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贝浩登香港|大谷工作室个展 “画像” 即将开幕

PERROTIN 贝浩登PERROTIN
2024-08-30





 

诗,无法写就

诗,存在于无诗之所

只有恍惚的碎片成为诗歌

恍惚,是孤独的

我感知孤独,我存在

孤独是存在的根源

孤独是美的本愿

美是永劫的象征



——西胁顺三郎 《游子不归》(1947年)




在大谷工作室的创作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那些细微的表情是独处时下意识显露出来的:回忆带来的微笑;对于未来的蒙昧无知;对于现下的迷茫,是时间在那一瞬的切片,而在这切片中凝结的是一切。在大学休学期间,独自踏上旅途,游历四方的大谷似乎应和着西胁顺三郎所说的“我感知孤独,我存在”,他在这孤独的旅程中,兜兜转转寻找自己。最终,出生于滋贺的他,习以为常被陶器围绕的记忆,小时候玩泥巴的身体感知,将他带回了滋贺。在这里,他将自己独自看见的景象、独自经历的每个瞬间,融入每一件作品中,脑中模糊的形象成为一个具体的“人”,让人们观看、想象、感知,让孤独转化为具象的美得以展示、传达,乃至交流。



熊, 2023. 木板上布面油画. 219.7 × 197.9 cm. ©2023 Otani Workshop/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摄影:Yuta Saito.图片提供:贝浩登




他在旅途中看到的所有,“无论是现代/当代美术馆,还是古寺、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当我们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时,美术、工艺和其他手工艺都在渐变的谱系之中”,他便是将这样一种渐变,“揉”进了他的作品,凝结成一件陶艺作品、一座雕塑、一幅画面。因此,大谷工作室是他坚持使用的名号,“工作室”一词尽管是与中文相通的汉字词汇,却并非中文语境中当代艺术家的工作室艺术,而是在日本陶艺传统中,更接近“工场”或“工作坊”的手工艺品制作现场。然而,与传统工作室不同,他是只有一个人的劳作,并且没有师承、没有弟传。或许,正是因为他自己观察到这样一种渐变的谱系,希望让自己的作品处于某种暧昧的阶段,并以此在当下这个时代模糊艺术和工艺之间的界限。



男孩在美术教室, 2023. 布面油画. 180.4 × 180 cm. ©2023 Otani Workshop/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摄影:Yuta Saito.图片提供:贝浩登




以陶艺作为切入口开始自己的职业创作生涯,对大谷而言是某种偶然的必然。偶然来自于某次与大学学长的对话,学长提到在日本很少有能够靠雕塑养活自己的雕塑家,让他对于自己是否要成为雕塑家产生怀疑,而必然则在于他始终忠于自己切实的身体感知。“直接触摸柔软的泥土并进行创作使我感觉很愉悦,我相信这种感觉一定也能传达给观众。”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触觉记忆陈述在本质上是相似的视觉陈述,虽然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可靠地比较两种刺激的强度,但是通过大谷这次展览的绘画作品,我们的确能够感受到手与眼相通的感知。


他将陶艺制作过程中手指挤压黏土,一点一滴、一分一毫地进行修正、塑形的独特触感,转而迁移至二维的绘画,选择画布、麻袋、木板、盘子等作为基底,将自己手指承载的触感通过颜料的点画、堆积呈现出独特的画面质感,与此同时,他也切断了触感与陶瓷之间直接的联系,而将这种触感进行朝向普遍化的拓展,让这种身体的感知能够不断地通过各种媒介传达出来。于是,原本相对具体的某种触感,转而成为一种抽象的感性,在画面之间自由流动。



女孩, 2023. 陶瓷、油画颜料. 38 × 38 cm. ©2023 Otani Workshop/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摄影:Yuta Saito.图片提供:贝浩登




正是对于自身感知的绝对忠诚,让他得以出离现实中过度倾斜而越来越僵化的知识、体系、教育所形成的“牢笼”,当他对艺术院校的教育产生疑惑时,可以选择休学,让自己直接地去感受;在陶艺之都信乐刚刚开始接触陶艺时,他也坚持自己尝试、学习,从路过的当地老师傅那里寻求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成为雕塑家毫无把握之时,仍然不知疲倦地在工作室从早到晚,将心中的那个意象转化为手中的作品。


于是,当那些模式化的标准不断地扼杀着人们真实的身体感知时,大谷却拥有了自己作为个体的标准。在他的世界里,或许很多事物正如画中表现的那样朦胧、恍惚,充满着不确定,然而这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混沌、无常的世界中,才充满着诗意,孕育着美。



怪兽塔尼拉, 2023. 布面油画. 180.5 × 180 cm. ©2023 Otani Workshop/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摄影:Yuta Saito.图片提供:贝浩登



在大谷这里,个体是至上的,每个个体都栖息着不同的灵魂。而他的表达却是简单直接的,就像他惯常说的那样,“每一幅作品都刻画了一个人,希望观众可以逐一观看每一幅/每个人。”他给“每一幅/每个人”取的标题同样是平铺直叙地陈述事实,“男孩”、“熊”、“睡着的男孩”、“金色的男孩”等等,因为这每个人都可能是你、我、他,我们共享着同样的回忆和经历。


唯有经常出现的“Tanilla”——这个长着犄角、露出尖牙的小怪兽形象,名字来自于大谷(Otani) 与哥斯拉(Gozilla)的结合,或许这便是他的自画像吧。以自身作为标准,忠实于个体的切身感受,出离既定的传统和僵化的系统,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会被视为“怪兽”吧。



怪兽塔尼拉, 2023. 陶瓷、油画颜料. 21 × 21cm. ©2023 Otani Workshop/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摄影:Yuta Saito.图片提供:贝浩登



在贝浩登(香港)的这次展览中,我们将会与这些人物和“小怪兽”相遇,沉入大谷为每个灵魂打造的世界中,或许你能找到与你同样孤独的人、与你同样茫然的人,与此同时,你可以选择让自己的眼与心主导,形成自身独一无二的标准。2024年1月,大谷工作室也将在 Kaikaikiki画廊举办个展,那时他的人物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期待故事的新篇章。



撰文:袁璟







大谷工作室肖像, 摄影:Claire Dorn. ©2019 Otani Workshop/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图片提供:贝浩登



虽然名为大谷工作室,但所指实际并非一个艺术家组合,而是独立的雕塑艺术家,目前大谷工作室已成为日本陶器艺术的主要代表。沉默的、鼓着脑袋的形象,举起双臂,似乎在祈祷;拟人化的花瓶 、孩子、动物、泥土、青铜器:大谷工作室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梦想、故事、幻想以及白日梦交织在一起,有着女王般的想象和国王般胜利的姿态,在这里,各种力量和形式都相遇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贝浩登PERROTI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