.5cm 1997 摄影:Claire Dorn  © Sophie Calle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16 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在《巨兽》中,保罗·奥斯特这样描述玛丽亚:“有几个星期,她会沉迷于她所谓的‘色彩饮食’,将自己每天的食物都限制在一种颜色内。”为了让我与玛丽亚更加接近,1997年12月8日-14日这一星期,我决定按书上写的这么做。


苏菲·卡尔  色彩饮食  七张镶框彩色照片、七张菜单、一个架子(局部) 


苏菲·卡尔的作品以其强烈的自传性著称,然而这些“自传”又总是虚构与现实的交织,实得让人感动,虚得引人怀疑;而苏菲·卡尔的回答是:“一切都是真的,但无一对应现实。”借保罗·奥斯特之笔,她又一次走进一系列虚虚实实的故事,她当然享受这番迷人的游走,却显然不肯就此罢休。她看到了又一个“开发”艺术项目的契机,她决定再次反转小说与现实—让自己成为玛丽亚:她真的践行了每天只吃一种颜色的食物的计划,也的确有一段时间用某一字母开头的单词安排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她还要续写玛丽亚—请奥斯特专门为她再虚构一个故事,而她作为故事主角,将严格按照作家所写的内容,在纽约生活一年。这是又一次,苏菲·卡尔打算将自己的行动轨迹交付他人,用被动的姿态“发明”传说。

保罗·奥斯特自觉这样的委托有相当难度,他没有另写一部虚构作品,而是给苏菲写了一部“在纽约生活的私家指南”,也就是那本《哥谭镇手册》(Gotham Handbook)。这本手册上写了一些建议,比如:尽量对所遇到的人微笑并记录每天给出多少个微笑;出门时准备些三明治和香烟,遇到流浪汉的时候赠予他们,给烟的时候“不要只给一两根,给一整包”;每天同一时间去同一个地点,用一个小时观察那里发生的一切……



苏菲·卡尔 哥谭镇手册(局部) 按如下顺序组成:两篇镶框文字、七块镶框面板,其中包括一篇文字、黑白照片、文献资料、一张有机玻璃下的彩色照片,以及一篇镶框文字  镶框文字:64cm×68cm、34cm×68cm  面板:143 cm×86 cm  有机玻璃下照片:180 cm×120cm,  镶框文字:14cm×24 cm  1994/2000 © Sophie Calle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16 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保罗·奥斯特感谢我允许他将我的现实掺入虚构故事,放进1992年的小说《巨兽》中。事实是,在这本书的第60至67页里,他用我的一些生活片段塑造了一个叫做玛丽亚的虚构人物,然后让她摆脱我,去活出自己的故事。在《巨兽》中,奥斯特把我当作一个主题,我于是想要交换角色并让他成为我行动的创作者。我请他创造一个让我尝试去模仿的虚构角色。而他选择送给我一份“给SC的在纽约提高生活质量的私家指南(因为她要求了……)”。我遵照了他的指示。


建议给出的都是一些微小行动,是在流水线般的日常生活之中注入一些小小的介入、小小的意外。这也并非首创,已故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就曾给自己制定过类似任务:站在十字路口观察并记录所见到的一切,用十二年重访自己最为在意的巴黎十二个地点,每天记录自己的梦等等。这些观察和记录既为佩雷克提供了虚构作品中的素材,也为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实践”提供了一些参考。苏菲·卡尔毫不讳言自己深受佩雷克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她用自己的创作延续了佩雷克的后半生(afterlife)。他们不仅都热爱文字与记录,也都是喜爱为自己制定规则并坚持执行这些规则的人,亦都是用个体的小策略打破日常陈规的游戏者。身为女性的卡尔所制定的游戏具有感性、神秘的气息,形式也更为丰富,有时甚至是极端、刺激、危险的;她可能也不像佩雷克那样在创作背后还有着政治抱负,她更喜爱私人化的叙事,更加忠于自我,卡尔因此成为一位艺术家,而不仅仅是艺术家。



苏菲·卡尔  酒店房间43,2月28日  彩色与黑白照片,印刷于两张面板上的文字  每张面板:102×142 cm  1981-1983© Sophie Calle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16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1981年2月16日,星期一。我应聘成为维也纳一家酒店的临时服务员,为期三周。分配给我的是四楼的十二间房间。在打扫房间时,我检查酒店房客的私人物品,通过细节了解那些我不认识的人。3月6日星期五,工作结束。


事实上,与保罗·奥斯特的合作是苏菲更庞大的艺术项目的一部分:苏菲向很多作家发出邀请,请他们来虚构文本,她会按照每个文本所写的内容生活一年,她“将会遵守作家所写的一切,除了杀人”。如果乔治·佩雷克还在世,必然会在卡尔的邀请之列。不过这份在世作家的邀请名单同样举足轻重,其中包括让·艾什诺兹、雷·罗里加、奥利维耶·罗兰等。他们中有的拒绝了苏菲,而西班牙作家恩里克·维拉-马塔斯(Enrique Vila-Matas)欣然接受了提议,把卡尔写进了小说《因为她从没要求过》。

小说分为三个部分,作者在第一部分虚构了一位丽塔·马鲁(Rita Malú)女士,她狂热地模仿艺术家苏菲·卡尔,她的模仿“旅程”正是恩里克为后者制定的一年生活计划。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第一部分的故事是受委托所作,苏菲·卡尔随后以她的本名出场:但是她是来告诉他,因为自己母亲病危,她对计划的执行可能要推迟,这让作家感觉自己被耍了……在现实中,苏菲·卡尔确实在那段时间经历了母亲的临终时光(作品《Rachel, Monique》可以充当佐证),她似乎最终也没有如约去完成丽塔的经历,即使是按照奥斯特的指示在纽约生活时,卡尔也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与不可能。现实生活是强大的,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界限虽然难以划清、无法言明,却足以形成明显的阻力,这也反证出遵守那些被创造出的规则看似只是简单的服从(苏菲·卡尔非常强调这个词),仿佛是一个方便法门,实则它是一道难关,考验诚意、勇气、决心、耐心,以及智慧,它可以创造艺术,亦在艺术之上。



苏菲·卡尔  如影随形(局部)  一篇文字、一张彩色照片、二十九张黑白照片(其中一些以组合形式出现)、十一篇文字  一篇文字:71.5 cm×245 cm  一张彩色照片:32 cm×24 cm  每张黑白照片:17.5 cm×25.8 cm  每篇文字:30 cm×21.5 cm  1981 © Sophie Calle / Adagp, Paris & Sack, Seoul, 2016 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1981年4月,在我的要求下,我妈妈去了私家侦探社。她请他们跟踪我,汇报我的日常活动并为我的行踪提供照片证明。


卡尔在一次访谈中说,希望能将自己变成小说人物的经验进一步延展。按照每个人物去生活一年或许是个太过理想化的计划,但卡尔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去延展这些人物总是令人十分期待的。其实,卡尔所化身的每一个小说人物及其故事都已经非常精彩,如若有作家继续接受她的邀约,我们便能见到更多的玛丽亚或丽塔,每一个化身都是一个独特的巴赫金所说的“时空体”(chronotope)。她们将构成一道文学的风景,甚至一个可能的“苏菲·卡尔博物馆”,一本书就是一个入口,走进去,能在不同的时空之旅中与那个“无法归类”的女人相遇。

【本文刊登于2016年第10期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